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冷战后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冷战后,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划分世界的中轴位置从原来的美苏之间改变为西方与非西方之间。美国赢得了唯一的超强地位,同时世界格局正在多极化发展。欧亚大陆仍然是全球地缘政治竞争的中央舞台,美国与欧亚本地大国争夺欧亚地缘政治空间。欧亚大陆内部的地缘政治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大国关系为主线,形成新的地缘政治组合体。  相似文献   

2.
2008年9月从美国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政治产生了五方面的深远影响,一是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二是大国竞争与合作交织发展,大国关系复杂重组,国际机制变革加快,三是区域一体化明显提速,世界地缘战略重心加快东移亚洲,四是发展模式更趋多样化,五是中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崛起步伐加快。  相似文献   

3.
当前世界海洋战略形势正发生深刻变革,海洋地缘战略竞争不断加剧,海洋"公地悲剧"日益严峻,在此形势下,中国提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构建海洋安全共同体、海洋发展共同体和海洋责任共同体三方面要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既是世界海洋文明发展的时代要求,也为解决当前全球海洋治理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然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在现实中面临国际认知赤字、海洋二元秩序障碍、海洋地缘战略争夺阻力等严峻挑战。为此,中国应着力完善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知识话语体系,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多边主义制度化建设,打造多元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4.
从天下主义到和谐世界:中国外交哲学选择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下主义立论重点不完全切合当前中国外交的现实需要。在文化本原上,天下主义始于《易》,成于老庄,行于春秋,汉儒的天下主义只是在制度和形式上一统了天下。近代中国天下主义与西方民族主义相遇是败在社会文明形态落后上,而不是中华文化特质上。现代中华思想已由多种元素构成。中国社会伦理道德正快速走向现代化、多元化、复合化。诸如现代性和主体性及主体间性给现代国际社会带来的种种问题,一定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中国在基本完成塑造现代政治民族的任务后,反过头来重新认识和肯定自己固有的文化,向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复归,将缩小中国与国际社会在政治上的差异,促进中国与现行国际体系主导国战略合作关系的发展,加强中美两国在维护世界、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5.
中国周边多边主义发展具有强烈的地区性与时代性特点。中国在周边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外交成功得益于其积极参加各种地区多边合作机制。中国在东南亚、东北亚及中亚等地区多边主义机制建构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其地区多边主义和一体化政策的渐进性、现实性与适用性。中国多边主义合作政策迎合了地区政治安全与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符合地区大多数国家的发展利益。中国在积极促进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和预防冲突的过程中,推进了地区多边主义机制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利益团体政治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特征。利益团体参与政治的模式主要有多元主义和统合主义两种。在我国.很多利益团体已经出现并在政治参与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总体来说.我国利益团体参与政治的方式还属于国家统合主义阶段。鉴于民主政治是世界政治的发展趋势,我国应正确认知国家一社会的关系.大力发展我国的利益团体,积累社会资本.最终推动我国实现政治的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7.
新权威主义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成为当代政治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在东亚国家特别是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而又独特的作用。通过对于新权威主义概念的阐释,找出新权威主义与东亚文化融合的原因,论述新权威主义与东亚儒家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梳理中国政治发展从极权主义向新权威主义转型的过程,从而说明新权威主义对于当今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地区主义:多层次的地区一体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欧洲共同体的完善和东欧剧变、前苏联的解体,新地区主义开始兴起。之后,新地区主义成为国际政治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新地区主义在中国周边蓬勃发展,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维护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了世界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3年年初访问了东南亚三国,提出了所谓的日本对东南亚外交“新五原则”,人称“安倍主义”。安倍主义是对当前亚太格局深刻反映和日本国内政治氛围在外交领域发展的产物,具有明显针对中国的倾向。由于中关日三方关系和东盟政治特性的制约,以及日本自身因素的影响,安倍主义很难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布什政府外交政策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什政府实施了可能导致国际和地区战略格局根本性变化的外交政策调整 :建立适应 2 1世纪战争和威胁的新型军事力量结构 ;以发展美俄新型关系改变国际力量格局 ;在中亚取得地缘政治和能源保障的双重优势 ;力图主导全球贸易、金融、投资规则的制定权等。但仍受到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国际利益结构差异性、全球相互依存关系加强等国内外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