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麦拉苏 《前沿》2015,(3):66-70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1996-2014年间内蒙古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总量和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九五"时期以来,内蒙古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在全国所占比重偏低;各学科发展不均衡,民族问题研究、中国文学、语言学等学科优势突出;一般项目、西部项目发展势头良好,占项目总数的84.6%。核心主持人队伍比较稳定,综合研究能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桂海论丛》2014,(4):F0002-F0002
张希贤,男,河北承德人,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环球智库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我国研究党建理论的资深学者。从事基层党建、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组部、中宣部以及基层党建理论研究项目多项;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力图通过对1991—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台湾研究项目进行统计分析,从立项数量、学科分布、研究主题、立项机构和地域分布等方面对中国大陆现阶段台湾研究现状加以讨论,揭示出相关项目的表面特征及走势,项目内容的变化与发展情况,力图使研究者对台湾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向有更加准确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肖宝兴 《人权》2013,(1):52-53
近日获赠孙平华教授新著《<世界人权宣言>研究》。这本书是孙平华教授以其博士学位论文为基础申请到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结项成果。自1948年12月10日《世界人权宣言》发布至今,我国学者和相关媒体陆续对其进行了研究和介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和我国与各国及国际组织人权对话与合作的深入推进,学术界研究《世界人权宣言》的  相似文献   

5.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是国家支持基础研究的重要形式。国家通过设立项目基金的方式鼓励科研人员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不断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通过对1993—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伦理学立项项目总体数量、项目类型、学科分布、单位系统、成果形式、研究内容等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探讨伦理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以期为伦理学研究工作者课题申报和伦理学学科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分析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概况,厘清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生产的分布特征,对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对服务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可视化文本统计分析方法,以2010年至2020年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为研究样本,从多个角度分析和概括了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生产的现状和特征。研究表明:(1)在国家社科基金的鼎力支持下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效显著、成果丰硕,西部项目立项规模不断加大且稳中有进,资助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2)立项区域分布呈现以西部地区为主并向其他地区辐射的趋势。(3)立项机构呈“金字塔”型结构分布,师范类、民族类院校研究实力不断增强。研究机构所属系统呈高度集中性和不均衡性,高校仍然是研究的骨干力量,党校、社科院系统作用越发凸显。(4)研究视角更为宽广、研究热点和主题更加突出。(5)研究内容丰富,各学科领域相互交叉融合,共同促进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人物名片:夏飞,广西财经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首位经贸与南海问题国家级重大项目研究专家、我国交通经济与高速公路经济研究的主要开创者之一。主要研究"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近5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项,国家软科学项目一项及省部级重大、重点、一般项目10余项。  相似文献   

8.
《甘肃理论学刊》2017,(3):F0002-F0002
孙武安 1963年生,山西闻喜人,法学博士、教授,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硕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3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5项;  相似文献   

9.
《桂海论丛》2021,37(1)
正2020年恰逢我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文建龙教授的新作《新时代反贫困思想研究》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他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结项成果,也是他继《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扶贫事业》之后,又一部反贫困思想研究的创新性力作。该书稿在立项时曾得到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们的高度认可。专家认为它"具有首创意义","在视角、内容、观点上均有创新,国内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10.
《甘肃理论学刊》2013,(3):F0003-F0003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李庆梅副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金融危机视阈中的负所得税中国化研究”(项目批准号09XJL012),最终成果名称为《后金融危机视阈中的负所得税中国化研究》,结项鉴定等级为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女学学科建设中的两次飞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妇女学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几代学人的艰辛探索和实践,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从传统的妇女学到妇女—社会性别学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它昭示了妇女学的建设既要批判借鉴西方的妇女学,又要力图使之本土化。而如何将妇女学本土化将是中国妇女学面临的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在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全国8个省、区、市举办的11次调研座谈会和2004年12月中国妇女研究会和全国妇联联合主办的“推动妇女研究进入社科研究和学科建设主流的高层论坛”的研讨,阐述推动妇女/性别研究进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主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围绕台湾问题进行了长达30年的武力对峙。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30年内,对台政策是中国政府内政、外交生活的重要主题之一。数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一时期的两岸关系、对台政策、中美关系等进行了较为深人、丰富、细致的研究,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政策的出台,奠定了思想、政治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回族女性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族女性研究是回族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其他研究相比,无论从理论上、方法上,还是从研究范围、研究内容上都显得较为薄弱。近几年来,回族女性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本文以历史为线索,回顾回族女性研究的曲折道路,在追溯中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反思其存在的不足,在反思中探索回族女性研究的新方法、新视野。  相似文献   

15.
妇女学的内容与目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政 《思想战线》2002,28(1):102-105
妇女学不是把妇女看作问题 ,而是以妇女成为主体向男性中心的知识体系提出问题时产生的。妇女学的核心理论是社会性别。分析研究各个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中社会性别制度的变迁 ,社会性别话语的变化 ,社会性别等级制同阶级、种族、族裔等的交叉关系 ,社会性别同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 ,特定社会性别制度对男女的规范 ,性文化的变迁 ,妇女在各个领域的活动经历等等 ,是妇女学的主要内容。妇女学的目标是以新的认识论认识人类社会 ,并在此基础上参与改造社会。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作为美国多样化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之一的女子高校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学者们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女子高校对于培养女性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女子高校的历史起源、发展阶段、教育特色等方面探讨了女子高校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民族传统工艺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专家学者一直关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作为学术研究论文发表的平台,《贵州民族研究》创刊40年来刊发了大量有关民族传统工艺的研究论文,根据所刊文章的基本情况、基本研究类型、创新启示等加以归纳分析,以期能对刊物今后的创新性发展和在传统工艺的挖掘、传承、振兴等方面产生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日本教育家成濑仁藏完成并出版《女子教育论》,掀起了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革新运动。不久,该书被中国学人译成中文,推动了中国女子教育近代化的起步。该书的著译、流传,凸显了美国-日本-中国的女子教育传播格局。但是,该书曾形成的中日女学交流起点的作用,竟然在其后的历史进程中被两国学界同时淡忘。文章尝试将历史考证方法和跨国视角相结合,在重新唤醒这段历史记忆的基础上,重建面向未来的两国女学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9.
作者认为目前中国涉及性别和女性主义研究的文章,有关妇女家庭状况的调查研究多,但理论阐释少;对问题的描述多,但系统分析少;关于性别的意识形态呼吁多,但把女性主义研究放到一个广泛的社会系统中研究少;在分析中,对文化规范注重得多,但与制度因素相关的理论解释少.有鉴于此,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贡献,并阐释了研究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对中国性别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罗马从共和向帝制的转型过程中,罗马妇女发起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争取女性权利和妇女解放的运动,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学者们对这次运动的内容和表现缺乏系统的研究,在如何评价上也存在分歧.本文基于这一时期的有关史料,对这次运动的表现、动因以及对该运动如何评价作一个概要的描述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