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周方冶 《当代亚太》2004,(11):20-24
泰中关系自两国建交以来一直发展平稳.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泰国他信政府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积极推行对华友好合作政策,两国关系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本文从国家利益层面分别从经济、政治和安全的角度分析了泰国推行对华友好合作政策的动力,并对泰国对华政策的前景做了评估.  相似文献   

2.
当泰国总理江萨·差玛南今年(一九七九年,下同——译注)三月率领泰国代表团来到莫斯科的时候,苏联提出签订一项囊括了全面的经济技术合作,包括互派专家的协定。泰国现在还正在草拟他们的答复,但是,回答看来将是否定的,因为对于与苏联的关系,泰国始终只赞同限于贸易和友好关系的  相似文献   

3.
余辉 《当代韩国》2018,(3):110-123
中朝两国山水相连,历史上有着非常密切的来往。自从明朝与朝鲜确立了朝贡关系以后,两国官方关系迅速密切起来。明与朝鲜经常互派使臣往来,朝鲜把明朝派去的使节称为天使。明早期多派宦官出使,中后期则多派遣文臣出使,两国文臣在朝鲜多有诗歌唱和。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明神宗派遣进士熊化为使节,出使朝鲜。熊化给朝鲜人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其与李廷龟等朝鲜官员交游甚好,朝鲜官方选辑他与朝鲜大臣唱和诗刊刻成《皇华集》。本文即是论述熊化出使朝鲜以及与朝鲜人交游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作为南海争端的“局外人”,泰国反对南海问题复杂化和扩大化,反对南海问题影响中国—东盟整体关系的发展,希望争端各方能够和平解决争端。同时,自2012年开始接替越南成为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后,泰国在南海问题是否应该东盟化问题上开始“走钢丝”。泰国对南海争端的态度与其国家利益密不可分。总体来看,泰国对南海问题的态度有利于南海局势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争端国家之间危机管控能力的提升。但是,泰国追求东盟在南海问题上形成共同立场以与中国开展集团式谈判的态度和行为会加剧南海争端东盟化。展望未来,泰国对南海问题的态度将会在保持一定的延续性的基础上追求在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卜凤坤 《当代韩国》2010,(4):120-122
东亚区域合作与中日韩关系国际研讨会于2010年11月8~9日在复旦大学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办,由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和韩国韩国学中央研究院资助。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中德文学关系研究概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向远 《德国研究》2003,18(2):54-59
中国学者对中德文学关系的系统研究 ,在 2 0世纪 30年代由陈铨先生开其先河 ,80至 90年代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成果体现在卫茂平的中德文学关系史的系统研究、杨武能的歌德与中国的研究 ,以及许多学者对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等方面。通过这些研究 ,中德文学关系中的基本史实得到梳理 ,中德文学各自的民族特色在比较中得以突显  相似文献   

7.
从宗教信仰的视角审视,泰、中民间故事《鬼妻》和《白蛇传》都是讲述人与异类结合,因与民间信仰不符而遭到阻挠,最后异类被佛法制伏的故事。两个故事有许多相同之处,均揭示了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和民间信仰之间的较量,最终佛教占据上风并包容、吸纳了地方原有的信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佛教传播过程中民间故事成为宣扬佛教的一种工具。二者的比较也揭示了泰中两国宗教信仰文化的差异,使我们加深了对泰国地方传统信仰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史的系统阐释──《中朝关系通史》评介郑成宏中国与朝鲜半岛山水相连,鸡犬相闻。自古以来,双方不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关系密切,而且,在反对外来侵略尤其是日本侵略的斗争中,曾结成休戚与共、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为了使人们能够较为系...  相似文献   

9.
1993年2月26日,“泰国与南中国投资贸易合作前景”研讨会在泰国首都曼谷的帝国酒店隆重举行。这次研讨会由泰国法政大学东亚研究所举办,由盘谷银行、正大集团及谢慧如先生赞助。来自中国、泰国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及新闻界的代表约有200多人出席了为期2天的研讨会,中国方面的代表有来  相似文献   

10.
新书架     
<正>中美关系简史:(1784~2013)陶文钊著外文出版社2015年第1版本书是作者用英文撰写的简明中美关系史,是他对自己2004年出版的中文版三卷本《中美关系史(1911~2000)》一书的内容进行浓缩、提炼的成果。全书对230多年来的中美关系史做了全景式的论述,共11章,分别是:中美两国的早期交往;"门户开放"政策及其实施;"华盛顿会议":美国与中国的革命和战争;20世纪30年代中美结盟抗击日本侵略;中美战时同盟;美国卷入中国内战;对抗与孤立时期;缓慢的解冻;艰难的正常化进程;后冷战时期中美关系的再正常化;21世纪的中美关系。在本书的结论鄙分,作者论述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象春风一样吹绿神州,祖国大地到处生机勃勃。广袤富饶的潮汕平原,气象万千,金色的原野一派丰收在望景象。就在这美好的金秋时节——1989年10月24日,来自湄公河畔的中国友好邻邦泰王国副总理披猜·拉达军带着泰中人民的友好情谊和故土情怀,回故乡广东省澄海探亲访问。  相似文献   

12.
高丽参是朝鲜半岛极具代表性的珍贵特产,早在古代就以丰富多样的途径向中国流动。据文献记载,主要途径有七:一是中国与朝鲜半岛政权之间使节往来所携贡赋、礼物;二是中国政权向朝鲜半岛专门派遣的采参使和采参队伍;三是朝鲜使节在中国境内的朝贡贸易;四是两国边境上各种形式和性质的互市贸易;五是中国使节、海商在朝鲜半岛域内的贸易;六是朝鲜商人和官员的走私贸易;七是中国百姓的越境偷采。途径多样而广泛,并因时代更替而复杂多变,反映出两国之间极其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  相似文献   

13.
王桃 《东南亚研究》2006,(3):83-86,96
基于中越之地域与历史关系,中国学者对两国之关系虽然缺乏热情,但一直有所注意。随着近年学界对中外关系史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也有较大的增加,然而至今尚没有总结性的文章。本文试图对过去百年来中国学者在中越关系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希望对推进此领域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1月1日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未能就天然气问题达成一致,俄方开始降低通往乌克兰天然气管道的送气压力。3日俄罗斯副外长阿列克谢耶夫在刊登在国际文传电讯社网站上的访谈中说,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俄罗斯与中国关系的发展达到了两国关系史上的最高水平。4日震动整个欧洲的乌俄天然气争端宣告结束。经过艰苦谈判,双方签署了一份为期5年的供气合同,约定以“俄  相似文献   

15.
李小军 《东南亚研究》2007,(4):41-45,81
二战后,泰国对华政策经历了冷战时期和冷战后两个阶段.冷战期间,在泰美关系演变和泰国自身安全利益需要的双重因素影响下,泰国对华政策经历了从敌视到合作、从合作到结盟两个阶段.冷战后,在国际政治格局大调整和大变动的背景下,中国在东南亚的战略地位较冷战时期虽有所下降,但泰国在一定程度上仍支持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发挥作用,对华奉行谨慎和务实的"调适性"政策,中泰从战略伙伴发展为经济伙伴.  相似文献   

16.
使节是国家间官方外交往来的重要承担者.明代与南洋诸蕃国交往密切,使者往来频繁,作为持掌捧节奉使之职的使节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本文从洪武年间派往南洋主要国家的使节入手,对洪武年间南洋使节试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7.
苏联解体前,尽管在宪法中规定各加盟共和国有权同外国直接发生关系、同外国缔结协定、互派外交代表和领事,但又规定与外国发生关系的手续都由苏联规定。因此,各加盟共和国(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外交活动没有实际意义。1990年6月12日,俄带头发表主权宣言,声称共和国的法律至高无上,在国外有“全权代表”权。1990年10月,俄总统叶利  相似文献   

18.
中泰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良好,这表现在双边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迅速发展上。但是,近几年来,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随着到泰国的中国游客和中资企业的不断增加,泰国社会舆论中出现了一股厌华情绪。本文将分析这种情绪的表现和产生这种情绪的根源,并向中泰双方决策者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孙学峰  徐勇 《当代亚太》2012,(5):80-96,159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与美国的其他东亚盟国相比,泰国对华政治安全政策明显较为温和。本文认为,推动泰国温和应对中国崛起的根本因素在于危机之后泰国不断强化其经济优先的国内战略。为了落实这一发展战略,与中国没有直接安全矛盾的泰国,乐于采取温和的政治安全政策以强化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深化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为其落实经济优先战略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条件。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在泰国处于危难之际及时提供援助对于泰国温和政策的形成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泰国的经验表明,与中国没有战略矛盾并不足以保证周边国家采取温和政策,以积极应对中国实力的不断崛起。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泰国因注重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而在政治安全上温和应对中国崛起的实践非常特殊,并不具有普遍性。中国有必要尽早实现东亚地区经济政策和安全政策的协调一致,并针对东亚国家安全政策和安全威胁的不同特点,设计差异化的安全政策,以有效缓解在周边外交中遭遇的崛起困境。  相似文献   

20.
进入2006年以来,来自东南亚的一些坏消息频频传来,菲律宾发生泥石流,死亡上千人。泰国和菲律宾政府再次面对反对派的严峻挑战。尽管有这些坏消息,但对于大多数东南亚国家来说,2006年可能是一个好年头。经过几年的努力,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已经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来,重新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期。在政治方面,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已经初步完成了从权威政治体制向民主政治体制的过渡,然而,这种转变带给一些国家的并不是经济发展与人民的福利, 而是更多的混乱。在安全方面,恐怖主义仍然是许多国家面临的严重威胁。在对外关系方面,面对迅速崛起的中国,东盟正在不断调整对华关系,新型的中国—东盟关系正在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