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关于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应当明确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两个不同层面的界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般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参与选举和被选举国家机关的代表、公职人员、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企业负责人、事业单位负责人、社会团体负责人等。  相似文献   

2.
选举权浅论     
选举权是指公民依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的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或者其他应由选举产生的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被选举权与选举权紧密联系,是指任一公民基于宪法或法律的规定而享有的被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或其他应由选举产生的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都为参政权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公民参与圈家管理最基本的政治权利,受宪法或法律的保护。任何人不得非法加以限制或剥夺。选举权是一种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因为人们通过选举代表来代替自已参与国家管理,行使国家权力。被选举杈的享有者则有可能自己参与圈家的管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都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足现代国家组织国家机关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2010年版)在第一课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一框中,从选举法角度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进行了界定:我国选举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按此表述,公民的选举权有其特定的内涵,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教材对选举权的这种界定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有关刊物上曾发表文章,说选举代表的条件只能按宪法第34条的规定,即年满18周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中国公民,“舍此不能再有别的条件”,如果有就是“有悖宪法”,就是将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剥夺了政治权利”等等。对此,余不敢苟同,非但不敢苟同,而且始终认为选举代表除宪法的原则规定之外,还必须有一定的具体条件。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因此,人大代表的素质直接决定着人民当家作主的质量。公民成为人大代表是通过选举活动来实现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选举活动的依据和基础。各国宪法和法律一般都规定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主体和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说,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享有和行使是有条件的,需要法律的界定和维护。  相似文献   

6.
侯区一:选举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简析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拥有选举权的主体空前广泛,但并令是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属下列三种情况的公民没有选举权。①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②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③精神病患者。误区二: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领导人、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权利。简析我国选举法规定,我国公民的选举权就是指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即选举人民代表的权…  相似文献   

7.
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在十二课讲述公民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基础上,本课围绕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权利,着重阐述了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以及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或建议的权利。上述权利是我国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的最重要的权利。这些权利,对于学生来说,既与其关系密切,又有一定的前瞻性。学习本课,对于学生明确作为一个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重要权利,懂得如何正确行使这些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从法律知识结构来讲,…  相似文献   

8.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选民流动的急剧增加与户籍制度、政治运行机制、选举制度等变革滞后所形成的张力,是流动选民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的制度层面的主要原因。当前,要重视具体选举体制和选举程序的创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修改选民资格标准,改进选民登记制度,完善选区划分标准,确定合理的选举时间,为保障流动选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我国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原则,为确立公民平等行使选举权奠定了基础。但落实该原则并非必然能够全面保障农民工的选举权。确保外出农民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实现,是其利益正当表达的前提。为此,需要克服选民资格转移中的困难和被选举权落实不到位等不足,通过确立选民在经常居住地进行选民资格登记、以常住人口数来确定代表总名额、科学划分选区等方法,保障农民工的政治参与热情和权利。  相似文献   

10.
8、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的意义何在?人权是人依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应享有的权利,包括人的权利、公民的权利和特殊群体的权利。我国宪法所确认的人权是广泛的,包括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和住宅不受侵犯;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公民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  相似文献   

11.
单从选举来讲,我们习惯了享有选举权,而很少享受被选举权。宪法赋予我们的伟大权利,如果我们不去争取或者享有,这些权利之于我们又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关于人民代表年龄资格的思考和建议邓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岁的公民,都有参加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即无论是人民代表的选举权;还是人民代表的被选举权;无论是全国人大代表还是地方各级人大...  相似文献   

13.
民主选举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大活动,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选举进展顺利与否,选举结果人民满意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大局。为了保障选民和代表自由地、充分地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参加选举,不受他人干扰和支配,体现选举的真实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必须坚决查处破坏选举的违法行为。为此,《选举法》作了明确的规定:为保障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有下列违法行为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刑事处分:(一)用暴力、威胁、欺骗、贿赂等非法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二)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  相似文献   

14.
温毅斌 《人权》2003,(5):56-56
对知情权可以有狭义、广义两种理解。从狭义上说,就是指政府有对重大的突发性公共安全事故向社会公众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公布的义务;公民有及时获得这些信息的权利。从广义上说,就是指行政(政务)公开和透明制度,将政府行政行为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公民有知悉政府行政行为的权利,包括行政作为的行为和不作为的行为。从理论上说,知情权具有可诉性,  相似文献   

15.
《辽宁人大》2007,(9):27-27
破坏选举行为主要有哪些表现? 按照选举法所列,破坏选举行为主要表现为:1.以金钱或者其他财物贿赂选民或者代表,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以暴力、威胁、欺骗或者其他非法手段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4.对控告、检举选举中违法行为的人,或者对提出要求罢免代表的人进行压制、报复。  相似文献   

16.
在近现代民主政治下,选举权被形容为选民"用手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和民主选举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不断发展完善。从党内民主到人民民主,从人大代表选举到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选举,从职工代表选举到其他各种社会组织选举,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断扩大,民主选举的魅力不断凸显。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民主选举的发展可以用"小步快走"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到了18岁 ,就步入成年人的行列。十八岁既意味着你真正长大 ,又意味着你依法享有特定权利和依法承担特定责任 ,我国法律对十八岁的你如是说 :1 宪法说18周岁的你 ,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从而使你真正参政议政 ,当家作主 ;同时你作为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这里享受的民主权利具有平等性 ,因为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 ,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 ,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2 民法说18周岁以上公民具有完…  相似文献   

18.
破坏选举行为的主要表现按照选举法所列,破坏选举行为主要表现为:a、以金钱或者其他财物贿赂选民或者代表,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以暴力、威胁、欺骗或者其他非法手段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  相似文献   

19.
民主权利     
民主权利宪法、法律规定公民应享有的各种民主、自由权利,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主要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有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住宅不受侵犯,非经司法机关...  相似文献   

20.
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中所涉及的公民政治权利主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包括自由投票权以及与选举相关的提名权、知情权、监督权和罢免权等。在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中,缺乏竞争性的确认式选举,使公民的选举提名权流于形式;选举信息公开度不够使公民的选举知情权受损;确认式和动员型的选举方式使选民自由投票权受限;相应机制不健全,使选民的监督权和罢免权无保障。为此,要实行民主提名的方式,让选民有充分的提名表达权;完善选举信息公开体系;保障选民的自由投票选择权;实行监督的常态化和罢免的程序性;选举中要理顺党的领导与人大代表选举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