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笔者从有关职业生涯的概念入手,讨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组织管理的主要原则,并提出了有关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组织管理的阶段性任务。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组织管理包括:统筹规划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建立辅导员教育培训体系,畅通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通道,细化高校辅导员双重晋升阶梯,及时进行评价,反馈与调整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高校高学历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构建高学历辅导员与高校之间良好的心理契约,能增强其对高校组织的认同感,有效减少职业倦怠的产生。该心理契约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所在高校的认同程度、对辅导员职业的理解、对自身的要求和辅导员的工作对象。通过对学生、学校和辅导员自身等三个层面的背景分析,从职业生涯、参与管理、职业承诺、高校组织文化、职业心理辅导等五个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以缓解高学历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如何有效地开展自身能力建设一直是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做好自身能力建设工作,不仅能够为高校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也为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更多的良性引导。通过对辅导员自身能力建设中的相关问题进行SWOT分析,就辅导员职业生涯中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探究辅导员开展自身能力建设时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为高校辅导员如何更好地进行自身能力建设提供了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成功一方面有利于满足辅导员的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维护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其主要内容包括辅导员个体的客观职业生涯成功、主观职业生涯成功和高校辅导员对社会及学校的贡献。其评价标准包括过程成功评价、主观成功评价和客观成功评价。  相似文献   

5.
根据教育部对辅导员生师比的配比要求,当前各高校辅导员队伍已经较为充足,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之一。辅导员队伍建设不仅是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方面。实现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并为辅导员的个体发展提供更多元的选择,必须加强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实现辅导员职业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胜任力为研究视角,进行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研究,指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核心是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胜任力,提出建立科学岗位分析制度、选择合理的选拔渠道、构建辅导员培训体系、建立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落实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给大学生就业增添了一定的压力,提升大学生的核心就业竞争能力,为大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职业规划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文章作者结合多年的辅导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经验,通过教学与实践,在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任务进行了阐述,就辅导员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措施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条件下,高校辅导员.必须具有六大素质和能力: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素质和能力、对大学生人格品质和行为方式培养的素质和能力、对大学生学习和发展进行指导的素质和能力、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和能力、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素质和能力、对大学生进行班级组织、协调、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是当前我国高校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也是实践领域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根据国内外学者关于一种职业的专业化程度的衡量标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基本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是独立、全职事业;组织、建制完善;具备高深、专门知识;研究、服务并重;政府、市场认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明确高校辅导员专业身份;建立高校辅导员专业组织;发展高校辅导员学科专业.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者,又是学生日常管理的直接执行者。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赖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辅导员队伍。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繁重而复杂,辅导员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解决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问题刻不容缓。本文从辅导员倦怠的现象入手,分析了辅导员倦怠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了解决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