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青岛是全国率先实施“名牌战略”,最早开展创名优产品活动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培育出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名牌,成为我国名牌产品和企业集中最多的城市之一。目前名牌战略已经成功地向服务业、机关事业单位推进和延伸,实现了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和点线面的结合,形成了青岛名牌现  相似文献   

2.
品牌延伸是一柄双刃剑,既有许多企业因采取这一策略而蓬勃发展,也有许多企业因之而落入“陷阱”,不可自拔。企业在实施品牌延伸策略时,如何规避风险、跨越陷阱?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声誉日益成为一种巨大的潜在竞争优势。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市场份额,许多企业采用品牌延伸策略,利用成功品牌的声誉,来推出改进型产品或全新产品。一项针对美国超级市场快速流通商品的研究显示,过去10年来的成功品牌(指年销售额超过 1500万美元),有2/3属于延伸品牌,而不是新上市品牌,品牌延伸已成为西方国家企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政策》2008,(4):F0003-F0003
近十年来,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机械厂始终坚持把“铸精品、创名牌”作为立身之本和发展之源,持之以恒地实施品牌战略。“四机”牌钻(修)井机、固井水泥车和高压管汇件三项主导产品均在“湖北精品名牌”榜上有名。“石油四机”品牌被认定为2006年世界市场中国石油机械行业“十大年度品牌”。“四机”牌石油钻机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成为国内石油机械制造行业第一批问鼎“中国名牌”的产品。  相似文献   

4.
在第99届广交会上,东盟各国的采购商明显比往届多了许多。国内企业、中国品牌代理商和经销商前来采购和洽谈。—位马来西亚华人采购商对记者说,目前,五粮液、同仁堂乌鸡白凤丸、云南白药等数十种中国名牌产品在东盟市场十分畅销,像他这样的中国产品代理商、经销商在东盟各国越来越多,大家都十分积极而主动地将中国企业或名牌“引回去”  相似文献   

5.
《今日浙江》2006,(5):66-66,F0003
近年来,诸壁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围绕打造“品牌强市”目标,从名牌培育、提质和示范这三个重点环节入手,把实施“质量兴业”,打造“品牌强市”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实施名牌战略初显成效,为进一步推动诸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实现“率先发展,富民强市”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迄今,全市已拥有16只国家级品牌(其中中国名牌产品13只,中国驰名商标3只),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品牌4只,国家免检产品12只,省级品牌112只。以2004年为例,品牌产品的年总产值达325.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近40%,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达到323.6亿元和35.6亿元。构筑“品牌强市”的良好环境营造浓厚舆论环境。多次召开全市“质量兴业,品牌强企”工作专题会议,凸显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在新闻媒体和政府网站开设名牌专栏、播放电视专题片、编发“质量兴业,名牌强企”专刊;组织浙江名牌以上企业向全社会发出“质量兴业.品牌强企”倡仪书。在“质量月”活动期间,组织全市各级名牌企业和优质产品进行上街宣传,对四级名牌企业和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先进个人进行登报表彰。利用博览会、质量月和“科普节”等重要节会和活动.宣传、推介诸暨的名牌产品,充分展示诸暨市名牌产品的整体形象,提高全社会对名牌产品的关注度。邀请有关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共同参与“市长质量奖”等评价活动,使创牌变成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参与,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建立优良政策环境。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全面实施质量兴业工作的意见》、《关于打造品牌强市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企业创强争先奖励政策意见》和《诸暨市重点区域品牌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把名牌培育、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列入全市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规划。将创牌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要点以及镇乡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加大政策奖励力度,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奖励30万元,对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浙江名牌产品的企业分别奖励5万元。从2005年开始率先在全省实施“市长质量奖”制度,印发《诸暨市市长质量奖考核实施办法》,对追求和实现卓越经营绩效的企业授予最高质量荣誉奖。打造优质服务环境。成立质量兴业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建立由相关经济综合管理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参加的质量兴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根据块状特色产品和重点工农业产品分布和发展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名牌培育发展规划,使品牌培育、发展有计划,有重点,逐年推动一批骨干企业争创各级名牌产品,提高创牌成功率。健全名牌产品跟踪管理制度,建立名牌产品档案,掌握各级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动态,促使名牌企业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健全基层技术机构,先后建立轻纺、机械和珍珠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技术机构升格为省级行业产品检测检验中心;健全企业质量信誉等级评价制度,促使企业不断捉高产品质量和信誉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名牌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这表明我国纤济已步入质量竞争和品牌竞争的阶段品牌是产品整体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产品创优工作当作促进企业发展的一条主要策略,实际上就是树立名牌意识。建筑名牌既是建筑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建筑业的形象。名牌代表着品质优良.在选择施工企业或承包商时,业主首选目标是能够生产优质产品的名牌企业。因此.建筑企业争创名牌,大大有承揽建筑工程,对企业生存、发展,增强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树建筑名牌,是“两个转变”的结果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外国大企业的名牌产品纷纷进入国门并抢占市场,面对这些实力雄厚、科技先进、管理成功的外国企业,中国的民族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竞争的形势和特点要求中国的企业必须实施名牌战略,必须加快发展自己的名牌。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名牌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产品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品牌已不仅仅是一个商品的标签,它已经人格化了,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它是一个产品的总体印象,这个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磨灭。所以品牌的价值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金融世界》1995年评出的全球十大驰名商标及其估…  相似文献   

8.
试论培育名牌产品的四项战略要素杨宝三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讲话中曾经把“好产品”作为搞好国有企业的“三要有”(即要有好班子、要有好机制、要有好产品)之一,提了出来。企业要有好产品,就必须培育自己的名牌产品。名牌作为一种驰名商标,是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     
农产品也要创名牌目前,自治区已有73家企业的85个产品被评为新疆名牌产品,逐渐形成了一个名牌群体。但是在这些名牌榜上,农产品名牌却为数不多。名牌产品,就是指形成了稳定的质量指标,赢得了消费者信任,在消费者中有较高知名度的产品,是产品走向市场的通行证,不仅是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有效手段,也是优质产品最终实现优质优价、提高也较效益的有效举指。目前,农产品注册的品牌少,知名的品牌更少。随着市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商品越来越高,农产品树品牌创名牌已成为农业增效农工增收的一种必然选择。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成为我们农业产业化和调整农业结构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一些世界名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如何迎接这种新的竞争,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本文结合我国企业在发展名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名牌发展策略,以期对企业发展能有所帮助。一、中国企业发展名牌产品存在的题(一)不注重创造自己的名牌当前中国一些企业认为品牌无所i胃,用谁的都一样,只要能挣钱就可以。在“百事可乐”、“柯达”、“松下”等一大批洋货长驱直入中国市场,国产商品不堪匹敌之后,不少企业又开始选择使用外方名牌商标。中国饮料曾有所谓八大名牌,健力宝、岭山、北冰洋、山海关等,现在已经…  相似文献   

11.
张莲莲 《前进》2000,(9):18-21
名牌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实力的象征,是一个地区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而山西至今尚未培育出能在市场上叱咤风云的全国性名牌以及国际名牌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中国即将加入WTO,在国内外名牌对山西实施“围追堵截”的环境下,山西如何才能突破重围?  一、山西实施名牌战略的制约因素  1.山西名牌太少  山西知名度较高,可与外埠产品一争高低的只有汾酒、老陈醋、海棠洗衣机等。名牌产品在工业产品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仅形成了汾酒、奇强、东湖牌老陈醋、澳瑞特为代表的省内10大名牌产品群体,而其中只有汾酒公司的“杏花村”商标…  相似文献   

12.
名牌产品是民族工业的精华,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进入九十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迅速发展和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企业开始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开放过程中外国名牌的涌入,使我国的名牌受到了巨大冲击。如何创立和保护我国的名牌,应当引起各级政府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从分析名牌的战略意义入手,结合我国名牌成长的实际,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名牌的创立与保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名牌的战略意义名牌,也就是驰名的品牌。品牌是一种商品的牌名、标志和商标的名称,是区别不同企业的商品和商品质量的标志和象征。…  相似文献   

13.
翟素芬 《今日浙江》2006,(17):25-26
建设“品牌大省”,是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决策。自上世纪90年代初,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名牌战略以来,名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省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39个,国家免检产品325个,均位居全国第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7个;浙江名牌产品总数发展到1039个,其中,工业产品819个,农业产品215个,传统特色文化产品5个。我省品牌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2.12%,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53个百分点。近…  相似文献   

14.
商标是企业产品的特定标志,信誉的象征,它是打开市场的“金钥匙”,也是企业的知识产权,更是一种无形资产。当人们的消费观念已从过去的“拣廉购便”转向“认牌购买”时,“名牌效应”已成为人们的消费热点,成为商标的一种价值体现。 几年前,广州肥皂厂生产的“洁花”牌洗发香波,是全国风靡一时的名牌产品。后来搞合资,该厂把“洁花”商标作价500万元与外商合资成立了宝洁洗涤用品公司,“洁花”便被打入冷宫,外商竭  相似文献   

15.
一座城市,犹如一家企业、一种产品,也必须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实行整体经营。只有变过去单纯建设城市为“经营城市”,将城市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来经营,才能使城市在经营中增值,在经营中发展,在经营中振兴。在我国加速城市化进程的今天,大连“经营城市”的成功经验颇值得借鉴。  一、经营城市要树立品牌意识,发挥名牌效应。“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城市品牌是由许多综合性的因素所构成,是一个系统 ,这个系统中包括若干子系统。例如:工农业系统中的名牌企业、名牌产品、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等;商贸系统的国…  相似文献   

16.
李丽 《群众》2011,(1):31-31
芜湖市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全力培育“创新芜湖”,打造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代名词奇瑞以及海螺型材、方特世界等一批名牌企业和产品。  相似文献   

17.
苏北 《人大论坛》2008,(7):38-39
近年来,各类“排行榜”风行九州,迅速覆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奇不有,令人瞠目…… 最早进入国人视野的,首先是世界500强、世界名牌,其次是中国500强、中国名牌、中国品牌、省级和市级名优产品排名,而花钱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的产品,居然也在产品外包装印上“央视上榜品牌”字样,作为商品形象“广而告之”。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与国际名牌曹洁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九十年代,正向国际化、区域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高度一体化的今天,一个国家名牌产品尤其是国际名牌产品的数量是其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参照物。纵观当代国际市场的商战,知名品牌正成为一个国家产品打开别国市...  相似文献   

19.
国家质栓总局授予宾阳县的“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县”称号,既是对该县在质量工作方面的肯定,更是为“宾阳制造”产品正名、让近百万宾阳人民扬眉吐气的殊荣。2003年,宾阳县率先在全区提出并实施质量兴县战略,提出以打追“宾阳制造”品牌、树立“诚信宾阳”形象为主题的质量兴县活动。经过近三年的努力,该县的质量兴县战略取得了初步成效,扭转了社会上时宾阳产品的偏见,也打造了一批“宾阳制造”品牌。目前,全县已有两家企业的8个单元产品获国家免检资格,拥有广西名牌产品8个、广西优质产品3个、广西著名商标6件,名牌、名标的拥有量在…  相似文献   

20.
企业创驰名商标的几个误区误区之一,认为名牌就是高质高价。的确,有不少名牌产品如奔驰、劳力士等,是高质高价产品,是富有地位的象征,但就目前我国企业的现实情况和消费实际而言,应将精力放在创立面向大众消费的名牌产品上。误区之二,认为名牌可以一劳永逸。名牌产品可能一时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但由于消费者的需求趣味会改变,新技术的产生,替代品的出现等,都可能对名牌产品构成威胁,必须居安思危,不断创新,才能使名牌立于不败之地。误区之三,认为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是政府部门的事,企业无能为力。当前,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