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生活中,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究竟是社会主义道德还是共产主义道德,争论不一。一种观点认为,只能提倡和实行社会主义道德;另一种观点则主张,应当提倡和实行共产主义道德。这两种观点都是值得研究的。我们应当从我国现实的经济政治关系实际出发,并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实事求是地研究这个问题。社会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道德在一定社会阶段上的人际关系中,究竟是何种历史类型的道德起主要调节作用,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恩格斯说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社会主义阶段的表现形式。因此它的道德体系仍然是共产主义的道德体系,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这种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反映。由于社会主义实行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使这三者的利益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得到了统一。  相似文献   

3.
研究社会的道德风貌,探讨道德发展的规律性,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境界,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方面。在社会主义现阶段,尽管共产主义道德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道德堕落的现象。正确地认识这种道德堕落的可能性,有的放矢地做好社会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摘     
第一,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这能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达到高度发展的水平;保证其正确发展的方向;促进现阶段各项社会主义原则和政策得以充分和正确地贯彻。对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精神病毒,要用共产主义思想去战而胜之。第二,具有全社会的一致性。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按劳分配原则,人们之间新型关系的形成,全体人民所处的主人公地位,使人们能够共同创造和分享高度文明所带来的“共同果实”,从而表现出全社会的共同愿望和利益的根本一致。第三,两种文明能真正实现“互为条件、互为目的”。我国现在生产关  相似文献   

5.
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把我国道德建设水平较低和公民的道德素质不高的问题单纯地看成是国家道德宣传和教育工作不到位造成的是不科学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利益及形成合理的利益关系是道德建设的根本所在.现阶段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实现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利益合理化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个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略论社会主义法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关系王兴和社会主义法与共产主义道德都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它们分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是调整社会关系与人们行为的主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产物,是履行调节人们行为职能的一种社会法规。 道德遗产是历史的道德现象。在新的社会形态中,历史上的伦理思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新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评价道德遗产,扬弃其历史上的伦理思想,摈弃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树立共产主义道德,造就共产主义新人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个勤劳、朴质、善良的民族。侗族的道德现象,自古而来都受到人们的称赞。在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中,通过对侗族的道德遗产的批判继承,使广大侗族人民在意识形态上文明进步,促进侗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宝立 《前沿》2006,2(12):10-12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主要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与道德相统一、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基础上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兼顾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义利观;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效益与公平并重的公平观以及对党员干部道德先进性和群众道德要求的广泛性相结合的道德评价标准。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对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道德协调发展,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们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产主义道德原则、规范在社会主义阶段职业行为和职业关系中的特殊表现。人民警察作为一种社会职业,有其独特的职业道德。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些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今年二月初,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集体代表会议上,教育部曾德林副部长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德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学生,使他们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觉悟,树立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里所说的就是要解决人们的世界观和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问题。理想,就是人们对于未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法律的概念,了解法律和道德的关系,知道我国现行法律的概况,为以后各课教学打好基础,树立共产主义道德,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重点:法律的概念、社会主义法律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关系。难点是法律的概念。三、教学时间: 5课时。  相似文献   

12.
王海 《传承》2008,(10):54-55
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把我国道德建设水平较低和公民的道德素质不高的问题单纯地看成是国家道德宣传和教育工作不到位造成的是不科学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利益及形成合理的利益关系是道德建设的根本所在。现阶段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实现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利益合理化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个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重建新时期社会道德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道德信仰的重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人们传统的道德信仰正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在新的道德信仰逐渐形成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道德混乱局面。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高级领导干部也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做出了不可告人的伤天害理之事,被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精神自律和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我们坚信共产主义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状态。正因为如此,它才能成为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奋斗的目标。但是,这种社会理想又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 在我国社会的历史发展中,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极不发达。这种客观存在造成了人们对商品经济存在着极不正确的看法,把发展商品经济同共产主义道德对立起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是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机联系起来的好形式。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大公无私,为社会多作贡献。这种美德,作为观念形态,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需要经过社会主义的长期发展作准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由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的。共产党的先进性就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优势和特质。党的十六大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其中关于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和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三种角色的定位,是对共产党员优势和特质的高度概括和科学阐释,构成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核心内容。一、共产党员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有共产…  相似文献   

16.
<正>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模式,我国道德建设成效不大,存在一些严重问题。一曰随意性。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把计划经济与产品经济等同起来,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搞产品经济的社会,因而在道德建设时,不是按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去进行,而是依据产品经济的要求去进行,这就未能遵循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规律进行道德建设。二曰超前性。没有弄清楚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社会在道德建设方面的区别,企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广泛推行共产主义道德,超出了人民群众的  相似文献   

17.
劳动是人的基本社会属性。然而,在阶级社会中,表现出强烈阶级对抗性的劳动却从实践上被放置于道德评价之外。社会主义社会第一次真正解释了劳动的共产主义道德内涵,并指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道德的心理取向和物质取向的统一性。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道德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诚实劳动、劳动致富、致富思源。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原则曲明哲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它是处理个人和集体关系的根本准则,它能统帅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一切规范和范畴,贯穿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发展的始终。但是,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产生、形成和...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修养》前言中说:加强思想修养,“主要就是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又说: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是共产主义理想。”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同各种敌对、腐朽和落后的势力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同时,它继承了历史上劳动人民的优良道德传统并把它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因此,了解共产主义道德的产生,对于处理好各课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什么是精神文明?简单说来,精神文明就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自身精神活动的成果,它具体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要使共产主义思想在人们中间得到广泛普及和提高,使得全社会的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高度繁荣。党中央把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提高到关系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的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