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形成了一个我们党的最高机构,叫中央局,在讨论中央局主要负责人称谓的时候,大家取了一个名字叫书记。为什么叫书记?因为书记是当时最小的官职,它表明这是“无利可图但是光荣的位子”,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就是服务”、  相似文献   

2.
在俺村里、区上,都管我叫“板栗书记”。你瞧,我的另一个身份——东双河镇板栗冷藏协会会长.今年,我这个“板栗书记”,刚经历了一次“转型”。  相似文献   

3.
“三脸书记”闫具峰韩胜利国家煤炭系统劳动模范、省优秀企业家,崇信县赤城乡煤矿党支部书记、矿长闫具峰,在工作中坚持“笑脸待群众,板脸讲原则,翻脸刹歪风”的工作作风,因而,人们都叫他“三脸书记”。笑脸待群众今年40余岁的闫具峰是1988年担任副矿长,次年...  相似文献   

4.
最近,广元市利州区两位“落后书记”的建房问题受到区内群众普遍关注,一位是三次把自己的宅基地让给群众的金洞乡龙洞村党支部书记王定金,另一位是成天忙着为群众改水改路的回龙河街道学工村党支部书记王行忠。截至目前,他们都没有把自家的房屋建好,尤其是王定金,现在连宅基地的基础都还未完成。如果按照灾后重建的任务来判定,他们是理所当然的“落后书记”。然而,群众都亲切地叫他们“让支书”。  相似文献   

5.
“刘三姐来了,中午没休息啊!”不论是走在田间地头,还是来到企业、农家,所到之处,乡亲们都热情地跟内江市威远县两河镇相合村党支部书记刘阳英打若招呼。当记者问及为什么喊刘三姐时,乡亲们笑着说:“刘三姐在家排行老三,我们从来不喊她书记,都喊她三姐,因为这样叫着亲切。”一声“刘三姐”,道小了百姓由衷的拥戴。  相似文献   

6.
覃章梅  赵西敏 《党课》2013,(13):65-67
他叫冯世义,现为河南油田五一社区五一村第六党支部书记。现年71岁的他,助人为乐坚持做了50年好事,被誉为“油田活雷锋”。他说:“多为社会做奉献,我就觉得心里踏实!”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们采访了农安县合隆镇谷家岭村党支部书记李生。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20多年来,带领群众苦干实一F,走出了一条靠科技致富的道路。他多次被评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在采访中,李生侃侃而谈,我们稍加整理,就成了这篇“老生”长谈── 你们问我,全村搞农业机械化出了名,农民都富了,我咋还这身打扮? 你们不知道哇,俺开了多年的拖拉机,这顶前进帽和这身土腥气,这辈子是摘不下去了。 要不,我咋常和老少爷们说,别老叫我李书记,都是这块地上土生土长的,还是叫我老李吧。可那天不知谁叫走了嘴,喊我“老生”,我…  相似文献   

8.
“什么叫书记?就是自己说了算;既然是书记,凡事都要自己点个头。”这是吉林市原副市长于国华在任时坚持的“道理”。能干,也能收钱 于国华归案后曾对检察官说:“我确实能干,而且也能敛财。”1997年8月,37岁的于国华被任命为吉林省东部的磐石市市委书记。5年后又到桦句市担任市委书记,据坊间反映,  相似文献   

9.
有的干部是“这个真没有”干部,挣工资干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求有功,但求不做;有的干部属于“这个可以有”干部,也叫“陀螺型”干部,“被动工作”干部。而锡尼镇育才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斯庆花要做的是“真有”干部,真有担当,真有本领……  相似文献   

10.
邓平寿 《当代党员》2006,(12):60-60
《当代党员》编辑部:我叫邓平寿,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曾光荣地成为贵刊2005年第4期“封面故事”《一股劲一种情一个梦》里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11.
搁浅的人生     
东丰县红石乡红郎头村有一位“资深”的老支书,他叫杜学荣,今年52岁。他于1969年入党,1974年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直到去年年底,因酗酒摔断了小腿骨而无法“组阁”,不得不辞职。他在任24年,从让人称赞的“标兵”蜕变成了让人唾骂的“败家子”。懒于修身导致蜕变杜学荣年轻时“根红苗壮”,担任红郎头村党支部书记时才28岁,是全县当时最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头几年他干得真不错,带领全村父老乡亲战天斗地,改良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无论于什么他都“要个样”、“争个先”,结果两年就使红郎头村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五年就甩…  相似文献   

12.
我叫罗福明,是新津县安西镇党委书记。我是2000年9月23日,从新津邓双镇的镇长调到安西镇担任党委书记的。到安西工作还不到两年时间,农民朋友就把我的名字喊成了“罗富民”,说我是“富民书记”,这是咋回事呢?下面,我就把自己在农村工作的体会和心里话摆一摆。我是农民的儿子,是新津的首批知青,在农村基层工作了30多年,先后在5个乡镇担任过企办室主任、副乡(镇)长、  相似文献   

13.
《天津支部生活》2013,(6):44-45
我叫张婧祎,是蓟县罗庄子镇杨家峪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2011年大学毕业后,我没有像村里其他孩子那样千方百计地留在大城市,而是以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回到了罗庄子镇,担任起杨家峪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的职务。有人说我傻,我只是微笑着回答:  相似文献   

14.
老百姓的“老彭”──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朔城区委书记彭世先谭雄不管走到哪儿,老百姓那一声声情真意切的"老彭",最让人感动,这位被老百姓称作"老彭"的长者,就是以勤政爱民著称的"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朔城区委书记彭世先同志。党叫我到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  相似文献   

15.
1953年2月,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安庆市后,乘“洛阳号”军舰驶往芜湖。途中,与陪同他的中共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等人聊天时,他突然问傅大章:“安徽有一位叫光升的老先生还在不在?在武汉革命政府时,我和他共过事。”“在啊!就在安庆。”很快,有关方面便安排毛泽东与之见面。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2,(1):6-6
机关里有“大书记”,就是部门党组(党委)书记;有“小书记”,就是机关党委书记或常务副书记。机关党建要“抓书记、书记抓”,关键是大小书记怎么做到同频共振。“大书记”的责任主要是“干好事、带好人”,“小书记”的责任主要也是“带好人、干好事”。两者干的是一回事,只不过重点不一样。作为部门党组(党委)书记,首先得把事业干好,同时也要把队伍带好。不把事业干好,就是失职失责,你就得下台;  相似文献   

17.
刘光信 《党课》2014,(17):65-67
在社区这个大家庭里,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把社区的大事小情理得清清爽爽,把群众的事办得实实在在。社区里的长辈们叫她“小友凤”、干部称她“老二姐”、群众赞她“好支书”。她就是云南省会泽县迤车镇索桥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全国“巾帼科技致富女能人”、全国及云南省“妇女双学双比先进女能人”、云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陈友凤。  相似文献   

18.
我们双丰村过去叫“双庙”,是长春市郊西新乡的一个村,大家企盼风调雨顺,粮菜双丰收,就改叫了“双丰”。10年来,我们村由过去负债600多万元的穷村,变成了两个文明双丰收的‘叫、康建设示范村”,近3年村集体经济上缴利税居长春市第1名,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了5000元以上,还被中央精神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党总支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成绩的取得,当然不是我崔责这党总支书记一人干的,靠的是同心同德开拓进取的党总支班子和7000多村民的共同奋斗。我们村党总支班子从1990年起,3次换届都以98%以上的得票连…  相似文献   

19.
有句俗话叫“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可要叫两万五千多口人都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那也不是件容易事。宝坻区新开口镇,是个下辖22个村、人均一亩三分地的农业镇,过去稳定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而如今,这里村容村貌整齐,农民心齐气顺,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繁荣景象。是什么原因使这个曾经远近闻名的“问题镇”,短短几年时间竟变成了“富裕镇”呢?前不久,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该镇党委书记付连春。  相似文献   

20.
《天津支部生活》2013,(5):50-50
我叫韩晓鑫,2011年7月被分配到静海县静海镇六街村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转眼间,在“村官”岗位上我已经工作了近两年,六街村已经由陌生的地理名词变成了我最熟悉、离不开的“家”,我也由一名刚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党的基层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