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要求党与时俱进强化执政意识,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一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党执政意识的理论武器和根本指针.只有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实现执政意识的不断创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2.
齐海臣  王南燕 《求实》2006,(Z1):53-54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的"两大历史性变化"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以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我们也只有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从时代高度、历史纵深和全球视野上正确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才能使党的执政基础更加扩大和巩固,执政方式更加健全和科学,执政行为更加规范和合理,执政机制更加发展和完善,执政优势更加突出和加强.  相似文献   

3.
全面深刻系统地理解发展的科学内涵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发展 ,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 ,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只有发展 ,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只有发展 ,才能解决中国面临的一切困难和问题。实现发展的奋斗目标 ,需要抢抓发展的机遇 ,制定科学的发展思路 ,同时应为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4.
王进芬 《求实》2007,40(8):7-10
列宁在领导俄共(布)执政过程中,非常强调提高执政党自身能力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性。他提出,执政党只有成为建设的榜样,才能说服广大工农群众;执政党只有懂行才能管理,懂行的人才有职权;执政党只有会经营才能保持苏维埃政权。  相似文献   

5.
善解民意 善待百姓 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是新世纪我们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按照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指导思想,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从严治党,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意义。只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巩固党执政的物质基础;只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风险社会的环境中,中国共产党执政不仅面临着现代性全球化引发的各种风险,还面临着"四大考验"各自潜在的风险;同时,其自身又发生了"四大危险",而这"四大危险"则成为了引发中国共产党执政危险的直接原因。因此,中国共产党执政就处于风险与危险叠加的环境之中。中国共产党要巩固执政地位,首先要辨识执政风险与执政危险的不同特征及其两者的关系;其次要明确提升执政能力是化解执政危险的关键,因为只有当执政能力高于执政成本时,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同时还要认识到提高执政能力必须以消除"四大危险"为前提,防止执政能力变质而发挥消极作用;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理论建设》2012,(5):F0002-F0002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强调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不断保持纯洁性.才能提高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才能实现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长治久安"。保持党的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安徽商务科学发展、转型跨越的重要保障。在世情国情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角度,论述了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认为只有高度重视加强社区建设促进社区和谐,党才能夯实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国家才能对城市公共事务实施有效管理,社会才能培育文明之风提高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9.
只有坚持"三个代表",我们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巩固执政地位,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三个代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三个代表"是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要以"三个代表"为准绳,把我们党真正建设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经历了孕育、形成、改进三个发展阶段,进一步改进党的执政方式实现执政方式的创新依然是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使党的执政方式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使我们党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地位,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1.
思想变革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的解放是实践的进步。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兴于党的十七大之后举国上下澎湃汹涌的继续解放思想浪潮,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深广天地的开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继续解放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2.
列宁、斯大林时期苏共基本代表和保持了先进性。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逐渐丧失了先进性。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彻底丧失了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从苏共执政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看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谭光定 《探索》2005,(2):181-183
我国的司法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设计者和实施者都面临共同的困惑:在共产党执政前提下怎样构建司法独立体制。法官独立作为司法独立的核心内容,自然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正是对这一被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提出了在共产党执政前提下如何构建法官独立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社区养老服务已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必然选择。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特征,无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理论研究,还是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实践指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贫困问题是令人十分担忧的重大问题之一,而贫困的消除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因此,扶贫方式的选择是我国政府财政面对的重大课题。在当前,政府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财政分配制度,加大对基础教育投入,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等措施,来逐步消除贫困。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党的建设的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要有新理念和新思路;必须“胆子要大一些”,要有敢闯敢冒的精神;必须坚持辩证思维,要有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科学世界观 ,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党是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最高检验标准 ,就看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执政的基础是群众。民心所向 ,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党员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讲正气的中心内容 ,在实践党的宗旨上 ,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不分的弊病很大。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实现党政职能的科学分开。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理顺党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等之间的关系,以期实现党的领导和发挥国家政权机关职能作用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党内选举失真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党内选举中存在种种失真现象 ,由此构成对干部权力合法性的严重挑战。要提高党内选举质量 ,应该以改革和完善党内权力结构为前提 ,以构建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为关键 ,以实施“城市带动农村”战略为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党政关系是我国发展民主政治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虽经长期探索,至今没有彻底解决.思考我国的党政关系必须从新的视角注入新的理念.从政党比较的视角,通过与自己历史比较、与本国现实比较、与苏共比较、与西方政党比较,进一步认清我国党政关系特点、本质和基本思路,是研究我国党政关系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