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万丹 《行政论坛》2004,(5):59-61
行政合同作为一种弹性、柔和的行政作用方式,已成为西方各国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法治水平的提高和公民参与意识的增强,行政合同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作为行政合同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行政合同责任制度的确立将有效地明确行政合同双方的责任,促进依法行政在行政合同领域的实现以及行政合同纠纷的解决。因此,探讨确立行政合同责任制度的必要性、行政合同责任的概念和特征、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以及行政合同责任的类型、内容和形式,对在我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行政合同制度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改革是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聘用制度的推行要做到有法可依,仅仅依靠现有的人事制度远远不够,探讨事业单位聘用制度改革中如何适用劳动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通过比较的方法,将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同劳动关系相比较,得出聘用关系本质上是劳动关系,但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聘用关系难以完全用劳动法进行调整,必须划分一个明确的范围以确定究竟是以劳动法还是法律、法规的特殊规定来调整事业单位和职工的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3.
尽管《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合同适用合同法,但是从政府采购合同的主体、合同的目的、资金来源、订立方式以及合同的履行来看,政府采购合同具有明显的行政性质,定性为行政合同更为恰当。相应的,应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进一步加快对政府采购合同特别规则的立法,解决法律适用上的困境。重新审视目前政府采购合同民事救济途径的缺陷与不足,扩大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适用范围,加强对合同双方以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中国语境下的行政问责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洁 《行政论坛》2006,(6):32-34
行政问责制是我国建构法治政府、有限政府、效能政府的重要前提。作为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新动力,行政问责制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和困难。我国行政问责制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对问责制的理解存在误区;职责划分不明确;问责主体存在缺位;行政问责的制度建构不完善,随意性大;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健全。完善行政问责制的对策是:理清党政关系,实现“权责对等”;强化异体问责力度,实现问责主体多元化;信息公开,政府透明;完善问责救济制度;建立行政责任考评和追究机制,规范各级官员的行政责任。  相似文献   

5.
聘用制拉动事业单位改革孙建立在国家人事部的最新工作部署中,聘用合同制被作为事业单位的一项基本用人制度来推行。从全国情况看,各地普遍把推行聘用制度作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逐步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合同管理、严格考核,力争做到能上能下、...  相似文献   

6.
《行政论坛》2020,(1):49-55
国务院2014年颁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全面深化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反映了十几年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规范化、法律化的过程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探索经验的总结,明确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未来方向。当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入新时代,亟须继续向纵深发展。通过对2014—2018年京、沪、津、渝等四个直辖市140例司法案例的点面分析,总体反映出人事管理制度体系亟待优化、人事管理能力与水平亟须提升、人事编制制度改革有待推进和人事争议处理机制尚待完善等主要诉求。唯有优化人事管理法律体系、推进人事管理现代化、提升编制管理科学化水平、健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方能推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开展的深入,我国公立高校与教师之间已基本由任命制转变为聘任制.从高校教师聘任合同的视角保障教师的合法地位应该做好以下三项:保障教师的知情权、建议权和修改权;建立校方和教师双方争议解决机制:在聘任期限方面,给予双方最大程度的自由.  相似文献   

8.
谭波 《行政论坛》2012,19(4):69-75
我国地方立法在宪法中没有得到完整的体现",较大的市"的宪法地位不明确。这种不明确导致地方无法参与到中央立法的有效博弈之中,同时也影响了中央立法本身的施行和中央与地方争议的有效解决。对地方立法制度的完善应该体现民主参与、维系国家稳定、分权和利益均衡的原则。在具体的宪政制度设计上,需要在宪法中确立地方立法的地位及约束机制,规范地方立法主体的增补和清退机制,强化地方立法的自主度和优势。  相似文献   

9.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存在制度成本过高、产权关系模糊、委托与代理机制不健全和制度供给与需求不均衡等诸多问题。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创新要重塑制度创新主体 ,降低创新成本 ,完善委托代理机制 ,明确产权和建立新型的法人治理结构 ,同时搞好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0.
工资集体协商作为集体合同制度的必经程序和重要环节,是现代企业内部重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对话机制。现行主要依靠政府部门行政力和工会组织影响力推动的做法,意在强化工资集体协商双方主体对等的民事法律地位,明确发挥政府部门在各级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中的主导作用,形成行政管理制度和市场价格机制的有效结合。今后在借助行政和工会等非市场手段推动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当前人事制度改革深化,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要健全和完善保障机制.高校的分配机制应当坚持原则,破除平均,完善激励机制.现在高校基本上实施了岗位聘任,全员合同管理的用人制度,逐步形成了契约化的人事管理制度.高校应健全和完善保障机制,进行人事争议协调机制的建设,在依照法律的同时,也需要调解和仲裁来解决争议及背约行为.高校的人才流动机制是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必须完善人才流动机制,解决未聘人员的分流出口.  相似文献   

12.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变革,要求有一种新制度来解决事业单位内在矛盾引起的人事争议,支持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目标的平稳顺利的实现。人事争议处理制度担当了这个任务,发挥了支撑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的聘任制和与之相承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是这部新法律的亮点。但是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在主体、客体、内容和过程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途径在于: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设立独立的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明确其性质;严格保证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执行;扩大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反映在制度层面,需要从三个基本方面来完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管理模式,即立法模式、主控模式和分权模式.立法模式主要考虑相关规范的形式、内容综合度和法律渊源的层级;主控模式主要强调对不同管理环节重视程度;分权模式则通过明确以财政部门为中心的各机构之间的权责来理顺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人事争议仲裁作为解决事业单位与受聘者纠纷的有效途径,其建立初期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其中的时效问题,存在着与立法目的不符、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可能产生推卸责任等弊端。建议参照民事诉讼相关规定,完善人事争议仲裁时效制度,允许人事争议仲裁时效中断和中止,以及确定时效的起算点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以充分保护受聘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险纠纷的解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纠纷的解决机制在我国刚刚建立,尚存在一些漏洞。明确所涉主体的法律地位,加强复查、复议及诉讼三种救济渠道的衔接,有助于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更好地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袁园 《学理论》2012,(1):85-86
公共服务民营化作为一种对传统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的革新,在有效解决公共服务资金短缺、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同时,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的矛盾也日渐激化,试图从行政合同的角度入手,将行政合同作为连接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的桥梁,构建使政府部门和民营企业双方利益整合与共赢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8.
对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关系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玮 《行政论坛》2006,(2):58-60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是行政法律关系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传统的行政法律关系理论曾简单地认为行政法律关系只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管理和被管理关系,将主体双方的不平等作为行政法律关系的显著特征。而事实上与过去相比,行政法律关系已有了十分明显的发展变化,“不平等”已不能概括其基本特征,理应以“对应且不对等”作为行政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关系的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19.
司林波  韩兆柱 《理论探索》2007,1(5):124-127
政府问责制是责任政府最基本的实践形式,它既是责任政府建设的核心环节,也是责任政府实现的保障机制。目前,我国政府问责制建设还表现出权责不对等、"集体行动"的逻辑、监督双方信息不对称、政府回应不强等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完善立法、加强监督与问责制度建设等举措来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政府问责制。  相似文献   

20.
事业单位改革动力现状、原因及动力机制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动力不足是制约事业单位改革顺利推进的主要障碍之一.笔者以问卷调查为主,结合座谈及文献分析对事业单位改革动力的现状、原因及如何构建事业单位改革动力机制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结论是:导致事业单位改革动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构建事业单位改革动力机制应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利益均衡机制.明确改革方向、目标,优化改革环境,理顺政事关系,坚定改革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