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认为,新权威主义与反对新权威主义的主张都有正确的一面,但又都不尽符合马克思主义。我的基本观点是:中国需要重建政治权威;这种政治权威属于民主政治范畴,而不属于专制政治范畴。 十年动乱造成的恶果,有两个方面:一是民主的践踏,一是权威的失落。对于第一个恶果,人们似乎从一开始就看的很清楚,因此,近十年来,人们是一直在为民主张目与呼喊的。特别是1986年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以来,这种呼声更趋高涨。中国需要民主,成为全  相似文献   

2.
东亚各国的发展模式的一致性倾向,在客观上促成了“东亚模式”的形成。东亚模式是在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东亚模式具有明显的时代和地域特征,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的权威主义,经济发展中的赶超主义,文化进程中的儒家伦理构成了东亚模式的三大特征。从东亚的现代化和东亚模式的角度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从另一个视角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政治文化这一政治学概念框架下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进行分析、研究 ,提供了一个新的审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价值的视角 ,发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具有权威主义和等级制 ,道德和人格主义 ,均平、中庸观念和明哲保身意识的特征。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作为一个与地域型、依附型、封闭型和目的型政治文化相对应的政治传承系统 ,不可避免地给中国社会和政治运行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东亚缺乏一个真正的、泛区域的经济合作组织。近年来,在以东盟为主导、以10+1为基础、以10+3为主渠道、以东亚峰会为重要补充的区域合作机制大框架下,东亚学界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多边主义合作模式,共同提倡构建东亚一体化多边组织。中日韩三国已经在构建东亚一体化的长远目标方面达成一致。中国主张维护东亚区域政治文化的多元化形态,提出和谐、双赢、多赢的共同观念,以文化认知解读现代国际关系。东亚国家共同培育和塑造新的区域文化认知,是重新考虑地区秩序和地区价值,培育东亚共同体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5.
新权威主义有两大特征,一是有权威,特别是有强势领导人;二是有现代化取向的改革开放。没有权威,就没有新权威主义。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新权威和新权威主义。新权威主义实质上是必要的历史过渡。  相似文献   

6.
欧盟是区域主义实践的杰出典范,而新区域主义正在东亚地区方兴未艾。中国作为东亚的地区性大国,正日渐成为对东亚地区主义进程有举足轻重影响的行为主体。在开放式区域经济合作的大环境下,中国与欧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也有了更多发展空间,二者在两个大区域框架中的交往互动也一定会产生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我看来,新权威主义不过是一种不可取的政治主张,而称不上什么理论。因为它缺少理论所应具有的严谨的构造性,首尾相悖,矛盾丛生。这里不妨先分析一下新权威主义的逻辑怪圈。 第一,新权威主义认为,以新权威的专制取代传统专制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姑且不论这种把不同社会制度的政体统统归入传统专制是否合理,仅就所谓由传统专制向新权威专  相似文献   

8.
政治发展方式是研判特定国家和地区政治发展速度和质量的重要概念。尽管自下而上式社会动员为中心的研究路径丰富了有关国家间政治发展方式差异的认识,但该类研究忽视了政治体系选择政治发展方式的可能和实际能力。政治权威属于政治体系所掌控各类政治资源的一类重要变量。伴随着近年来各国各地区政治发展方式差异有所扩大,如何从政治权威类型分析和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政治方式差异,日益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和比较政治研究的焦点。笔者基于深入探讨政治权威的概念、类型及其与政治发展方式间关系,旨在澄清学者对政治权威存在的认识误区,揭示政治权威多样性特征,为进一步从实证角度检验政治权威和政治发展方式间关系作出跬步之积。  相似文献   

9.
3月17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会研究部召开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新权威主义”学术研讨会。30多位教授、副教授和中青年学者参加了会议,并展开热烈的讨论。现将部分同志的发言摘要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行政学理论中关于政治与行政管理这两个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有着种种不同理解。总体上,这些观点可以分为管理主义与宪政主义两类。管理主义观点可以分为传统时期、决策科学以及新公共管理主义三个阶段。宪政主义观点可以分为早期与新公共行政学时期两个阶段。根源在于,行政管理研究面临的历史主题变迁导致有关政治-行政关系判断与认识的不同。也就是说,政治与行政管理的关系界限判定需要考虑理论渊源、制度渊源与实践格局等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1.
《大国宪制》试图重新解释历史中国的政治建构实践,同时也旨在改变宪法学研究的惯习。基于研究“整体中国”的学术抱负,作者聚焦于对国家治理产生实质性影响的重要制度,具有深广的学术视野。该书将宪制视为地方性知识,对宪制持有实用主义、后果主义的功能观。在提供社科法学研究的新概念、新思路的同时,该书也存在着稀释价值标准、忽视社会等级、模糊人权概念,乃至将政治存在合理化等问题,被大量批判性阅读,恰恰证明该书的思想分量。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到底是权威主义还是精英民主,学术界存在争论,引发这一争论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精英与权威关系的模糊不清。新加坡的政治运作遵循的是一种实用主义的理念,它是以对权威和精英作用最大化的发挥为导向的。厘清新加坡政治运作过程中权威与精英之间的内在逻辑,有利于对新加坡政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东亚地区化:困惑与前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玲 《外交评论》2010,27(6):29-44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地区化出现了一些新的复杂情况,政治安全问题突出,架构竞争日益明显,东盟、中国与美国等关键行为体的东亚战略进入调整期。但是在复杂的现象背后,以和平、发展和繁荣为目标的东亚一体化基本面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东亚出现新冷战的可能性不大,地区合作前景依然乐观。根据对新地区主义理论、欧盟经验和东亚模式的分析,文章指出东亚地区化应坚持软性制度主义、不对称互动和过程主导,并提出了坚持东盟制度中心、加强大国战略协调以及推进10+1务实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地区主义:多层次的地区一体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欧洲共同体的完善和东欧剧变、前苏联的解体,新地区主义开始兴起。之后,新地区主义成为国际政治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新地区主义在中国周边蓬勃发展,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维护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了世界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租让制是一个融合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内容的混合概念.它的提出与推行有较为复杂的时代背景与过程.正确认识列宁租让制思想,对于当前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而言,制度创新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中国政治发展的关键是制度的发展和创新。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学研究范式,其三个主要流派为制度变革与制度创新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独特的视角和看法,分别提出了制度创新的三大逻辑,即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工具性逻辑、社会学制度主义的适宜性逻辑和历史制度主义的关联性逻辑。三大制度创新逻辑的提出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既要推进政治理念的更新,为政治制度创新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导;也要理顺政治权力结构关系,为政治制度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更要规范利益相关者的政治参与,为政治制度创新奠定坚实的动力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所谈的“新权威”,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新权威”内涵中的民主全是有效民主;第二,“新权威”的民主意向(有效民主迭加)具有不可置否的权威性。这既是对我本人所用概念的限定,又想以此区别于泛泛而论的“新权威主义”。 我国目前迫切需要建立“新权威”  相似文献   

18.
问题的误解:应然与实然的对话 “新权威主义”的讨论使沉寂了多时的民主政治建设和中国的现实命运问题,以一种鲜明的方式凸现出来。 就象每一次社会问题的大对话刚刚开始的情形一样,目前的论争仍然是初级的。各种  相似文献   

19.
高程 《外交评论》2013,30(3):1-19
本文在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创新的视角下讨论东亚秩序研究的发展及其价值。区域概念及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驱动力显示,东亚秩序研究在中国的逐渐兴起既是国际关系学界寻找理论创新点的需要,也是在中国崛起的现实需求下应运而生的产物。进而,本文展现了近年来中国学界在东亚秩序领域的研究脉络和进展。选取的视角包括四个议题:思想和历史维度的跨学科关怀、来自古代东亚秩序的反思及一般启示、对于东亚体系和东亚秩序性质的讨论,以及传统"区域主义"视角在东亚合作中的适用及其局限。这些尚未形成体系的研究,体现出中国学者逐渐从忠实追随到开始认真反思以欧洲为模本的地区秩序研究范式,尝试走出西方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中一些思维定式的趋势。对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安全困境、联盟制衡等经典西方国际关系假说的批判性思考,引导出地区秩序研究在中国和东亚国际关系土壤中可能萌发的理论生长点。西方主流国际关系学界已然意识到其对于学科的创新价值。在此环境下,立足自身的历史和困惑揭示中国与东亚及世界的关系,是中国和西方国际关系学界实现平等对话的基础和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20.
政党认同是西方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笔者从政党认同的概念、政党认同的测量、政党认同的作用、政党认同的变迁及其原因四个方面对于西方学者的研究做出综述与评价,并指出了建构中国的政党认同理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