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是鲁迅笔下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孔乙己的一段狡辩。如果把当年孔乙己的这段话放在今天个别专家、学者身上,那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因为他们不仅大段大段地抄袭他人的文章,"制造"论文,而且还百般抵赖。  相似文献   

3.
现代大学制度在西方各国虽然千差万别,以致每所大学都各有特色;但作为一种制度范型,却有着基本的、共同的、公认的、甚至已经变为常识的若干特征.这些特征概括起来主要有四项,也可以称作现代大学制度的“四项基本原则”,或者叫做“四A”原则,即学校自治(Academic autonomy)、学术自由(A-cademic freedom)、学术中立(Academic neutrality)、学术责任(Academic accountability).  相似文献   

4.
谈谈“问题”与“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曙光 《湖湘论坛》2008,21(4):83-85
“问题”与“理论”,总是难分难解地“纠缠”在一起。“问题中的理论”是现实生活存在的问题中所蕴含的理论问题;“理论中的问题”是属于理论研究范围内的问题。“理论中的问题”只有来自于“问题中的理论”才是现实的;“问题中的理论”只有提升为“理论中的问题”才是深刻的。真正的理论是源自“问题”的理论。围绕“问题”而发展是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准确捕捉和回答时代性“问题”是理论发展的根本途径,任何理论的发展史集中表现为问题史;离开“问题”的理论,就变成了书斋之中的幻梦,时代之外的遐想,世界之外的独白,注定缺乏关照现实的力量。当前要重建以“问题”为中心的学术生态。  相似文献   

5.
现代的“典型性”学术造假有两种,除了显性的有“造假公司”参与的“体制外造假”,还有一种隐性的“体制内造假”。  相似文献   

6.
乡宁县政府此举与其被鼓噪为“杀富济贫”,莫如称为“逼富助贫”或“劝富助贫”更为妥帖。  相似文献   

7.
有一种“跃进”笔者不敢恭维。什么“跃进”?学位上的“博士跃进”:  相似文献   

8.
WHEN publications of a similar contentinvolve different publishers,copyrightlawsuits generally ensue.This is not,however.the case for Hong Zhaoguang,whose lecture notes on health have been collatedand published under titles such as Getting Aboard  相似文献   

9.
院士要不要到一定年龄退休?这个问题一直是有争议的。早在6年前,院士潘家铮就认为,当前院士称号已被异化,应该改革,使“院士”回归为一种学术荣誉称号,不要异化为一种可资利用的“学术贵族”。  相似文献   

10.
李博 《前沿》2012,(15):41-42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校被蒙上了强烈的行政化特点,高校行政化的形成有其内外原因,高校行政化也有其内外的表现特征.“去行政化”应该客观地对待这些内外的原因,真正做到“去”行政化.  相似文献   

11.
刘大卫 《人民论坛》2010,(12):212-213
在高校"去行政化"的热议声中,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也饱受争议。其实,行政级别并不是导致"行政化"的原因,充其量只是"行政化"的诸多弊病之一。"去行政化"的本质任务是限制行政权力,包括政府行政权力和高校内部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的过度干预,切实保障学术的独立自主。  相似文献   

12.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进一步加剧,到了抗战时期,这种危机状态已达于极点。面对这样艰危的局势,对中华民族命运十分关切的中国知识分子,不能不思考救国良策,他们力图吸收、融化古今中外的思想文化,重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以实现用学术来建国的期望。  相似文献   

13.
龚放 《传承》2011,(7):64-66
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回答网友提问时强调,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最好大学不要设立行政级别,引起了全国范围内关于大学"去行政化"的讨论。2010年6月6日,国家公布了  相似文献   

14.
据媒体报道,中科院聘用研究员首次与国际接轨,够不够资格当研究员,先要通过国际专家的评审。中科院进入知识创新工程后,该院所属的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学术评审首先迈向国际化,邀请国际同行专家参与推荐评审,在所邀请的3名国际专家中,有2位还必须是国外活跃在同领域前沿的专家。  相似文献   

15.
县政改革逐步纳入到学者的研究视野,是国家与学术在地方政治生态中互动的结果。政治学研究重心下沉到非国家政治领域的农村社会,继而又在研究中提升其视角,从村庄到乡镇,进而到关注县政,呈现出一种层层递进、渐次扩大的学术理路。本文在对该段学术史的宏观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国家与学术的互动为切入点,探讨学术在国家话语影响下的运作形态,以及县政改革被学者忽视,而后又逐渐引起重视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6.
孙健灵 《创造》2003,(8):49-49
在当今大众话语中,“知识分子”的标志不在于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社会之良心,而在于能够带来物质利益和精神满足的文凭、职称及学术成果,故伴随其成长之路的活动促成了越来越发达的“知识分子市场”,诸如文凭(分子)市场、职称(分子)市场、学术(分子)市场。这些市场不仅构成了整个社会市场体系的重要部分,而且牵动着当今中国亿万人民的神经系统,使你不得不千方百计作为消费者或生产者加盟其中,这自然会给很多人带来效用和收益,不妨对此做点“闲话式”的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17.
18.
<正>据说大学本科低年级的学生在初习写作时常常以"笔者"自称,而大学教授们却已经自然、简洁地直接自称为"我"。然而在近十年的写作中,我却一直习惯用"笔者":笔者认为,笔者不同意等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与朋友聊天,不经意间又聊到了当下中国学术界的学术不端行为,至于这个老问题该怎样根治也是众说纷纭。其实这个现象不只是中国所独有,而是世界性问题,只不过我们国家的学术不端行为显得更为低级与无序罢了。目前的努力只不过是尽量减少科学活动中的不端行为的发生而已,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制度的精神内涵,行政管理是保证现代大学制度有效实施的必要方式。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在政府的主导下,大学扩招、合并的步伐日益加快,大学内部和外部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矛盾与冲突不断加剧,大学与政府、市场的合作与博弈更加紧密和激烈。在矛盾与冲突的过程中,大学行政化无疑成为众矢之的,有学者指出,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