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徐波 《法制与社会》2012,(36):90-91
近年来,随着网络系统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大量经济交易都产生在虚拟网络中,但是带来便易的同时却产生了隐患——网络虚拟财产的民事纠纷.此种事件不断发生,却由于我国的相关立法不健全,而无法给民众带来法律安全保障.因此,本文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相关民法保护问题作了一下研究,以期能够促进我国网络虚拟财产的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针对虚拟财产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学术界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定位及如何确定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也是众说纷纭。本文从对网络虚拟财产的基本理论、相关立法实践出发,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定位及价值的确定、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进行探讨,希望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理论研究及相关立法、司法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虚拟财产交易已成为互联网产业重要的获利途径,其市场规模越来越大。虚拟财产种类的多样性和交易的分散性导致诸多问题的出现。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对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对其交易的征税问题。本文依照可税性理论分别从经济上的可税性、法律上的可税性以及征税上的可税性三个方面对虚拟财产交易进行分析,并作出征税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网络游戏消费成为文化产业消费的重要方式之一。与此同时,有关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民事纠纷以及财产犯罪日趋增多,可是与之相匹配的法律保护却相对滞后。理论界有关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价值属性也众说纷纭。文章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性质及其交易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结合了当今国内有关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案例,对当今我国类似问题的法律保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网络虚拟财产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随着网络虚拟财产纠纷的日益增加,对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已成为立法及司法实践的必然。文章从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和保护的必要性入手,阐述了我国网络虚拟财产民事法律保护的现状,进而提出了完善网络虚拟财产民事法律保护的立法、司法建议,以期对我国的相关立法及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李静  魏英超 《法制与社会》2011,(20):95-96,109
虚拟财产纠纷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及法律问题,本文以网络虚拟财产具有法律上的财产属性为前提,结合当前网络虚拟财产的立法现状,通过对网络虚拟财产刑法保护的现有路径的剖析,最后主张通过刑法的立法解释的路径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7.
虚拟财产的立法保护已经是学界研究的共识性问题,但虚拟财产应按照什么法律体系保护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虚拟财产具有传统财产的一般属性,但又不同于我们现行《物权法》中规定的财产;所以客观上要求在立法中既要考虑到虚拟财产的非有形体的"物"以及网络科技的影响性,又要兼顾到物权法基础理论的融通性,通过物权立法的完整体系,使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拥有一个完整的机制。本文在分析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及其保护难题的基础上,构建了囊括虚拟财产权保护的这样一个财产法律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虚拟财产受到侵害的社会危害性的客观存在以及刑法的功能和任务自身的要求,促使刑法调整介入虚拟财产交易领域.本文认为全方位的虚拟财产交易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应以刑法调整为底线,刑法慎入、适度调整为原则,以技术措施和法律规范的结合解决虚拟财产交易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游戏的出现和发展,针对网络游戏出现的纠纷频繁发生,特别是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成为纠纷的焦点之一。而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针对此问题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加快进行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以保护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游戏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文中首先探讨了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随后简要介绍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下如何对保护虚拟财产进行有效保护,最后对完善保护虚拟财产的法律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希望对虚拟财产的法律研究以及相关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虚拟财产交易的大量存在,使得合法化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法律问题。本文从虚拟财产交易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合法化的现实必要性以及所面临四大难题,并结合这些难题对合法化的措施进行了法律规制上的探析。  相似文献   

11.
刘斌  徐珍 《行政与法》2010,(11):93-95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专门的商号法律保护制度。在现行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现有法律体系的框架下切实保护商号,不仅要正确认识商号知识产权的性质和保护现状,更重要还是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商号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2.
李祖全 《时代法学》2007,5(1):63-68
在我国财产权法制条件下,有必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虚拟财产权概念界定的可行性和价值性,分析虚拟财产的利用形式以及如何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产权分析方法有利于虚拟财产权体系构建,使虚拟财产制度设计凸现其合理性,以确保虚拟财产的法律规制,维护正常的虚拟财产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13.
沈智慧  刘昕 《行政与法》2012,(7):112-115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不平衡的大背景下,知识产权平行进口的问题日益增多,成为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贸易冲突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对外贸易中关于知识产权平行进口问题的案件日趋突出。因此,我们应当充分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对平行进口的规定和态度,探求平行进口法律规制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制定相关立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張平 《中国法律》2013,(5):31-34,86-90
在這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時代,助益創新和技術發展的知識產權制度顯得尤為重要。知識產權保護的浪潮早已席捲全球,在改革開放的探索中一直積極追求與國際接軌的中國也不會固步自封而獨善其身。自1980年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以來,中國不斷完善制度體系,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迄今為止,中國已經先後制定了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等單行法和19部行政法規,僅在版權方面,就從電腦軟件保護、音像製品管理、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等多個方面頒佈了10部法規。持續進行的打擊侵犯知識產權行動和不斷強化的司法保護,也使中國在加入《伯爾尼公約》、TRIPS協議等重要國際公約時的承諾得以踐行。然而《,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實施五週年之際,面對美國連年發佈的《301條款報告》「重點觀察名單」,面對華為被封殺、光伏遭「雙反」的困境,我們也當警醒,知識產權不再只是保護創新的工具,而漸漸成為發達國家打擊發展中國家、構築貿易壁壘的有力武器。本期特選取張平教授的文章,客觀剖析中國知識產權制度受到的外來壓力干擾,反思符合國情的知識產權發展和保護之路應堅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专有技术的法律保护与行政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昊思 《行政与法》2005,(7):127-128,F003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们在国际贸易中一直处于劣势的知识产权领域的问题越来越得到各方的重视,笔者针对国际技术贸易中没有明确法律保护的“专有技术”,从范围,许可方式,合同中保密条款的设置以及我国的行政机关的参与角度着眼,对专有技术进行介绍,建议确立法律保护与行政保护相结合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6.
孙长宇  申文奇 《行政与法》2010,(12):126-128,F0003
"合规性"贸易壁垒的大量应用已成为当今新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的最明显特征。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纷纷利用"合规性"贸易壁垒对本国对外贸易进行保护,这对我国的国际贸易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本文从金融危机下我国频遭"合规性"贸易壁垒入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对我国的影响,从而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应对之路。  相似文献   

17.
苏祖鹏  林芳惠 《河北法学》2005,23(3):113-115
随着交通工具和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我国现行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立法相对滞后,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拟就其存在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建 议。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是用行政手段对知识产权侵权产品的跨国交易进行规制,目的在于将侵权货物阻止在海关边境外,不让其进入一国或一单独关税区的商业流通,以免破坏正常的经济贸易秩序。我国已建立起相对完备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法律制度,但在具体制度方面存在不合理的方面,不利于保护相关权利人的利益。本文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法律制度的现状,对其不足进行探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物权法应采纳"一体承认、平等保护"的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宪忠 《法律科学》2006,24(4):144-146
物权法必须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各种类型的财产所有权在法律上给予平等的承认和保护。在我国,公共财产和私有财产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内在和谐的,而不是相互矛盾的,不存在私有财产增加了公共财产就肯定减少的必然性。对现在我国存在的贫富差距的问题,应该从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角度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的不断成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也给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更多的问题。面对当前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的违法活动有增无减、网络失范现象越来越严重、网络群体性事件多发、网络虚拟社会管理薄弱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当务之急是切实加强对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的有效管理。要按照加快社会建设与强化社会管理相结合、政府负责主导与社会协同参与相结合、网络技术管控与社会综合管治相结合的基本思路,不断提高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水平,建立健全我国网络虚拟社会自律机制,加大对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的高科技化管理力度,提高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建立并完善我国的网络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