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是一个跨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指导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明确指出:要“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外,要积极发展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这就说明,党中央已经把调整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问题,作为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举措确定下来了。一、调整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必要性所谓产权结构调整,简单说来,就是要把面上大胜存在的国有大中型独资企业,除少数特殊行业的企业外,绝大多…  相似文献   

2.
十七年来,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历程:1979年7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文件,企业改革由此开始。当时改革的重点是政府向企业放权让利,但由于未能触及国有企业产权的内在法律矛盾,其结果只能是隔靴搔痒;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此时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利改税,税后利润由企业自行支配。这一改革仍未能触及国有企业产权的内在法律矛盾,而且“利改税”把所有权的经济职能进一步行政化了(利,即利润,是投资的回报,是所…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增值的重要保证。近两年来,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在部分市属国有企业中试行了产权代表制度,取得了一些经验,收到了显著效果。试验证明,建立国有企业的产权代表制度,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有益举措,建立产权代表制度是深圳改革经济体制试验场上诞生的新事物。下面对如何建立健全产权代表制度谈几…  相似文献   

4.
关于西部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任保平产权关系模糊是长期困扰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在西部市场经济发展中,这一问题显得格外突出。如何提高西部国有企业产权的运营效率,加强国有资产的增殖性,是西部企业改革的关键,也是西部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一、西部...  相似文献   

5.
从产权关系看国有企业的资产流失魏明英当前,我国经济改革的中心在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改革,从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到两权分离,实行厂长负责制,使企业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从市场经济的要求来看,国有企业的活力确实有了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也...  相似文献   

6.
金敬涛 《理论导刊》2001,(12):58-59
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为解决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整体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更好地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进一步作了明确规定。这对促进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机制转换、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四项基本特征,这四项基…  相似文献   

7.
改革现行产权制度,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达到产权明晰,不仅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求生存图发展的根本出路。本文就国有企业产权存在的症结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陈文杰 《求知》2000,(10):34-35,42
1995年以来,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目前产权多元化改革已成为国有企业改制的方向。但在改制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于改革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大方向,是20多年来我国改革理论和实践发展做出的选择,轻言改变这一方向只能使我们的改革进程更多一些曲折和代价。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要重点探讨三个问题:一是要认真对待“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二是物质产权的改革要深化到位;三是恢复劳动力产权亟待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产权界定中几个有争议的问题黄速建目前,国家确定的百家大中型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已在全国展开。首先碰到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对国有企业产权界定、流动、管理以及保值增值等一系列问题,在经济理论界产生了不同意见,亟需释疑解惑,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11.
产权制度改革成功与否关系到数以万计的国有企业活力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本文拟从产权和产权制度一般理论出发,就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三个互为关联的逻辑环节:产权界定、产权经营和产权交易谈谈看法。一、产权界定和产权制度改革产权界定既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又是现代市场经济赖以运作的前提,因而产权制度改革的首要环节是产权界定。所谓产权界定,就是用法律形式明确资产所有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在股份公司中,产权界定实际上是界定公司的股权、法人财产权、经营权之间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的关系。从资产形成的过…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和关键所在, 我国二十年企业改革的实践证明,虽然企业经营机制发生 了一些变化,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增长,但 是,机制不灵、运转不畅、效率不高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 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还未根 本改革。在没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产权问题之前,真正在 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提高经济效率都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理性认识传统企业产权制度的弊端,据此提出有根据 和可行的改革思路,仍是当务之急。 一、传统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深刻矛盾 传统产权制度的基本…  相似文献   

13.
1995年是中国的“企业改革年”,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国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经济理论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焦点。然而,企业改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工程,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本文将主要从政策角度就企业改革中的产权界定、利益分配以及流动资金短缺等问题作一些理论分析,并据此提出某些相关的政策建议,以和理论界与实际工作部门关心或研究以上问题的同志讨论。一、拨改贷后全业新增资产的产权究竟归谁所有明晰产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前提。可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界定在理论上却遇到了难题。人们争论…  相似文献   

14.
一、对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反思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经历了简政放权、利润留成、承包责任制、两步利改税和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等阶段,宏观上进行了财政体制等一系列改革探索。但是不可否认,虽然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个年头,然而这一系列改革仍然未从根本上触及传统体制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同时,“撞击反射”式的改革方法并未使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格局形成,结构不合理、企业缺乏竞争力、经济效益低下,企业机制转变滞后等问题依然存在。随着市场机制逐步完善,优胜劣汰机制强化,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陷入困境,新旧体制之间的矛…  相似文献   

15.
产权、产权效用和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研究(一)──兼谈中国特色产权经济学的研究思路曹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这在企业本身来说,就是要把原来的"工厂"转变为"公司",即对国有企业进行以公司制改造为内容的产权改革。然而,我国的产权理论...  相似文献   

16.
产权改革已经成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环节,20多年以来,国企改革都是围绕着物质资本这个核心,而人力资本产权在国企中的重要作用却被严重地忽视了,其中最主要地表现在劳动者怎样真正拥有产权、掌握产权,即人力资本的产权明晰,特别是国企经营者的激励力度严重不足。因此,只有把人力资本纳入到产权改革中去,才能更有力地推动产权改革,也才能真正使产权问题的解决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17.
王珏 《民主》1997,(10)
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历了十数年的过程,问题仍然很多,困难仍然很大,一直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集中在一点,从深层次上讲,是公有制能否与市场经济兼容,从企业本身来说,则是国有企业能否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就是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出发点的,力图通过走制度创新之路,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公有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成长、发展。不言而喻,股份制改革要引起国有制形式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使得一些  相似文献   

18.
怎样认识和实现国有企业产权的流动黄速建编者按:市场经济提倡竞争。竞争中的企业有胜有负、有盛有衰。企业可能兼并他人,也有可能被人兼并,这就产生了资产的流动。通过产权的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流动中存在哪些问题?产权卖出买进应遵循什么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为特征,以公司制组织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要求的新型企业制度。因此,在国有企业中普遍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它将有效地消除国有企业存在的许多弊端和矛盾,…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当前,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出来。……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也是关系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国有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有的认为是体制问题;有的认为是管理问题;有的认为是产权问题;有的认为是包袱问题。应当看到,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是长期历史形成的,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患的综合症,当然也有近年来在改革开放中积累的新问题。因此,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