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苏星 《当代广西》2013,(14):59-59
<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日阳光明媚里,来到平果县坡造荷花基地,置身于荷的世界里,才能真真切切体会到这番诗意。放眼望去,水波潋滟,莲叶田田,荷香阵阵,一株株被誉为"花中仙子"的荷花摇曳风中。让人惊喜的是,荷花基地里的300多亩葵花,也已朵朵怒放。平果县坡造荷花基地于2010年3月开始种植,目前已达3000多亩,这片荷花山水画廊是平果县打造"绿平果"、建设生态平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工业强县的平果县,在大力发展工  相似文献   

2.
图说宝岛     
《台声》2013,(7):8-13
南投荷花季增添艺术气 6月8日,南投市荷花季在椰荷大道开幕,青翠的荷叶层层叠叠,簇拥着粉嫩娇柔的荷花。池畔还有高中生扮成荷花仙子走秀、挥毫画荷、吟诗大会等文化活动,也给今年的荷花季增添不少艺术气息。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脍炙人口的一首歌曲中有这样两句歌词:“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 湖北省的洪湖是世界上仅存不多的未被污染的淡水湖泊,它延伸近百里的湖面展现着自然、纯朴、原始的生态之美:“四处野鸭和菱藕”。春天,渔民入湖中捕鱼,渔帆点点,生机盎然;夏日,荷花盛开,清凉怡人;秋时,藕甜菱香,天高云淡;入冬,风吹芦舞,百鸟飞翔。这里有占地一万多亩的生态园,高雅的荷花仙子,婷婷玉立,走在“十里荷花长廊”,使人产生如在画中游的感觉;坐在垂钓区钓鱼,与水汀茅屋相向,使人产生返朴归真的情怀……在洪湖,游人还可…  相似文献   

4.
茶意     
喝茶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一个人的安谧,两个人的知己,都是快乐,非常中国味的。 茶就是很中国的东西,一杯小世界,山川花木情。茶有着士大夫的优雅情怀和隐士的恬淡风骨,比较适合“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清幽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散淡。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喝茶的:夏天,用绢囊装一撮碧螺春,黄昏搁在将开未开的荷花心里,第二天早晨  相似文献   

5.
爱莲说     
宋代击敦颐的一篇《爱莲说》,把对荷花之爱描写到了极致——出污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所以才脍灸人口,流传千古。荷花之美丽,赏心悦目:荷花之清香,沁人肺  相似文献   

6.
她家住在北京莲花池畔,一住就是二十多年。她爱看池中的荷花,年复一年,看不够。她爱嫩绿的荷芽悄悄地露出水面,也爱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尽情舒展;她爱粉色的荷花箭高高挺起,也爱丰实的莲蓬张着甜甜的笑脸……她在望着这生机盎然的荷花的时候,有时会浮想联翩。后来,她把池中的荷花“移植”到画纸上,挂在画室中,一年四季天天都能欣赏荷花的情趣和诗意。 不,不是“移植”!她画在纸上的荷花绝不是莲花池中的荷花,而是她心目中的荷花。这荷花比池中的简之又简,删之又删,有的清秀超脱,有的凝重浑厚,有的狂奔飞舞。其笔墨到位,一点一拂力透纸背,且虚中有实,留  相似文献   

7.
正潮扇,原本盛产于广东潮州一带,后经改良形成以竹为骨,以绢为面,以文为墨,以画为魂,并加入锦缎包边的制扇工艺,雅致精美。如今它本质的价值已不在遂人炎凉之需,却作为文化的遗存,由形式表象透射出匠人匠心,更带着时代的记录与隐喻,为世人增悦目之物,留诸多明心之想。  相似文献   

8.
扇子漫谈     
扇子是一种驱暑纳凉的用具。在灿烂的文化园林中,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到的艺术特点。 扇书:书法艺术运用于扇面由来已久,最早见于《晋书》。说书圣王羲之曾为一老媪题扇,老媪每字售价百钱。扇子品种繁多,扇书大多只适于绢制的团扇和纸制的折扇。  相似文献   

9.
荷塘秋韵     
人老了,总想忆事,最忆是20多年前去看建宁西门百口莲塘。入秋时节,清晨山风习习,信步来到荷花池畔。朝阳把荷池里的片片绿叶勾画出条条金边,晨风中的露珠在荷叶上摇舞,如贵妃出浴,滁尽人间尘土。农历六月,别称“荷月”,民间更有六月二十四是“荷花生日”的习俗。荷花生日刚过,景观宛如杨万里诗咏:“荷花人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相似文献   

10.
数百年来,桂湖的一池荷花吸引了远近无数的游客,更有不少名人雅士面对渺渺烟荷,流连忘返,或歌吟、或挥毫,留下首首佳句、幅幅丹青.桂湖的荷花何以这样吸引人?原来新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知识渊博的学者杨升庵的故乡,桂湖是他家的花园.新都人自古传说:桂湖的桂花种是杨状元从月宫里折来的,所以飘香万里;桂湖的莲花,是西海龙王吐的涎泡变成的,所以鲜艳无比.杨升庵24岁那年,要进京赴考,他的祖父同他开玩笑说:“孙儿呀,古人说,考取功名就叫蟾宫(月宫)折桂,今番进京,  相似文献   

11.
<正>荷花属睡莲科植物,又称"莲花",有"出水芙蓉"之誉。荷花不仅有很强的观赏价值,而且其各部位都有药用价值,可谓全身都是宝。荷花含木樨草素、槲皮素等。开水冲泡代茶饮,有消暑、解热、止血之功效。白荷花瓣为活血祛瘀药。荷蒂含荷叶碱、槲皮素及酒石等多种有机酸和鞣质,为收敛止血药,能安胎、治尿血、止血崩。荷叶有清热、解暑、开胃、止血之功效。荷叶煎剂有降低胆固醇作用,治疗高血脂。配膳入馔,可制健美饮食,如荷叶粥,淡绿清香,为消暑保健良品;荷叶肉、荷  相似文献   

12.
宋凯 《中国保安》2012,(19):8-11
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家家泉水,户户垂柳,自古素有“泉城”之称的济南,以其“三面荷花一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风光独步天下,恰逢秋意渐浓,虽已不见荷花,柳叶也开始悠然飘落,泉水却愈发清澈透亮,秋日的济南能带给人另一番风味。  相似文献   

13.
王文成 《思想战线》2001,27(2):121-124
北宋初期,失去货币资格的绢帛与白银一道,常常被用于与其它商品互换.但仁宗朝以后,专用白银而不用绢的记载增加.尤其是神宗朝以后,不仅银绢同用减少,而且不少日常交易、支付事例中,出现了以银代绢的现象,甚至有的事例开始具有了以银买绢的意味.此时,商品市场上完成了从银绢并用到银绢分离的转变.这标志着,在当时的商品货币关系中,白银开始从包括绢帛在内的普通商品中分离出来,向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过渡.白银货币化的序幕由此揭开.  相似文献   

14.
名言录     
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 ——《白居易集·策林》 人是要有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毛泽东  相似文献   

15.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又到了荷花盛开的炎暑季节。 旧传农历6月24日为“荷花生日”,每到这一天,江浙一带“画船萧鼓,竞于荷荡观荷纳凉”。沈朝初《忆江南》词描述了当时的盛况:“苏州好,甘四赏荷花。黄石彩桥停画船,水精冰窨劈西瓜,痛饮对流霞”。如今,“荷花生日”已经不大有人提起了,但赏荷纳凉  相似文献   

16.
诗雅荷香     
炎炎夏日,荷花绽放,圣洁高雅,妩媚多姿。流连忘返于荷塘,可令人心旷神怡。千百年来,荷花曾引得众多游人在湖畔驻足流连,也曾激发无数诗人的灵感和情思。荷花,又名莲花、芙蕖、菡萏、芙蓉、水芝,等等。唐代大诗人李白《折荷有赠》一诗,借荷花比喻纯洁的爱情:"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园。佳人彩云里,  相似文献   

17.
杨明 《人民公安》2012,(23):30-32
几个文化素质不高,在很多城里人l看来土里土气的农民,却被尊称为“真命天子”、“活天书”、“自梅仙子”。就是这伙人用一套并不高明,甚至可以说十分拙劣的手段.为一些人编织了一个又一个“金光灿灿”的升官发财梦。几年时间下来,他们在万州、石柱、忠县等地。骗得数百万元巨款。  相似文献   

18.
正七月的盛夏,走进镇平县张林镇和杨营镇交界处,映入眼帘的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池泛起微波,荷叶和花朵也轻轻摇曳,好像在翩翩起舞,引来蜻蜓在荷池上空飞舞,荷花的清香与河面的清新让人心旷神怡,一幅"万亩荷塘、十里花廊"的景观带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旅游风景,吸引大批市民、游人前来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也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这一切都要从南阳市、镇平县两级人大代表楚国林说起。  相似文献   

19.
寻根     
<正>又一次走进这片红土地,走进有"成功从古田出发""胜利从这里启航"之誉的上杭县古田镇。正是七月时节,古田会议旧址前的大片荷田荷花绽放,早晨的荷叶、荷花沾着晶莹的露珠,娇滴滴的。我走在荷田的栈道上,欣赏着一朵朵荷花,红色的、白色的,有的已经完全绽放,有的还是含苞待放,有的却是完全落去花瓣,留  相似文献   

20.
“喜看稻菽千里浪,家家户户谷满仓。”“东塘荷花西塘藕,藕串荷花一塘青。”走在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永和村民小组的村道上,感觉不像是在农村,倒像是进入了大都市的一条条文化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