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以制度理性为主要形式的政治秩序建构并不是自足的,没有相应的社会基础的支撑,政治无法良性运转.社会资本就是这样一种支撑政治良性运转的社会基础.当代中国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和谐社会的治理理念与社会资本内涵之间具有契合性,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社会资本的缺失将会引发治理危机,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挑战.以培育社会资本为向度实现和谐社会的政治治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论点摘编     
《公安研究》2008,(5):94-96
社会资本与和谐社会的政治治理俞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6期撰文认为,以制度理性为主要形式的政治秩序建构并不是自足的,没有相应的社会基础的支撑,政治无法良性运转。社会资本就是这样一种支撑政治良性运转的社会基础。当代中国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和谐社会的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夙愿,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从冲突的视阈诠释,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化解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冲突的过程。因此,为了使整个社会达到一种“和而不同”的理想状态,须从思想互动、政治理性、国家公权力与社会私权利分离的三个层面来有效地化解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以此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4.
一、社会的主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性与应然性分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概念和新观点的提出,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已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深度。其“新”体现在党和国家对社会冲突的正视与重视。因为“和谐”的背面就是“矛盾”或“冲突”,没有“矛盾”与“冲突”也就没有再提“和谐”的必要。矛盾与冲突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在一定的范围内它们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但如果冲破一定的界限,就只会阻碍,甚至破坏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人对和谐社会的定义和看法也会不尽相同。秩序论认为:和谐社会是基于人类实践而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身之间关系和谐有序、协调一致的有机社会;结构功能论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等诸社会子系统之间以及各个子系统内部关系协调、结构合理和功能优越的社会;冲突论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能不断化解矛盾和冲突从而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与和谐的良性运行、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综上,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谐社会实质上是一种对立统一或差异协同,是一种动态变迁中的平衡与和谐,是一个能不断自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的良性运行机制,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并持续健康发展的社会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6.
杨昌军 《公安研究》2010,(10):18-25
当前警务工作中存在着构建和谐秩序的根本目的与以暴力强制为特征的基本手段之间的矛盾,并由此派生了警察与政治、自由与秩序、执法与服务、军事与民主、责任与情感等一系列警务冲突。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实现构建和谐秩序的历史使命,必须走群众警务之路。  相似文献   

7.
洪岩 《前沿》2008,3(2):132-135
面对当前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完善的宪政秩序无疑是客观的现实选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样一种社会状态的形成和完善必然需要一种强大的社会政治秩序予以支撑,而以民主政治为核心的、以法治为基础的、以建立有限政府和保障公民权利为最终目的的宪政秩序恰好可以满足和谐社会对于政治秩序的需求。基于此,文章将对建立宪政秩序对于实现社会和谐的作用进行分析,希望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下中国人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但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分层与利益格局的调整,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冲突导致我国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凸显,社会不和谐的现象增多。发展以平等、自由、理性与共同协商为特征的协商民主能够有效地整合民意,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感,协调利益冲突,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激发公民政治参与和自治,从而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协调多元化利益、保护弱势群体、稳定社会秩序。因而协商民主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培育公民社会、塑造参与型政治文化,发展协商民主,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在前进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利益冲突、动力冲突、取向冲突和观念冲突,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整合,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构和谐社会的题内应有之义,是摆在我党面前的重要政治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0.
政治妥协是民主政体内解决社会冲突的常态形式,它与民主政治在本质上具有内在的相容性。虽然政治妥协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着相对性和消极性局限,但它不仅在实现个体权利、民主、自由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方面具有一线伦理价值,而且以决断搁置、把握中道等分识调控艺术,契合了二线伦理价值。对政治妥协伦理精神的诠释,为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政治妥协策略以实现和谐政治的目标提供了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1.
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长安 《桂海论丛》2006,22(6):11-13
社会冲突虽然导致了社会不和谐,但它也具有对社会的维持与整合的积极作用。一定程度的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分析和研究社会冲突理论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解读“无直接利益冲突”这一社会矛盾的新形式,我们不难发现,它对于推动我国的民主化进程、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既有消极的作用,也有积极的影响.正视这一客观事实,积极预防、理性对待、妥善处置“无直接利益冲突”,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财政体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着政府化解冲突、稳定社会的能力。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各种突出的社会矛盾,其背后往往都能找到财政体制缺陷的影子。从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等方面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是缓解社会矛盾与冲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14.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必然带来阶层分化,随着不同阶层及其成员在收入分配上的差距的扩大,阶层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随之产生。阶层间的矛盾、冲突源于利益差异,“妥协”则是一种有效的协调和化解阶层利益矛盾和冲突的整合机制。深入探讨阶层间的利益妥协,对于进一步推进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反映,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同时也探索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问题.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以及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的建立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  相似文献   

16.
张月泉 《桂海论丛》2005,21(5):41-43
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和谐社会才能从理想变成现实。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是过程与目标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7.
张弘政 《桂海论丛》2005,21(5):14-16
制度创新本身既包含正式制度的演化,也需要相应的非正式制度的变迁与联动。制度创新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易于引发一系列社会不和谐问题与人们的心理冲突,因此,制度和谐与社会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应当创设利益均衡的制度保障社会和谐,推动非正式制度的创新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法治是我党根据法律治理国家的政治理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社会主义法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二者之间始终存在着这种依存的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在政治上,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从秩序、人权、正义、效益等方面起到了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许多问题与困难,解决好这些问题、处理好各方面矛盾的根本途径是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完善各项制度。首先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理顺各种经济关系和处理好各种利益矛盾;其次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政治制度保障;再次要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结构和机制,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转;最后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的人文精神导向。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社会正面临着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由于社会结构调整和社会体制的转变,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凸显,社会冲突不断。如何客观、理性把握和看待这些社会矛盾及社会冲突的成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对解决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矛盾、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