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苏州纪行李建国苏州,这个小巧玲珑的城市以她的园林、小桥、流水而独具一格。2500年的历史使她成为著名的历史名城和风景游览城市,并享有“人间天堂”及“东方威尼斯”的美称。或许是众多此类的桂冠太炫目了,以致人们忽略了她在今日中国经济格...  相似文献   

2.
苏州市长访谈苏州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生活在物产丰富、鱼米之乡的“人间天堂”。苏州人是自豪的,因为他们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和“甲天下”的古典园林,还有别名“东方威尼斯”的“水乡泽园”。苏州人是骄傲的,因为5个国家级开发区正在使这座古老城市焕发蓬勃生机和活力。这些“因为”,让我走访苏州市长陈德铭。采访是在陈市长办公室进行的,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墙壁上那幅宋代范仲淹的名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前几天的采访中,不少市民都提及陈市长实施的实事工程。陈德铭为人谦和,平易…  相似文献   

3.
我看威尼斯     
作为苏州人,笔者从小就对意大利 的威尼斯心驰神往。上学时又读了莎翁的《威尼斯商人》陆续还看过一些介绍威尼斯的电视、图片,因此总想亲眼目睹这一世界著名的水城。 最近圆了这个梦。一个周末,起了个大早,搭上火车,直奔威尼斯。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面临亚得里亚海,有“亚得里亚海之后”的美称。这里原来是亚得里亚海一个泻湖中的 100多个小岛,由于战争,一些人逃至岛上避难,后来就定居了下来。他们建造船只,以利彼此间的往来,并在海滩上钉桩建屋,从陆地上运来砖石填海,建造码头。经年累月,小岛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甚…  相似文献   

4.
百官共廉出干部 立足于“保护培养干部”而不是“查处干部”,在一种群体性、长期性廉洁奉公的氛围之下,一批批干部迅速成长,成为创造“苏州奇迹”的宝贵力量。  相似文献   

5.
路军 《群众》2009,(12):82-83
我们身处苏州古城中心的沧浪人,最近一直在坚定而执著地思考与探索这样的问题——后金融危机时代,空间、资源承载力有限的中心城区如何凸显首位度,助力苏州建设“三区三城”?新工业化浪潮中,千年古城区如何彰显特色,在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相融相谐中惠泽民生?  相似文献   

6.
“雅皮士一族”与“持卡一族”郭栋中国,谁活的最好?黑牌照私人轿车款款而出的先生?写字楼朱红地毯上飘飘而至的小姐?─—雅皮士,中国一批新“白领”。大上海1992向我们讲述着这样一个故事南京路的一间酒吧,咄咄逼人的现代气息和浓郁典雅的古典氛围使人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7.
张玉龙  刘志扬 《台声》2002,(12):27-29
公元2002年8月29日,一个海峡两岸IT产业界非同寻常的日子!这一天,居全球晶圆厂龙头地位的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外界宣布:台积电与上海市松江区已经完成签订投资意向书,未来将在该地区进行投资!由此,两岸业者关注多时、计划8年、总投资达100亿美元的台积电“落户”上海案的“?”号已经成为“!”号。有专家为此断言:包括先前“台联电”落户苏州、“中芯国际”和“宏力半导体”落户上海浦东在内的台湾IT产业界的“四大巨头”,现在已经全部在大上海区“安营扎寨”。而以上海为“轴心”,苏州、无锡与杭州…  相似文献   

8.
李林章  张毅 《民主与法制》2010,(13):62-62,25
苏州的一家公司以“存在潜在工伤危险”为由,规定员工不允许乘坐非法营运车辆,违者开除,而且真的因此开除了一名员工。这样的规章制度合理吗?  相似文献   

9.
樊宁 《台声》2002,(5):32-34
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来到祖国大陆工作、生活。江苏省苏州市是台商投资的密集区,其中,很多台资企业落户苏州新区。为了谋求产业的第二春,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阖家团聚,台商老板、台籍干部携带家属来到大陆这个全新的环境。他们怀抱怎样的梦想来到大陆?圆梦的有多少?带着诸多疑问,我走进苏州新区“台商圈”。“台商到大陆投资是挡也挡不住的”2000年9月当选为苏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的王勋辉,身材魁梧,很富有感召力。身为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他1992年就从台湾来到苏州新区投资兴业,…  相似文献   

10.
吴江,素有“丝绸之府”美誉,是苏州智能工业的主要承载区。在这片民营经济发达的沃土上,一项项发展政策落地生效,一个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脱颖而出,一批批优质项目崭露头角,吴江工业互联网产业正蓄势崛起。近年来,吴江始终保持奋勇争先、勇往直前的劲头,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以“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建设为契机,瞄准工业互联网“风口”,抢滩布局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精细描绘“吴江制造”的生动图景。  相似文献   

11.
加班     
“五一”黄金周还没到,女朋友就忙着筹划长假怎么过了。“我们先到苏州玩一天,然后再去上海玩两天。你看怎样?”小明一听,头“轰”地一下大了。长假期间各景点门票飞涨,加上住宿、吃饭、购物,没有两三千块钱不行。这谈恋爱的成本也太高了,哪来这么多钱呀?但在女朋友面前,小明还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相似文献   

12.
在“闺蜜”一词还不流行的日子里,有人就把华语片与威尼斯电影节说成这样的关系。也难怪,近20年来,华人导演威风凛凛囊中取物,让一堆金狮奖、银狮奖“归me”,现在甚至大有“虱子”多了般麻木了。  相似文献   

13.
“衰退风暴突袭全球,中国经济能否独善其身?金融海啸铺天盖地,实体经济能否免遭流感?”这是近期上海电视“第一财经”频道一档节目的开头语。的确,放眼我国国内,股市、楼市下行不振;部分行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一批中小企业倒闭或紧缩开支,  相似文献   

14.
陈莉 《今日上海》2008,(9):32-33
你还记得打弹子、踢毽子、抽陀子等一系列上海老弄堂里的游戏吗?你现在还玩这样的游戏吗?苏州河畔,一座以“老上海”童年时代9种娱乐项目为主题命名的“九子公园”正式免费开门迎客,这个公园不仅唤起了广大上海市民的怀旧情结,而且成为开展上海老弄堂游戏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15.
提到“大款”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童叟皆知。它是有钱人的代名词,是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涌现出的一批私营企业家、个体专业户等人的别称。可“大款”与“社会主义”怎么会扯到一起呢?社会主义制度早已在我国扎根,并且初步显示其优越性。可是,不少人对“社会主义”的内涵不理解,甚至是误解。“社会主义就是人入劳动、入太平等、有衣间穿、有饭同吃……”在他们的头脑中,社会主义就是一种绝对的平均主义。很显然这种观点十分荒谬。正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批批“大款”脱颖而“出时,他们便牢骚满腹、…  相似文献   

16.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首诗,千百年来被人们传唱着,其中的意境妙处有不同的版本,而“姑苏”——苏州为人们所熟知矣。然,诗人的《阊门即事》知之者寡,你看“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实际上是对苏州当年到处征兵,致使农村凋敝、人烟稀少、田园荒芜的愤慨。岁月悠悠,事过境迁,今日的苏州一片繁荣昌盛。该市所辖的县市在记者眼中皆可称为“小龙”也!年前,苏州市体育局局长王根伟向记者讲述了这个市科学发展体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杨泽柱 《政策》2006,(11):19-22
“三个三工程”即“三个一批”、“三个一百”和“三个一律”。“三个一批”,指在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方面,一批大型国有企业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一批国有骨干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一批民营企业培育成为湖北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三个一百”.指在加快发展方面,重点支持一百家大型企业做强做大,重点培育一百家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重点推进一百个工业重点建设项目。“三个一律”,指在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凡是可以下放的权力一律下放,凡是可以取消的收费一律取消,凡是可以精简的审批一律精简。实施“三个三工程”,是省政府为加快推进我省改革和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此项工程实施至今已有三个年头。其进展成效如何?其工作如何深入推进?本期《特别策划》栏目特约请有关部门撰文.全面介绍工程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安排。希望各有关方面、有关单位和相关企业,进一步提高对这项工程重要性的认识,继续做好相关工作,深入推进“三个三工程”,为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45岁的时候,移居去了美国。他到美国后三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先到美国的朋友好心地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他笑笑说:“不需要那么久,三个月就可以了。”三个月后,他去移民局,果然获得批准。他的朋友知道后,十分不解:“你年龄比我大,钱没有我多,申请比我晚,凭什么比我先拿绿卡?”他微微一笑,说:“因为钱。”“你来美国带了多少钱?”“10万美元。”“可是我带了100万美元,为什么不给我批反而给你批呢?”“我的10万美元,在我到美国的三个月…  相似文献   

19.
在本次世博会上,苏州作为“古城保护与更新”的范本成功人选城市最佳实践区。而平江历史街区作为苏州保存最典型、最完整的一个历史文化保护区,如同苏州古城保护的一个缩影,被誉为“苏州古城保护的样本”。乎江历史街区总规划师阮仪三说:“中国的古城保护,要看苏州;苏州的街区保护,要看平江路。”  相似文献   

20.
到苏州去,那儿的朋友说到周庄去看看,住上一夜,我说好啊,朋友问,是住“土”的还是住“洋”的宾馆?我说,当然是“土”的。 周庄是公认的寻梦好去处。 碧波倒影,净窗把盏,小船矣乃,菜花飘香,坐看这江南古镇风情,得胸中渣滓尽化、清风劲送之乐。可以说,大多数人,踩着这青石古街,望着小桥流水,都会冒出这么个念头:如果能到这儿来好好住上一阵,休养生息,那该多好啊!我是苏州人,曾在苏州呆了21年,还从未去过周庄,现在远居他乡,乡思肯定是不会淡的。 到了周庄,我才知道自己选择的正确,“洋”宾馆全被挡在了周庄古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