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支柱性命题。邓小平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的使命就是实现对政治解放的超越,尤其是追寻当代中国超越政治解放的特殊路径。把握邓小平政治理论的主旨,要明确在当代世界,政治解放并没有造就历史的终结,政治社会并没有在形式平等中“热寂”。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利用政治解放的文明成果积累超越政治解放的社会历史条件,使邓小平的政治理论应运而生并开始了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史上的一次范式创新。  相似文献   

2.
女性美的标准往往是以男性为主导的,女性对自己身体的改造加工是以男性的标准来展开的,女性处于被改造、被观看的位置,美女标准的特征实际上成为女性解放道路上的羁绊.女性美的实现依赖于女性自身自我意识的觉醒,女性应跳出男权审美文化的陷阱,实现真正的女性自主与解放.  相似文献   

3.
从女性妆饰的变迁看民国初年的女性解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伴随着欧风美雨的冲刷和民族解放浪潮的涌动,我国社会进入了新旧交替文明嬗变的重要历史时期,传统的等级贵贱、性别尊卑的陈规陋俗开始遭到扬弃和荡涤,相延数千年的女性妆饰也发生了深刻的变迁.女性妆饰的变迁,为我们留下了解读过渡时代女性心理解放历程的珍贵记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以文章《论犹太人问题》对鲍威尔的关于犹太人解放的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批判。他指出鲍威尔的问题在于未能明确区分宗教解放、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这三个概念。马克思沿袭鲍威尔的思路,从犹太人的解放问题入手,分析了三个解放概念的所指以及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最终形成了他对人类终极解放的唯物主义解释。  相似文献   

5.
在解放西藏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根据西藏的现实情况,拟定和平解放西藏的条件,大力开展政治争取工作,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击了阻碍和平解放西藏的中外反动势力,最终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西藏的和平解放是中共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上海解放60周年之际.本文在体悟并认同有关上海解放与中国解放之深远历史意义和巨大现实意义的同时,从叙事史的价值取向出发,深入探悉60年来主流意识形态对“解放”的不同建构,以及这种不同的“文本”对中国民主党派、中国公民乃至中国命运的深刻影响;读解当下“解放叙事”之符合时代潮流的多元性特征;揭示这一特征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健康发展的价值所在;展望作为参政党的中国民主党派应如何珍惜来之不易的“话语权力”。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贡献自身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是对现时代的理论反思,必须直面"当代的普遍问题"。在现代社会,"资本——劳动"的二元框架构成最深层的社会结构决定力量。资产阶级国家的全部职能在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实现资本增殖,在于处理"劳动与资本的斗争"。以资产阶级国家为外在表现形式的政治解放,其实质不过是实现了的资本解放。共产主义理想要实现的人的解放,就是劳动解放。如何在现代性视阈中理解马克思提出的劳动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直面"当代的普遍问题"的时代性课题。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设想并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而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的动态的过程。它以现实的人为起点,经历了"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性"——"自由个性"三个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发展的阶段,其中,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作为人的解放的物质基础,以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作为人的解放的依靠力量,最终通过政治解放、经济解放、劳动解放和个性解放多维度地展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个性解放和确立主体人格是马克思主义者永恒追求的人生目标,是每个社会主义国家永恒的历史课题.如何尽快的实现人的真正解放,是邓小平人学思想的价值取向.通过思想和行动的双重解放,秉承自由、民主、发展的价值诉求,逐步实现人的全面解放.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女性是政治的绝缘体。在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如何动员占总人口半数左右的农村妇女参与革命是个难点。本文运用政治动员的视角来梳理共产党动员农村妇女参加革命的社会背景与方法路径:将女性解放与政治解放相结合,一方面使前者依附于后者,另一方面,女性解放并非处于完全被动的局面,二者之间形成的良性互动使农村妇女的革命动员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建立在对人的科学认识和对资本主义深刻批判基础上的,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它们又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自由发展比全面发展更重要。因此,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讲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世纪 ,为适应不断提高统一战线两支干部队伍素质的要求 ,社会主义学院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大力推进以教学改革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和发展 ,努力提高社院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提出了人的解放的含义、意义和条件;认为人的解放是人性的解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人的解放需要生产力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人的解放是一个过程,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特征;改革是为人的解放创造条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女性报刊与妇女解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是中国女性期刊产生的一个重要时期,一批杰出的女报刊工作者的涌现,标志着觉醒了的中国妇女自身解放运动已达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在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进程中,女性报刊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先进的知识女性利用报刊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对广大妇女的压迫,探讨有关妇女解放的诸多问题,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回顾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似乎从未重视过个性解放问题,因为在新文化运动以前,中国思想家没有提出过"个性"或"个性解放"的概念.但是,打开尘封的中国历代思想典籍,我们会发现其中也涵盖过大量关于个性解放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期间,除了接受西方政治学说外,也受到了西方女权学说的影响,他以<清议报>为宣传阵地,翻译并刊载了一些关于女权问题的文章,将维新时期男女"身体上、精神上平等"的主张初步上升到了"男女平权"的女权理论,这对以后女权思想的产生和女权运动的开展具有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17.
妇女平等地参加社会劳动,是男女平等的重要标志和根本途径,也是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我国妇女平等地参加社会劳动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好,需要我们采取措施,促进妇女平等地参加社会劳动,保障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实际的操作方式和践行过程,妇女解放途径必然需要适应于一定的环境、服务于一定的目标,而在二元对立思维引导下的构建,只会使其自身走入困境。因而,追溯妇女解放问题之产生根源,实施定位于人的视角的教育,促进女性介入社会主流领域以及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才是其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实现中国妇女解放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国妇女解放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实践“三个代表”是中国妇女解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