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实现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本文针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文章主题。  相似文献   

3.
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实现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本文针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文章主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产品的日益丰富、农民温饱问题的解决、短缺经济时代的结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则相对显得滞后,而农村劳动力与农村土地承载能力的不协调,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重要工作,也是衡量党的基层领导干部执政能力高低的标准之一。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大量事实证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三带回”的好效果:带回了资金,带回了“真经”,带回了脑…  相似文献   

5.
农民增收问题是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国家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现阶段非农产业和农村市场成为农民除第一产业之外的收入增长点,政府实施的税费改革及各项支农惠农措施也从政策方面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但仍存在诸多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制约了农民增收.作为各级政府,在农民增收方面,应采取相应的政策和引导措施,积极发展粮食生产,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展农业发展功能,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落实惠民政策,推动科技进步,加大农业投入,实施城乡统筹战略.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从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剩余,成为困扰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瓶颈所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这一问题重要的有效途径。(一)转移农村劳动力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以林口县为例,本世纪初,我们再次认真地审视了县情;农民的主要收入仍然是依靠传统农业,仍然是依靠土地来维持生存…  相似文献   

7.
推进农村工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最现实、最有效的办法和途径,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三农"问题说到底是农民问题,推进农村工业化的根本就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在推进农村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农业产业化,重视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重视生态工业的成长,重视劳动力的培育和科技人才的引进.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并依托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产品加工的增值,实现农民自身的增收和农业经济的长足发展.要跳出就农业抓农业、就工业抓工业的思路,把"龙头"建在城镇、基地建在农村,围绕农业和农村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发展工业,形成与市场接轨的农业产业结构和与加工需求配套的农业生产布局.这是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基础,也是立足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带农业、实现工农互动、城乡统筹、城乡共荣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城乡分割是中国劳动力市场多层分割中最突出的问题,不仅导致我国城乡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实现合理配置,影响就业难题的解决和经济快速发展,而且阻碍了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制约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关键是制度创新,即在加快健全与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同时,对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创建有利于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新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要求大批农村劳动力转换农民传统的角色,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由体力型向素质型转变。农村职业教育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变传统角色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从面向"三农"转为面向城乡,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角色转换,并对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出若干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非农产业的发展 ,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向非农产业的大规模转移。据测算 ,1985年~ 2 0 0 1年 ,金堂县农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 15 0万人次 ,平均每年转移9 4万人次 ;16年累计创收 5 2亿元 ,平均每年创收 3 2 5亿元。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和大量资金、技术的回流 ,加快了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 ,促进了城乡文化交流 ,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 ,极大地促进了金堂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一、金堂农村劳动力及其劳务输出的现状金堂县是一个农业大县 ,从第五次…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动力向非产业转移,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从贵阳市的实际情况看,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是贵阳市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农民增收、富裕农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实现顺利转移,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首先,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改变阻碍劳动力转移的旧体制;其次,积极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建设;第三,增强乡镇企业活力,提高劳动力吸纳能力;第四,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第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处在城乡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轨的重要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西方的人口流动模型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刘易斯和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比较分析,针对我国的国情,探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我国要依靠发展农村经济就地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相结合的途径,多渠道、多形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对于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统筹城乡经济,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报告同时指出"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2003年年初,国务院针对进城农民工就业的现状,又发出了《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充分认识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重大意义,把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强化政策引导,切实搞好服务。笔者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上述精神,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意义做一些粗浅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旨在统一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寻求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农村拥有较大规模的富余劳动力,目前主要是以劳务输出的形式向外转移。如何使这些潜在的劳动力有序、有效的成功转移是实现我省农村和谐发展的关键。要用城乡统筹的眼光有机结合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种形式解决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政策发生了积极变化,对增加农民收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仍存在一些不足,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主要为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城市失业率增高、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等,各级各部门应采取积极对策措施,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是制约我国农民进城的根本原因。我国农民进城方式与所选择的城市化道路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密切相关,而农民进城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城市门槛的高低。只有稳步推进中国城镇化道路,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不利于农民进城的体制性障碍,才能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中国农民才能真正地顺利进城,成为城市市民。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青岛市崂山区农村工作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据此提出用城乡统筹的眼光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指出通过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民增收、加快街村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构筑都市农业、推进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入手,全面建设具有崂山特色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一种普遍现象和客观存在,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它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素质,还有利于土地的合理、有效流转,促进现代农业的规模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给农村社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如不及时、认真加以解决,必将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加快农村城市化,对于破解厦门“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实现厦门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较大;城乡环境反差较大;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大;农转非居民城市化程度不高;农村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文提出实施“六个工程”推进厦门农村城市化进程:一是新型城镇体系构建工程;二是人口转换工程;三是地域转换工程;四是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五是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六是农村体制改革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