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印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印度经济在经过调整和改革之后,成为目前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深入地研究印度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目前发展方式转变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作者从印度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的动力及其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动情况等几个角度对印度经济发展方式做了一些数据分析。作者认为,技术导向和知识积累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模式;一国经济总量的长期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化,发展中国家可以选择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随着马来亚经济发展,华人妇女经济参与日益扩大,尤其在30、40年代,马来亚华人妇女劳动力进入所有行业,她们的职业领域也在拓展。这一时期影响华人妇女劳动力行业分布和职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所引起的移民政策变化和华人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女子教育的发展和社会性别模式。  相似文献   

3.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其转移的规模和速度既取决于非农业部门的发展水平及所能吸收的劳动力数量,又取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程度,即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农产品能够养活多少非农业人口。独立以来,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印度农业劳动力逐渐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和引导这种转移。然而,从总体上看,印度农业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当前在"中美对抗"的大变局背景下,中国地缘经济博弈的关键领域已转向南亚次大陆,故全面审视南亚地缘经济动态必不可少。地缘经济的核心是产业,分析应从南亚产业格局开始。本文在概括了南亚各国的产业格局演化现状后,着重在时空背景下进行了检验和分析,认为若相邻国家的产业结构(这里指第二产业占比)变动(增加) 1%,本地的产业也相应变动(占比增加) 0.273%,证明了南亚产业结构变动的邻里效应呈现出跨期特征。最后本文结合演化概况、实证结果与当前不同的背景因素影响认为,印度不合理产业结构、大国的南亚地缘政治经济博弈和疫情的应对和影响,都可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南亚地缘产业格局变迁。  相似文献   

5.
一、东南亚国家的就业趋势二战后,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等国先后摆脱了殖民统治,它们为了发展本国民族经济,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发挥充足劳动力的优势,使其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产业比重逐步缩小,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这使得第一产业的大量劳动力转移到第二和第三产业领域之中。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解决了城市劳动力紧缺的问题。受经济运转周期和产业结构变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东南亚各国劳动就业市场在不断发生着变化。1997年,始…  相似文献   

6.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实证分析杨秀齐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长期谋求的主要目标。产业革命以来,人们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建树了辉煌的业绩。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经历了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发展中国家中也出现了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典型。...  相似文献   

7.
印度经济增长方式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经济增长方式。印度在独立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注意保持较低的储蓄投资比例,较低的对外经济依存,较高的服务经济成分,较多的劳动力参与,较大的私营经济部门和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逐渐形成了具有印度特色的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8.
东北亚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的劳动力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目前东北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动为着眼点,从资源差异、产业差异和人口数量、分布、劳动力差异三个方面论述了对劳动力国际迁移的要求。阐述了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具体分析了苏联远东、日本、南朝鲜、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余缺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东北亚区域内劳动力资源合理使用的设想。文章在最后提出了四种东北亚区域内劳动力迁移的基本模式,即日本的“输入与海外雇用相结合”模式;苏联的“多层次,大批量输入”模式;南朝鲜的“输出与输入相结合”模式;中国的“多输出,少输入”模式。并从劳动力资源预测、技能培训、管理、研究机构四个方面提出了劳动力资源计划与管理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中全部经济资源在各产业中的配置结构。产业结构变动是指产业结构从低度水准向高度水准发展的动态过程。杨公朴、夏大慰(2002)认为产业结构变动的动态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①:第一,单一产业的生命周期,即任何产业都经历了生成、发展、衰退、创新等4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力对印度经济产业结构体系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劳动力就业结构、自然资源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的演化系统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以此研究并揭示印度经济产业结构模式运行内在的、本质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国是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比较成功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之一.定量分析显示:韩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降低国内第一、第二产业结构的比例,明显提高国内第三产业结构的比例.借鉴韩国的经验,我国应该选择制造业作为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行业、注重发挥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相对优势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方向应与国内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是我国最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是工业大省、农业大省,也是能源消耗大省。吉林省工业基础好、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在产业结构偏重的情况下,吉林省存在着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费环境污染较重等问题。吉林省要改变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现状,就要扬长避短地发挥现有优势,一方面要加大替代能源的开发力度,使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CAF—TA)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将对CAFTA的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互补性体现在由于内生的气候条件所繁育出的自然资源和衍生的产业条件具有差异性,再加上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梯度不同,决定了双方在合作中存在着优势互补,从而各自具有比较利益可得,这是双方积极开展合作的内生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柬埔寨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产业发展有着鲜明的特色,各产业都有未来发展规划。其经济发展经验主要有:国民经济产业发展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国民经济、产业规划有条不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就业压力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要对东北地区业已存在的巨大就业压力给予重视。随着我国加入WTO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度创新步伐加快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就业问题日渐突出 ,成为影响东北地区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之一。通过加速国有企业改革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鼓励民间资本投资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和提供更多职业培训等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就业压力可以得到缓解并向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东北老工业基地女性就业理论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东部地区发展并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在这个振兴过程中,如何促进女性就业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时间配置理论推导出女性"三部门"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及其女性就业的影响因素。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该地区产业结构重工业化、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等特点,这些都严重影响女性就业和再就业。在此基础上,从完善劳动市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中小企业创业和加强对外经济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女性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许多国家尤其是日本、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利用外资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并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经验表明:后起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演进离不开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的有效运用。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及产业结构调整中,外资不仅提高了对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的贡献、促进了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还加大了产业带动作用;同时,外资对辽宁省产业结构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因此,在利用外资过程中,依据辽宁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采取引导外资投向优势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利用外资嫁接国有企业,盘活国有资产的战略措施来优化产业结构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前,吉林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层次低, 3次产业结构偏差突出、信息产业规模偏小。同时,吉林省产业结构与辽、黑两省产业结构存在同构严重等问题。为了加速吉林省产业结构的升级,必须按照信息时代的要求,加快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的发展,通过提出改革国有资产配置结构、融合信息产业的牵引、利用外资的产业关联效应和竞争效应等战略来实现吉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19.
战后德国较之于战前帝国时期,就业结构发生了快速变化,原来占社会主导地位的工人和业主人数明显下降,原先数量上微不足道的公务员和职员人数疾速上升,一举成为就业人口中的主力军。一方面,这使得德国从原来工业社会快速转向服务业社会;另一方面也使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转变,即由两元主导的阶级社会变成了多元主导的阶层社会,基于利益的阶级冲突退隐,源自认可的多元文化冲突开始出现。不仅此,由于两德和外来移民的缘故,战后德国社会的快速变化还呈现出一些其他西方国家不具备的特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