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珠江三角洲的战略规划要以实现经济国际化为纲──访著名经济学家王琢教授本刊记者余乐芳记者:1994年,围绕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统一规划问题,大家展开了热烈讨论。听说您在广东工作已三十多年了,算得上一位岭南新客家。今天,特来打扰,请您就珠三角经济区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2.
领会精神稳步落实———访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卓元□本刊记者李庆华余昌淼当前,学习、宣传、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在全国各地已形成高潮。张卓元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强调,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先领会其精神实质,而不是忙于动作,应当在吃透...  相似文献   

3.
市场化:国有经济的改革之路──著名青年经济学家魏杰教授访谈录本刊特约记者韩月香博士“八五”计划已圆满完成,“九五”宏图即将展开。最近,记者就“九五”期间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中的重大问题采访了享有“京城四少”之一盛名的著名青年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主...  相似文献   

4.
让劳动者成为有产者———王珏教授谈国企改革问题本刊记者李沁生四年前,本刊记者曾就国企改革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王珏教授。王先生关于国企“一个主体”(公有制)、“二类企业”(特殊性、垄断性、非赢利性企业与一般性、竞争性、赢利性企业)、“三个步骤”(清产核资...  相似文献   

5.
(前一数字是期数,后一数字是页码)—————————————————————权威访谈1.3本刊记者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2.3本刊记者新世纪初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趋势———访中联部研究室主任裘援平同志4.3本刊记者我国农村存在问题的诊断与分析———访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会长陆学艺教授5.3本刊记者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发挥政府作用———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6.3本刊记者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实践特点———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  相似文献   

6.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著名经济学家董辅教授接受本刊记者李庆华、刘鹏专访,鲜明地指出:  相似文献   

7.
京九经济增长带的开发与广东经济发展新优势──访河源市副市长廖曙辉教授本刊记者余乐芳举世瞩目的京九铁路将于今年年底全线铺通。如何开发京九沿线的资源和市场,并将京九沿线建设成为中国经济的新的增长带?这是国内外人士十分关心的问题。就广东而言,京九经济增长带...  相似文献   

8.
东方社会形态学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访著名史学家吴泽教授本刊记者秦维宪鸡年岁末,华东师大小礼堂内一片喜庆气氛,这儿正在庆贺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吴泽教授治学、从教60周年暨80华诞。会后,记者轻轻地叩开了吴先生在丽娃河畔的信然斋,寒喧过后,记者...  相似文献   

9.
金秋10月的香山,以红叶为媒招游客。在由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和德国诺曼基金会联合召开的“中国企业改革与现代企业制度研讨会”上,本刊记者采访了这位年高7旬仍异常活跃在经济论坛的资深经济学家宋养琰教授。  相似文献   

10.
《人权》2008,(6)
●高层论坛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权利——访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申知非本刊记者1/2资本主义扼杀民主卜问1/9深化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促进人权保障事业发展——访最高人民检察院王振川副检察长本刊记者2/2西方民主日薄西山卜问2/6共同促进世界人权事业王晨3/2中国特  相似文献   

11.
日前,在国管局中央国家机关后勤干部培训中心举办的“机关事务大讲堂——经济学家系列谈”讲座上,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就“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形势与未来发展前景”作了演讲,详细阐释了中国与欧美经济新常态的不同之处,并指出要正确认识“新常态”,促进中国经济更好发展.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林毅夫指出,我国经济“新常态”指的是增长速度的变化,要保持一个合理的增长速度,就是经济增长的中高速.  相似文献   

12.
今年初,本刊记者就1995年中国经济走势预测采访了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系列《经济兰皮书》的副主编刘树成教授。一年来的经济运行态势,实际地验证了这位计量经济学家对95年经济走势的变动方向的把握上的准确性。95年即将过去,96年我国经济又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这是时下许多人所关心和思考的问题。为此,本刊记者又采访了中国社科院刘树成教授。  相似文献   

13.
2000年,新世纪的第一年,中国经济工作面临什么问题,如何解决,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著名经济学家魏杰教授近日在武汉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市场经济讲坛上做了“近阶段中国经济走势“的报告,回答了人们关注的问题,他的精辟见解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本刊记者参加了这次报告会,现将他的部分观点整理发表。  相似文献   

14.
2000年,新世纪的第一年,中国经济工作面临什么问题,如何解决,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著名经济学家魏杰教授近日在武汉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市场经济讲坛上做了“近阶段中国经济走势“的报告,回答了人们关注的问题,他的精辟见解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本刊记者参加了这次报告会,现将他的部分观点整理发表。  相似文献   

15.
《人权》2007,(6)
高层论坛蒋正华:共建“人人享有人权”的和谐世界/蒋正华1/2蔡武:中国人权事业必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蔡武1/4促进人权发展共建和谐世界/周觉1/6关于和谐与斗争/朱穆之2/2叶小文:世界和谐需要宗教对话/叶小文2/4保障人民劳动权益促进社会和谐—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本刊记者3/2发挥民政重要基础作用维护和发展人民合法权益—访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本刊记者4/2建立长效机制保护农民工权益—访于幼军同志/本刊记者王水霞5/2推进食品药品科学监管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本刊记者5/8罗豪才:以十七…  相似文献   

16.
面对当前我国不少国有企业身陷困境、步履艰难的状况,有人因此把国有经济视为包袱而主张遗弃,而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周叔莲先生对这一问题却有独特见解。请看本刊记者阎文学从北京发来的专访“国有经济:能否带动中国的经济快车”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的党的建设前景展望──“七一”前夕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室务委员石仲泉教授本刊记者殷真,刘荣荣历史交错发展: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有时也会成为失败之母党的历史,从诞生至今已经75年了。“人生七十古来稀。”但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尤其是对于以实现共产主...  相似文献   

18.
建设企业道德伦理塑造“法人人格”形象——朱贻庭教授访谈录本刊记者谋中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如何判断它的价值?如何规范它的行为?如何体现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统一?听说专门从事企业伦理研究的上海伦理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朱贻庭教授和上海电度...  相似文献   

19.
“九五”时期是经济体制转轨、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时期,是加快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时期。国有企业的改革,在“九五”期间将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加快改革力度。为此,本刊记者在北京访问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吴敬琏首先谈到,1993年11月举行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改变过去15年中国经济改革中对国有企业采取的“放权让利”的改革模式,把工作的重点转到企业制度创新方面来。对于大中型国有企业,则是用以公司制为基本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取代现有的国有国营、政府直…  相似文献   

20.
1995年10月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研究中心经济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南北私营企业家对话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曾经对我国个体私营经济作过十余年研究的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戴园晨教授,就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坎坷和存在的种种担心问题作了专题报告。本刊记者与会并作了录音、整理,予以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