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克服现代技术异化问题是后期海德格尔的主要思想之一。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异化的探讨和批评涉及的是技术的本质,而不是技术的东西。他认为,技术不只是工具和手段,而是随着现代技术、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着根本变化。海德格尔提出以表象化思维为基础,以主体性原则、人类学视域、人类中心主义、人道主义与理性精神为特征的主体性形而上学是支配现代技术异化的哲学根据。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基本态度是:力排人们以自然事物为算计对象的科学和技术,力排人们单纯的科技效用观点。科技的发展不能是无限度的,它必须以不破坏大自然为限度。  相似文献   

2.
吴纪龙 《世纪桥》2013,(1):49-50
哲学是一种自觉的文化形态,它以超越的方式追问世界的存在意义,具有求真向善审美的本质。但是,传统西方理论哲学由于受逻辑的表象论证性思维的束缚,其超越追问体现为对现实生活世界的脱离。现代哲学由于遭受了普遍的文化危机开始自觉回归生活世界,自觉地克服传统哲学的实体性思维,将超越追问转换为对本真生活自由的建构。海德格尔早期哲学的现象学方法具有明确反对理论化的目标,强调生命应该作为哲学研究的目标。本文将考察海德格尔早期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思想,以揭示它独特的哲学直觉性。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和马克思对人的哲学的核心问题--自由问题--的思考提供了一种迥异于传统形而上学的运思道路和视域;人存在论地存在,由此,他们共同开辟了告别传统西方哲学的道路和视城.但是,在通向现代哲学的路途中,特别是在通往自由的路途上,海德格尔和马克思具有更多的差异.马克思在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的视域中,讨论共同体的自由,而海德格尔则先验地讨论个体的自由.这种差异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品质的哲学,双方对人类发展的意义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4.
黄建平 《世纪桥》2009,(13):70-71
“此在”是海德格尔哲学探讨人的重要概念,也是进入其哲学的理论入口。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此在”范畴意指“作为存在者的人”和“人的现实生存”。与传统哲学不同,海德格尔强调的是人的“在此”。“在此”是“此在”的哲学前提。海德格尔的“此在”理论与马克思的“现实的个人”思想具有相似性。海德格尔由“此在”追问存在的意义,实际上是把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推向一个新的理论境界。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追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 术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技术是人类的福星还是人类的灾难?人类应对技术持乐观抑或悲观的态度?这是人们长期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海德格尔作为二十世纪重要的思想家 ,不可能无视技术的存在以及技术对人的影响 ,他认为技术的本质在现代社会是被遮蔽的 ,他从哲学和时代角度揭示了技术的本质 ,提醒人类正确对待由自己创造的技术 ,明智地用它来为人类的生存和幸福服务。一、现代技术本质揭蔽海德格尔从以下几个方面揭示了技术的本质 :1、技术既是对自然存在丰富性的展现 ,也是主体能力多样性的展现。海德格尔认为 ,技术是人的活动 ,存在于人…  相似文献   

6.
赵国勇 《世纪桥》2012,(5):44-45
老子哲学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解决人类当前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从克服生态异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更新发展观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改变生活方式,实施绿色消费三个方面阐述了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作为"新的时代"的理论表征,在黑格尔哲学达到主体性形而上学的顶峰。海德格尔和马克思都实现了扬弃传统形而上学的理论自觉,然而,在关于现代性整体理解和发展出路方面,两者的思想却大相径庭。海德格尔通过对现代性的存在主义解读,认为主体性形而上学导致"哲学的终结",现代性反省需付诸对技术座架的批判,同时指出关于现代性救赎的此在之路。马克思通过对现代性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以现实性和历史性为解释原则,重新审视启蒙精神和现代性困境,跨越时空地对海德格尔现代性批判作出三点回应,这也正是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作为"新的时代"的理论表征,在黑格尔哲学达到主体性形而上学的顶峰。海德格尔和马克思都实现了扬弃传统形而上学的理论自觉,然而,在关于现代性整体理解和发展出路方面,两者的思想却大相径庭。海德格尔通过对现代性的存在主义解读,认为主体性形而上学导致"哲学的终结",现代性反省需付诸对技术座架的批判,同时指出关于现代性救赎的此在之路。马克思通过对现代性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以现实性和历史性为解释原则,重新审视启蒙精神和现代性困境,跨越时空地对海德格尔现代性批判作出三点回应,这也正是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  相似文献   

9.
仰海峰 《探索》2002,(1):64-68
本文从文本解读的视角,指出了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一书中,海德格尔与萨特的区别以及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根本差异。萨特将人道主义奠基于人的生存这一基础上,而海德格尔则认为对存在的历史性领悟才是人道主义的真实基础,萨特的人道主义只是传统形而上学的翻版。海德格尔认为这种历史性的观点也是马克思哲学中最深刻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哲学总是把存在与真理相提并论,当存在观发生变化以后,真理观相应发生变化。海德格尔对欧洲传统存在论的质疑,是以纯思者的姿态,重新唤醒对“存在”这一古老哲学问题意义的追问,并使之具有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三农”问题日渐凸显,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此,文章认为建立和健全农民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益探索:一方面,农民组织要转换意识,提高认识,多样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要转换职能,积极引导,大力支持,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律体系,为农民组织的建立健全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一国两制"构想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偶然提出的,更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它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有着充分的实际根据和可靠的理论依据,是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3.
关于技术领域中伦理问题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过程与伦理价值选择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技术的价值评价依赖于人们对价值理性的自觉,而价值理性的自觉需要技术来引导。文章从生态伦理的内在价值、生命伦理的价值重新定位、网络伦理的社会价值评价、工程技术伦理价值在内统一性等多层面,分析技术领域的伦理问题。从技术社会学的视角探讨技术领域中伦理问题对社会伦理秩序的影响,对推动技术伦理学的发展和人类道德进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对伦理道德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并在现实生活中引发了许多新的伦理问题。科技进步对伦理道德的发展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应在正确的伦理道德引导下进行,使之朝着造福于人类的方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强人文教育,塑造人文精神是新世纪高校教育发展的主题。人文教育不仅是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人文精神的缺失是高校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重理轻文,以技术知识教育取代科学教育等。在高校中可以通过阐释教学内容中的人文精神,加强人文和科技的融合,优化校园环境等来加强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6.
学习江泽民科学技术思想,研究江泽民如何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的科技生产力思想,对加快我国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江泽民科学技术生产力理论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创新理论是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科技动力观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文章通过对日本近代技术革新、引进的过程和对经济发展贡献的概述,从引进技术的适用性、政府的扶持政策及强大的社会能力三方面对日本成功引进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经验进行了分析,并与中国实际情况进行了比较,以期能从中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8.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本质上是性别就业问题,是就业公平问题,因其具有公共性而成为公共政策问题。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呈现出日益显性化的发展态势,既是政策变化的结果。也是市场失灵的体现,这就需要政府公共政策的介入,干预措施表现为优化政策环境、完善政策体系、强化政策执行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边区国防科学社由董纯才等人创办于1938年2月。虽然规模很小,存在时间不长,但它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最早的科技社团之一。文章以原始报刊、文献为史料基础,对边区国防科学社的沿革以及主要人物、活动进行了梳理分析,指出以其为代表的科技社团这一组织形态在延安边区的出现,其意义在于开创了一种在落后地区中从事科技启蒙活动的组织模式,聚集和训练了一批日后成为中共重要科技干部的人才,同时也为中共科学技术观的逐步确立,为中共科技政策思想的逐步成熟提供了最初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王向明  段光鹏 《求实》2022,(1):17-26
数字技术的创新驱动、政治生态的监测预警、监督效能的提升需求,为数字赋能监督提供了多重动因。数字赋能监督以实现监督的数据化、规范化、系统化、长效化为目标,致力于实现从"人工操作"费力看到"数据碰撞"智能算、从"亡羊补牢"堵漏洞到"未雨绸缪"早预防、从"单打独斗"发力散到"攥指成拳"合力显、从"闭环管理"仅治标到"稳定持久"重治本的转变。面对数字赋能监督的技术性阻力、结构性掣肘、价值性壁垒等制约因素,可以从前提设置、制度建构、数据采集、平台搭建和效果评估等方面予以突破,注重人工引导与技术制约的调适,实现顶层设计与框架锚定的对接,强化数据孤岛与数据安全的平衡,增进网络空间与实体部门的协同,关注数据表象与数据背后的质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