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东亚区域合作与第二轨道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东亚共同体已经成为东亚各国的共同目标。作为第二轨道外交活动平台的“东亚思想库网络”在东亚一体化的进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文章强调“东亚思想库网络”在促进东亚合作的过程中应发挥四项功能,并提出了推动东亚合作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去年4月,我们在这里举行了东亚思想库网络“金融合作工作组”的首次会议,会议开得很好,大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有些建议被吸收在东亚思想库网络向10+3领导人会议提供的报告之中。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东亚思想库网络金融合作第二次会议,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第一,东亚正处在大变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夜;第二,金融是经济的血脉,东亚经济一体化呼唤着加强金融合作;第三,新世纪国际关系中一大趋势是一批发展中国家崛起,而东亚是这一大趋势的主力军。下面,我愿就以上观点作进一步的阐述。一、东亚正处在大变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夜回顾历…  相似文献   

3.
季玲 《外交评论》2011,28(4):69-82
在21世纪初,东亚地区主义进程中兴起了建设"东亚共同体"的讨论热潮,这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东亚地区集体身份的萌芽。由于主流建构主义身份进化理论缺失动力机制,不能合理解释东亚地区集体身份的兴起以及其后的弱化现象。在将行为体的情感施动性带回建构主义研究议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集体身份建构的情感动力机制,并尝试对"东亚共同体"和在区域合作进程中兴起的东亚认同现象提供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4.
东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已经开始。东亚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的需要,亚洲的需要,也是中国的需要。“东亚思想库网络”是“10 3”东亚区域合作机制中第二轨道外交的一个活动平台,是“10 3”东亚国家领导人会议正式认可的学术交流与研究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从亚洲金融危机促使东亚的真正合作开始,东亚共同体经历了设想的提出和实践的推行阶段。由于东亚各国的历史、现实及外部因素,导致东亚共同体的建设出现了曲折缓慢发展的过程。制度建设的缺乏与不完整是导致东亚共同体建设曲折前行的深层根源。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必须从东亚合作健康发展的高度来对东亚共同体建设进行多层级、全方位的制度设计,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东亚共同体建设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6.
魏玲 《外交评论》2007,(2):109-112
由外交学院和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东亚思想库网络金融合作会议”于2007年4月7-8日在上海举行,这是中国认领的东亚思想库网络金融工作组召开的第三次会议,来自中国、东盟9国(文莱缺席)、日本和韩国的专家学者共4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此外还有来自相关主管部门的官员、外国驻沪领馆官员和中外主要媒体记者共约50多人列席会议。  相似文献   

7.
“东亚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安全合作作为基础,其作为东亚合作的长期目标,已由个别意向或政策建议成为各国领导人的共识。然而,在地区意识淡薄、政治互信不足、经济对外依赖的条件下,各方必须超越旧有思维,寻求构建共同的地区意识及价值认同,加强组织建设,避免成员“泛化”,以“10 3”为主渠道推进共同体进程。中国作为东亚的重要成员,应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协调者和建设者,中国应理性处理中日关系,认真反思自身发展,稳步、有效地促进东亚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8.
刘江永 《外交评论》2010,27(2):57-66
未来10年至20年,东亚共同体建设可考虑推动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机制升级,努力把“10+3”建成“东亚核心共同体”。中日韩在加强合作的同时,可与东盟的经济、政治安全、社会文化等三大共同体相呼应,以“10+3”为框架共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东亚经济共同体”、“可持续安全的东亚安全共同体”和“和谐友爱的东亚社会文化共同体”。在这一过程中,要妥善处理中日韩之间的关系、中日韩与东盟的关系、“10+3”与“东亚峰会”之间的关系、美国与东亚共同体的关系,以及东亚共同体建设与借鉴欧洲经验的关系等五大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日是东亚大国,东亚共同体建设离不开中日的主动参与,而中日关系改善的最大希望又在于推动东亚地区合作。东亚共同体建设的进程、体制与前景,在根本上取决于中日合作的快慢与成败。以共建东亚共同体的意识构建中日关系的新基础,是中日关系走出历史阴影、携手走向未来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外交部主办、外交学院东亚研究中心承办的"东亚共同体:前景与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4月21至22日在外交学院召开.来自外交部、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知名学者和官员围绕"东亚共同体"的理论概念、共同体的机制化建设以及中国发挥的作用等5个议题展开了为期两天的深入讨论.外交部王毅副部长到会发表重要讲话.与会学者认为,推进区域一体化是东亚各国的必要选择,我国应该从战略性高度看待东亚区域合作,抓住"东亚共同体"建设提供的有利机遇,在推动东亚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日、韩—东盟自贸区的先后建立,东亚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9年日本前首相鸠山再度提议建立"东亚共同体",该建议引起了东亚各国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虽然东亚各国已认识到"东亚共同体"是未来东亚各国经济合作的必然趋势,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东亚共同体的建立还面临诸多的政治和法律问题。这些问题表明"东亚共同体"的建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12.
苏浩 《外交评论》2004,(4):14-21
随着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启动,东亚国家间逐渐建立起了一系列区域合作机制。目前,东亚合作机制被称为10 3合作机制,它包括东盟10国加中日韩三国的定期首脑会议、东盟分别与这三国的首脑会议、中日韩三国合作、东亚13国的各种部长级会议、湄公河和东北亚次区域的多边合作安排、以及第二轨道的活动。东亚合作机制的建立为东亚国家提供了一个开展合作的平台。东亚合作的日益深化促进了东亚合作机制的逐渐完善和提升,促进了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季玲 《外交评论》2005,(2):48-53
2004年11月29至30日,第八次东盟中日韩13国领导人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了一系列会议.会议确定了东亚合作的发展方向,提升了合作机制;10+1框架下的合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笔者认为2005年的东亚合作将呈现新的局面,并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欧洲一体化对东亚合作的若干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怀普 《外交评论》2005,3(2):42-47
东亚合作目前面临两个突出的、需要在认识上超越的问题:一是如何超越东亚的巨大差异性,从而形成各国对于东亚合作之共同利益的集体认知;二是如何超越传统的国家安全观,从而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安全观和构筑东亚新型国际关系结构。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探讨了欧洲一体化对东亚合作的若干启示,认为全球化推动下的共同利益构成了东亚合作的历史动力,合作安全是实现东亚和平与繁荣的根本途径和保障,而文化因素对东亚合作具有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关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大国因素的同时,应更加关注亚洲因素,关注东亚因素。总体上看,日、韩和东盟等亚洲国家、地区与中国各方面关系的发展情况良好,有助于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同时,也应正视这些国家、地区及相关国际组织与中国之间已经存在和可能存在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和要素。东亚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在各种各样的亚洲区域合作中体现出来。研究中国经济中的东亚因素,对制定符合国家利益的对外政策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后期现代化"是借鉴了东亚国家(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成功经验而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作为20世纪后半叶第四代资本主义国家,即东亚地区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后一个地区之后,该地区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并得以迅猛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东亚国家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即一党执政的开发型权威政府的功能侧重于经济领域。东亚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在中国社会主义后现代化过程中也得以体现。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之一,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的指导下,使国家迅速得以富强起来。在世界列强强压之下重新站起来的中国,正在开辟21世纪的中国时代,使中国人民真正拥有了"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希望和蓝图"。  相似文献   

17.
黄朝翰 《外交评论》2006,48(3):47-57
中国崛起不是孤立的,大部分东亚国家同样取得了骄人的经济业绩。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力倡建立FTA行为已经成了新世纪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虑及FDI的其他决定性因素,流向该地区的FDI之间大多不存在竞争关系,中国并没有对东亚其他经济体的FDI流入造成巨大影响。即使对那些具有潜在竞争性(即出口导向型)FDI而言,中国也能够刺激它们流向其他东盟国家,并同中国在该地区的生产网络形成互补。从地缘因素看,中国崛起以及日本经济复兴使人们重新燃起变21世纪为“太平洋世纪”的希望。中国在谋求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需要同邻国保持更为密切的经济共生关系,整个东亚地区也会从中国经济崛起中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