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宋美龄是个标准的"电影迷",她看起电影来简直是没夜没日. 上世纪60年代,每天吃过晚饭之后,宋美龄只要兴致一来,就叫副官喊来士林官邸中负责放电影的袁师傅.  相似文献   

2.
宋美龄从小接受美国西式教育.1917年20岁的宋美龄回到中国时,连汉语都说不利落.为此,她努力学习了一段时间汉语,以适应国内生活.  相似文献   

3.
公子还是小姐 孔令俊孔二小姐,乃民国时期"四大家族"之一、行政院长孔祥熙的二千金,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干女儿.她从小便撒野成性,在学校最喜欢挑起同学间 的争斗,自己则作壁上观.10岁出头,她就学会射击,13岁即会开车.孔二小 姐不着女装,留大背头.  相似文献   

4.
杜学峰 《政府法制》2011,(32):34-34
1943年,宋美龄访问美国受到热烈欢迎之时,英国也向宋美龄发出了邀请。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向中国驻英大使顾维钧保证,一定用最隆重的仪式来接待宋美龄。但是宋美龄对于是否访英。却迟迟未做决定,因为日本侵华以来英国的表现一直让人失望。  相似文献   

5.
银河 《政府法制》2010,(8):24-24
宋美龄从小接受美国西式教育。1917年20岁的宋美龄回到中国时,连汉语都说不利落。为此,她努力学习了一段时间汉语,以适应国内生活。  相似文献   

6.
非常道     
傅作义起义始末1948年10月,蒋介石在北平与傅作义协商北平防守大计时,突然接到宋美龄的信。信中说蒋经国在上海"打虎",抓  相似文献   

7.
1975年4月5日,出现在宋美龄身上的,是件黑色旗袍。 这一天,因肺炎引起心脏病,蒋介石走向了生命终结,以蒋宋“执子之手”的纪元计算,这对伴侣共同走过了48年。之前一个月,也恰好是宋美龄的78岁生日。 这年秋天,失去了蒋介石的宋美龄离开了士林宫邸,赴美就医。之后,宋美龄有两次返台,也都是为了他。第一次返台出现在1976年,宋美龄参加蒋介石逝世一周年的活动。另一次是在1986年,在蒋经国三子蒋孝勇的陪同下,参加蒋介石的百岁祭典。第二次返台,几乎是她在台湾岛最后的日子。在蒋介石百岁诞辰活动中,  相似文献   

8.
窦应泰 《政府法制》2010,(12):22-23
1917年夏天,宋美龄结束了在美国为期8年的留学生活,于当年8月只身返回上海。她回到上海的初期,就一心渴望到社会上供职,可是由于其父宋嘉树的坚决反对,宋美龄在家中曾度过一段苦恼的家居生活。直到1918年5月宋嘉树在上海病逝,宋美龄才有了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当然,这一切都得益于二姐宋庆龄在母亲倪桂珍面前的进言。  相似文献   

9.
宋美龄走了,享年106岁。如她自称“蒋宋美龄”一样,她的功过事实上是跟她的夫君蒋介石联系一起的。 作为当年中国的第一夫人,宋美龄曾经有过无限的风光,美国人称之为“亚洲第一夫人”,她委实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10.
朱浩云 《检察风云》2014,(20):88-90
在当代中国画坛,细数百岁画家涌现不少,这些社会名人,画家身份也许只是其一,晏济元、宋美龄、晏少翔、刘海粟、王康乐、朱屺瞻、黄苗子、徐邦达等,其中男性画家年岁里最长者是110岁的晏济元,女性画家年龄最长者是107岁的宋美龄。  相似文献   

11.
风雨飘摇之际,蒋介石于1949年退居台湾,宋美龄亦在隔月的1950年1月13日,翩然从美国假道菲律宾到台湾.稍早,蒋介石连襟孔祥熙、郎舅宋子文早已远走美国,不再过问国民党当局的政事.  相似文献   

12.
宋美龄在美国卫斯理学院读书时也算引人瞩目,满身散溢着名嫒的高贵气质,追求她的异国学生很多,也有让她动心的. 在美龄青春的岁月里,爱过并想嫁的男人并不是蒋介石.  相似文献   

13.
张洁池 《政府法制》2010,(24):42-42
1949年10月1日,是蒋介石最难过的一天当时已经下野的蒋介石就在广州,住在广州东山梅花村32号陈济棠公馆.蒋介石好不容易要通了美国的电话,话筒里传来宋美龄的声音。当宋美龄讲到美国政府决定继续承认蒋介石政权,而不承认北京政权时,蒋介石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其实.蒋介石深知美国方面的这种支持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  相似文献   

14.
云日  耀平 《检察风云》2004,(2):62-64
她出生于中国最显赫的家族之一,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作为旧中国位显权重的“第一夫人”,以106岁的高龄走过三个世纪,成为20世纪的历史见证者、中国近代史上有影响的知名人士,她就是蒋介石的遗孀宋美龄。从1930年到1948年期间,宋美龄曾十多次登上庐山,留下许多佳话与传说。  相似文献   

15.
陈宁骏 《政府法制》2014,(27):25-25
由于种种内忧外患,蒋介石筹划很久的“行宪国大”延期至1948年3月底才匆匆开场.蒋介石“毫无悬念”地当选总统,李宗仁则“爆冷”击败孙科当选副总统. 5月20日,蒋介石、李宗仁在国民大会堂宣布就任总统、副总统后,来到总统府大礼堂接受军政要员们的集体庆贺.参加庆贺仪式的共计700余人.仪式期间,蒋介石夫妇、李宗仁夫妇四人在休息室小座,准备与参加典礼的政府高级官员到子超楼前合影.就在这时,进来一位女子,坐到了蒋介石(左一)与宋美龄(左三)夫妇中间,与蒋介石交谈起来.宋美龄只好知趣地转向郭德洁(左四),与其闲聊.搞得最不自在的是李宗仁(右一),只好无奈地一个人喝着闷茶……如此“高规格”的重要场合,哪个女人会有如此“厚遇”?这个女人是谁?原来,她是孙中山的儿媳、孙科的原配夫人陈淑英(左二).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的历史剧争论经历了40年代发端、60年代激化、80年代深化、90年代反思等具有明显阶段性的发展,产生了丰富的史剧观,如古为今用、"失事求似"、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统一、"典型化"、"传神史剧"等主流观念,以及"伟大性"、"非历史化"的"假定性"、"寓言说"、"观众认可度"等非主流认识.争论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过分强调类比现实、缺乏体制意识、忽视文人艺人比较、封闭性明显、宏观研究不足等,限制了争论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7.
王丰 《政府法制》2010,(6):46-47
风雨飘摇之际,蒋介石于1949年退居台湾,宋美龄亦在隔月的1950年1月13日,翩然从美国假道菲律宾到台湾。稍早,蒋介石连襟孔祥熙、郎舅宋子文早已远走美国,不再过问国民党当局的政事。  相似文献   

18.
一名曾经走村串户讨饭吃的小乞丐,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间成了劈浪前行者. 20世纪70年代,他顶着重重压力尝试"分田到户";80年代,他用自己创立的"菜篮子工程"冲垮了计划经济下的"国营菜站";90年代,他下海经商"让平民百姓吃国宴";如今,他纵横书画和酒业两界,正在让名家书画作品"走进平民百姓家".  相似文献   

19.
她被人称做“孔大小姐”,是孔氏家族最后的守望者。无论是父亲孔祥熙,母亲宋霭玲,小姨宋美龄,还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她都一一护送着他们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如今,她的人生也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20.
阿不思 《政府法制》2013,(15):40-41
1927年12月1日,宋美龄大婚。 这是一场事先张扬的婚礼,也是日后注定要被过度阐释的婚礼。《纽约时报》发布了蒋介石与孙夫人的妹妹结婚的消息,并称一位英国裁缝正在替蒋介石赶制礼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