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美国对中国产品并用反倾销反补贴措施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WTO贸易规则,WTO成员对来自市场经济其他成员的进口产品并用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市场经济国家产品与非市场经济国家产品产生补贴重复计算的根源不同,补贴的形式也有差异.在美国对华并用反倾销反补贴的铜版纸案中,美国商务部对华适用反补贴法存在巨大的法律障碍.美国商务部拒绝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或市场导向产业待遇,在反倾销调查中所采用的生产要素方法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对中国铜版纸国内补贴的重复计算.我国有理由启动WTO争端解决机制和寻求美国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反补贴法律制度是世贸组织《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该制度在我国的表现主要是《反补贴条例》,《反补贴条例》由国务院颁布实施以来,对于维护我国的对外贸易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世贸组织反补贴制度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需要不断完善。文章着重探究其与《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的差异,指出我国《反补贴条例》在立法上的一些缺憾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和完善建议,力图对我国的反补贴立法与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李凤梅 《人民论坛》2014,(7):238-240
文章分析了美国、欧盟农业补贴法律体系的形成及特点,两者均构建了以农业法或农业基本法为基础,农业补贴、农业投资法为骨干的农业补贴法律体系,这些国家在农业补贴的范围、方式、手段、立法体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我国完善农业法,加强农业反补贴立法,明确农业补贴的范围与标准等方面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美国、欧盟农业补贴法律体系的形成及特点,两者均构建了以农业法或农业基本法为基础,农业补贴、农业投资法为骨干的农业补贴法律体系,这些国家在农业补贴的范围、方式、手段、立法体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我国完善农业法,加强农业反补贴立法,明确农业补贴的范围与标准等方面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九月十二日美国纺织品制造商等向美国商务部投诉,指控我国政府对美国出口纺织品实行"政府补贴制",要求美国政府施行反补贴的"抵销关税"。九月二十七日,我方曾向美方交涉,希望美方采取措施,制止投诉立案,以免影响两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但是,美国政府不顾我方的严正交涉,美国商务部对该"反补贴"案予以立案受理。为此,经贸部新闻发言人于十月二十七日发表了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进出口贸易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进行。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很小,我国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满足国内  相似文献   

6.
刘力 《今日浙江》2007,(6):36-37
最近,美国一改过去的传统,开始对中国出口产品实施反补贴调查,并向世贸组织起诉中国的补贴行为.这一现象如果蔓延下去,将给中国经贸发展带来像反倾销那样的严重危害,从而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美国纺织品制造商等于九月十二日向美国商务部提出一项投诉,控告我所有对美出口纺织品、服装和有关制品实行"政府补贴制",要求美政府施行反补贴的"抵销关税"。这是美国纺织界一些人歪曲我国现行的一些有关外汇管理和内部结算办法的一种手段。中美两国的社会经济制度根本不同。我国试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是适应我对外经济  相似文献   

8.
陈亚平 《求索》2008,(8):143-145
美国农业补贴法根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调整,既做到与农业经济发展相协调,又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同时根据农业发展的特点适时调整农业补贴方式,为美国农业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的农业补贴法需要借鉴美国的经验,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正在紧张进行。公平竞争议题成为美国力推达成的投资保护目标之一,其剑指中国的国有企业。国际竞争法律政策领域兴起的竞争中立政策也将国有企业作为主要的规制目标。我国国有企业由于其内涵的特殊性,存在着补贴、红利等特殊的法律问题。面临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谈判,我国应通过承认公平竞争议题目标基础、完善国内竞争法律法规体系、通盘考虑谈判策略等方式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0.
蔡四青 《思想战线》2002,28(4):26-29
由于受正溢出效应的影响 ,市场往往对产业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先天不足。因此 ,补贴或资助产业研究与开发就成为世界各国首要的产业政策之一。然而 ,政府的补贴或资助过高 ,又会对国际资本构成潜在的威胁。为此WTO《补贴与反补贴协议》对成员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中国加入WTO后 ,政府对这方面的支持政策将受到《补贴与补贴协议》的限制。因此有必要对该协议关于研究与开发补贴条款进行了解与分析 ,以便调整或制定我国适应WTO规则的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新的市场准入机会的增加,外资对国内企业的并购已十分普遍。我国企业在接受外资并购实行规模效益,增强企业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排挤民族产业,造成金融风暴,甚至威胁我国的经济安全。这些问题都源于外资并购带来的垄断问题。一旦形成垄断,会造成排挤国内企业,扭曲市场机制,降低市场效率等后果。因此,对利用反垄断法规制外资并购法律制度的研究已刻不容缓,构建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外资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实施体制,对于实现大的市场经济法治的目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完善我国大型国有企业政府董事制度建设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大型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在于公司治理的完善,而其关键在于建设强大而有效的董事会,其中政府董事制度的建立是完善大型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的核心。本文提出了政府董事的概念,并分析了其在国有企业董事会中的职责,在此基础上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探讨了我国大型国有企业政府董事制度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政府董事制度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有融合的趋势,但这种融合并不是对同一种法律关系可以同时采用制定法和判例法加以调整的融合,就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现状而言,推行判例法无异于一种海市蜃楼般的尝试。只有从制定法的前提出发,探索科学的定罪量刑之道,才能推动我国刑事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之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法律部门划分的思维进路。按照大陆法系的法律部门划分进路所理解和界定的国际商法是"国际性的商法",国际经济法是"国际性的经济法"。按照美国式法律部门划分进路,国际商法是指"国际商务中的法",国际经济法是指"国际经济交往中的法"。在我国,尽管国内法律部门划分采用的是大陆法系的思维进路,但在国际法层面上,尤其是在国际经济法领域,却较多地受到了美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开展法律诊所教育的可行性——论法学实践课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在注重理论的灌输和法律条文的分析讲解同时,逐步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意识的培养。为此,许多院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法律实践课程,模拟法庭、学年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形式被广为采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通过实践的运作,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实践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法学教育实践需要进一步改革,兴起于美国的法律诊所教育模式具有可行性,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6.
反垄断豁免作为反垄断法中的重要制度,应充分体现社会公益、正义、效益的价值取向,从提高企业经济效率、有利于整体经济和社会公共利益、改善市场竞争条件、引用破产企业原则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权衡豁免。企业合并反垄断法豁免的程序设计应有事前申报制度、事后监督制度、惩罚制度和主管机构等内容。我国企业合并反垄断法豁免除了应与世界各国反垄断法保持一致外,还应结合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1979年,《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在对外开放的焦虑中诞生了。它和《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外资企业法律共同引领了我国外资企业三十年的飞速发展。当下的外资企业立法面临着诸多困境,亟待实现三大转变,即:规制重心需由组织转变为行为;规制重点需由"绿地投资"变替为外资并购;外资企业立法应摆脱"双轨制",与《公司法》实现并轨,并另行制定《外国投资法》规制外商投资行为。唯有如此,才能在外资企业立法三十周年之际,实现我国外资企业立法的重生。  相似文献   

18.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China has accumulated over US$3.4 trillion of official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s it rises to become a global power. Do China's financial assets increase its ability to pursue its national interests internationally? With the globalisation and rising influence of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tate-owned banks and sovereign wealth fund, as well as China's growing clout in several regional groupings, it is clear that China does possess the necessary mechanisms to assert its financial power.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fficacy and limitations of these mechanisms in Africa and Latin America, in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domains. In the economic domain, China has consistently used foreign oil contracts and acquisitions to secure direct oil flow from developing nations. An analysis of recent cases shows that while China is able to successfully harness its financial power in its pursuit of oil, it needs to fulfil its promises to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recipient countries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value of its offers. In the political domain, China has used its financial assets to purchase diplomatic allegiance from various African and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in support of its One-China policy. Studying both successful and unsuccessful cases reveals that while China is generally able to use its financial power in third-world countries against Taiwan successfully, its national goals have, in recent years, shifted to the economic realm, even with countries that still recognise the Taipei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19.
The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 (ESOP), a capitalist practice, was borrowed for the purpose of rescuing and even consolidating socialis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during the drive in China to reform ownership. More precisely, ESOP was implemented to bail out failing firms, raise funds, increase work motivation, reduce agency costs, and promote industrial democracy. The findings of a case study of three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uggest that some short-term goals were basically achieved, but the accomplishment of the other long-term goals was somewhat problematic. Based on our initial findings, recommenda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20.
黄江山 《桂海论丛》2008,24(1):37-39
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中部分职工政治观念淡化,思想认识模糊,对改革认识不足,缺乏进取思想,重利轻义,利己主义思想突出等问题,指出应加强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职工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增加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和健全政治教育的机制,全面提高国有企业职工的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