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基础、主要目标和发展过程是一致的,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存在多角度的差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长期的战略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全面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只有广义,没有狭义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演绎着不同的社会效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不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替代,而是从和谐的视阈突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战略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发展目标,内在地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根本保证,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共同统一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程中,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存在着多种辩证关系。我们现在首先要关注的还是从狭义上理解的和谐社会,即我们要努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而监督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民主监督作为民主党派的重要功能,尽管在我国的民主政治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人们的期望尚存在明显的差距。我们要针对问题进行改进,切实提高民主监督的实效,从而更好地完善社会主义监督体系,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任务和要求,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一、人民政协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构…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人民政协要关注和谐社会的构建,积极发挥优势和独特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小康社会不一定和谐,和谐社会必须“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经济是关键。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从而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和谐的社会又为发展经济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因此,重视发展经济,克服“两大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和谐美既是中西方古典美学精神的重要体现,又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要义和旨归。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深入发掘和谐美的意蕴和内涵,对于理解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党。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建设节约型政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发展节能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惟一选择。在党和政府的倡导下,全国人民从我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已经形成了全民节约的大气候,在能源节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仅仅以民间节约方式来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从高端做起,加快节约型政府的建设。建设节约型政府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由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所决定的,是节约型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政府带头节约,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借鉴、继承和发展前人和谐社会思想基础上进行的,我们越是客观、全面、科学地掌握前人的思想成果,就越是可能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取得成功,越是能够全面、稳固而可靠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社会失灵”作为考查“社会和谐”的比照对象,不仅可以考查中外思想家对“和谐”与“和谐社会”的论述,总结前人对和谐社会构成要素的探索,而且还能评估历史上的和谐思想资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针对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我们应着力提高整合社会结构、社会利益、社会关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政治文明充分发展的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华  杨弘 《理论前沿》2007,(11):34-35
文章分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基本的五个构成要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及发展内涵,阐释了和谐社会与政治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李吉先 《理论前沿》2007,492(3):43-44
组织部门作为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开拓创新,发挥好职能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组织保障,用和谐组织工作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信息网络化时代要求领导者树立新的领导观。首先要有时代意识 ,领导者要对信息网络化时代特征有全新认识。其次要积极迎接挑战 ,信息化对领导者来讲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再次要提高素养 ,领导者要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 ,建立信息型知识结构 ,努力培养信息素质 ,增强领导力。  相似文献   

17.
构建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意义、实现途径,认为不仅要政府主导,还要公众广泛参与,要通过树立尊重自然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使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8.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荣顺 《理论前沿》2005,(20):40-41
最近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大力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如何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加快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是我们当前必须思考和弄清的问题。(一)增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需要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社会、各行业的共同任务。首先,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力弱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资源供需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总量、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资源消耗量将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9.
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薛鑫良 《理论前沿》2004,(11):28-29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温家宝总理4月9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大力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为此还专门发出了《通知》。笔者认为,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深谋远虑而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新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紧迫性、指导性和重大的战略意义。(一)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首先,人口多、资源少、底子薄,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作…  相似文献   

20.
2006年4月2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外交学院联合举办“‘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来自社会各界的与会者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中国梦”的内涵、“个人梦”和“国家梦”之间的关系、实现“中国梦”与构建和谐世界关系互动等问题作了精辟的阐释。“中国梦”理念的提出,意在国内提倡一种主流、健康和积极进取的社会意识,引导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促进国内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国际上化解中国威胁论,加强中国的“软实力”,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为创建和谐世界做出贡献。本刊将与会者的演讲编辑发表,希望能引发社会各界对“中国梦”理念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