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即《自新大陆交响曲》,被公认为交响曲中的经典之作,是一部真正让人激情澎湃的作品。它以温柔感人的旋律,恢弘浩大的气势彰显出交响音乐美的意蕴。  相似文献   

2.
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在结构严谨的交响乐创作上,浪漫的法国人不如德国人成绩骄人。但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出现却让人们眼前一亮,也让法国的古典音乐扬眉吐气——他以一曲《幻想交响曲》(Symphonie Fantastique)为世界古典音乐宝库又增添了一朵奇葩!同时,  相似文献   

3.
萧珊 《党政论坛》2009,(6):17-17
刘伯承出生在四川开县张家坝的一户农民家庭,虽自幼家境贫寒,但父母仍克勤克俭,在几个孩子中唯一送他上学读了书。1897年,刚刚五岁的刘伯承,进了本村的私塾读书。由于他聪明、勤奋,读过的《三字经》、《千家文》、《千家诗》,以及《四书》、《五经》和诸子等书一般都能背诵下来,并在书上做了许多圈点和批注,学习成绩十分优异。  相似文献   

4.
崔伟 《学理论》2009,(10):66-67
《永乐大典》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官修类书,成书于永乐六年。保存了明初以前大量的珍贵资料,其中辑录的书籍,往往一字不易,悉按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其保存文献的价值。本文通过对《永乐大典》中所辑录的《茅山续志》进行研究,发现该志的编纂填补了现存关于明代茅山志书记录的空白。同时说明现存《永乐大典》虽为残卷,但仍然有着珍贵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5.
2000年6月19日《学习时报》发表了《落日的辉煌》一文。文章的副标题是《17、18世纪全球变局中的“康乾盛世”》。文章发表后,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作出重要批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国内外几十家报刊先后予以转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十年过去了,在全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中国共产党迎来自己90华诞的今天,重读《落日的辉煌》,倍感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6.
于晓玲 《党政论坛》2011,(14):22-22
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讲《易经》时,说他在孔子的故里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人来孔子家里拜访,孔子的徒弟拦住了他,问他有什么事。那人说:“我想问问先生,一年到底有几季?”孔子的徒弟很不以为然地说:“当然是四季了!这个连小孩子都知道,还用问先生?  相似文献   

7.
魏天样 《理论视野》2008,(12):50-51
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百科全书》撰稿人卢梭,以其说真话和卓越的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而著称于世。他曾坦言:“只有对伟大,对真实,对美好的热爱才能激发起我的才情。”他在撰写《忏悔录》时说,他要“以一种没有先例的真实性来使这本回忆录成为一部无出其右的作品”。该书末尾第—句是“我说的都是真话。”为此,卢梭赢得了世人的称誉。  相似文献   

8.
《孔传》和《郑注》是解释《孝经》的两部重要著作。《孔传》是将人的孝行置于一个复杂的宗族系统中,强调子对父的绝对服从,对孝行的解释极为细致;《郑注》则主要是从学术上理解“孝”,强调父慈子孝的双向关系,其对《孝经》的解释体现出理性特点。《孔传》和《郑注》在文本上的变化体现了两汉时期宗族文化的形成过程,又代表着宗族形成的两种不同模式。以孔、郑为代表的士人在两汉宗族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设计者、参与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蔡西民 《党政论坛》2014,(20):41-41
虽然勃拉姆斯自己并不想成为贝多芬第二,但他还是一直被他的时代期望着能够成为贝多芬的继承人。世人的期望给勃拉姆斯带来巨大的压力,而勃拉姆斯也从不讳避贝多芬和古典主义对自己的影响,并一直要求自己能创作出和人们对他的期望相匹配的交响曲。在精益求精之中,勃拉姆斯前后共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才最终完成"第一交响曲"。第一交响曲起始处的定音鼓,贯穿着第一乐章,这打破黑暗和沉默的鼓声,  相似文献   

10.
余显斌 《各界》2014,(10):55-57
一 钟会老妈名张菖蒲,和林黛玉能够PK的,不但有貌,而且有才,是一位典型的知识女性。张美眉曾读过《孝经》,学习过《左传》《尚书》《礼记》,不然,是没法教自己儿子“四岁授孝经,七岁诵论语,八岁诵诗,十岁诵尚书,十一诵易大学生……”  相似文献   

11.
林韦是一位忠诚于人民的新闻记者,一个毕生追求真相和真理的人。他在前半生中经历了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和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创建,始终是人民日报的重要干部。他成长在人民日报,挫折在人民日报。晚年,他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负责人之一,是在思想领域影响很大的刊物《未定稿》主持人之一。他倾全力支持和推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他的思想光华在晚年放射得更加耀眼夺目。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11,(16):50-51
130年前的那个夏天,《尼伯龙根的指环》(以下简称《指环》)在拜罗伊特全本上演,欧洲的达官显贵都来躬逢其盛。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围绕着《指环》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赞扬者说:“他的语言和音乐一样,诗情浓郁,充满象征含义。”霍普特曼更把这部四联剧说成是一股隐秘的喷泉,  相似文献   

13.
成熟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并不陡峭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李子迟 《党政论坛》2012,(12):40-41
1906年,当少年毛泽东识的字足够他看…些简单的故事书时,他便找来《三国演义》,一有空闲,他就去读。1912年,毛泽东考取长沙市湖南全省高等中学(后改名省立第一中学)。校长符定一认定毛泽东将来定成大器,必须好好栽培,当即拿出《资治通鉴》供毛泽东阅读。毛泽东自此以后经常阅读此书。与此同时,毛泽东还接触到了《三国志》。  相似文献   

15.
自国务院颁布了新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之后,各地政府均据此重新制定或修订了有关城市房屋拆迁的实施办法。据悉,南京市政府也正在组织有关部门对《203号令》进行修改,并积极鼓励公众民主参与这一立法过程。本文作者以自己多年从事房地产法律实务的经验,比较深刻地分析了《203号令》存在的瑕疵,并对如何修改、完善这一规章,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李桂花 《党政论坛》2010,(10):18-19
《“歌德”与“缺德”》的面世,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文艺界各种思想激烈碰撞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当时,由1977年第11期《人民文学》发表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刊登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引发了一场关于“伤痕文学”的争论,  相似文献   

17.
王彦飞 《学理论》2008,(10):71-73
《论语》一书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教育思想,不仅对教师的品德提出了要求,同时对教育的目的、方法、内容等也作了深入的探讨,这对我们现今社会教育的发展、公民整体道德水准的提高以及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均有诸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晓利 《学理论》2009,(12):168-169
“春秋笔法”一般是古代纪史常用的一种方法,由于这种影响,“春秋笔法”在文学作品中也有一定的运用,也能‘通过一两个字达到“寓褒贬,别善恶”的效果。本文主要讲“春秋笔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及其对孝悌、战争、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含蓄讽谏。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04,(2):4-6
几年前,一部名为《被告山杠爷》的电影,在赢得人们广泛好评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法治问题的思考。山杠爷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村主任,他一心为公,敢说敢管,但没想到,他用“游街”的办法教育村里一个不孝的儿媳,却逼出了人命,使自己成了被告。山杠爷“好心”办了坏事,错就错在他  相似文献   

20.
感恩清单     
黄阔登 《学理论》2008,(5):12-12
在小说《鲁宾逊漂流记》中,有一个情节是落难荒岛的鲁宾逊,在面对茫茫大海命运未卜时,做了两张清单,一张列出他所面临的困难,另一张烈出他可以感恩的事。他写下的第一个困难是没有衣服穿,但在感恩的回应清单上,他写下这里的天气暖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