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刘晖、杨建辉、岳邦瑞、宋功明编著的《景观设计》一书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该书分为四个部分,由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原理和技能训练组成。该书包含了"景观理念"、"景观项目"、"景观空间"、"景观设计"等四个部分的内容,编写内容以景观认知的基本理念为基础,注重景观项目的设计思维方法和工作程序,强调不同意义的景观空间的设计原理和手法。《景观设计》内容丰富、理论性与实践性浓重,具有层次性,作者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一  相似文献   

2.
阿帕杜莱的文化景观理论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研究文化全球化问题。当代全球文化正处于形成的过程中,这一过程由于多种力量的作用而呈现出极其复杂的图景,他将全球文化划分为五种景观:族群景观、媒体景观、科技景观、资本景观、意识形态景观。这些景观在不同的境况下呈现不同的状态,而景观又具有流动性,基于此他形成了一种研究全球文化的全新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3.
《行政论坛》2021,(5):138-146
作为西方空间政治学的前沿理论,地域重构、尺度政治和新国家空间共同构成了一个内部自洽的理论体系。随着"全球地方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国家中心主义"空间治理典范开启转型之路。超国家空间和次国家空间依靠地域重构得到广泛开发,进而通过尺度政治得到有效整合。当这些非国家化空间具备尺度设计、景观条件、网状结构和"大事件"机遇等治理要件时,新国家空间得以产生。西方空间政治学前沿理论的整体性对于中国国家空间结构转型及其治理的借鉴价值在于: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增加超国家空间规划,兼顾次国家空间的不同地域特征,并将生态空间细分为"生物空间"和"非生物空间"。区域空间需要通过均衡治理来化解"结构化的不确定性"之困境,地方空间需要构建网络化治理结构以增强地方政府的"元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旅游审美过程中,人们的内心与外在景观交互作用所引发的体验,因不同旅游者主体通过旅游的"觉解"而构建的意义世界不同,形成不同的旅游境界。儒释道的旅游境界说虽然不同,但表现在审美上有着共同的山水意识、澄怀体道、天人合一以及死生意识等特征。现代人旅游也有不同的境界,从快乐主义视角出发,可以分为快乐之旅、愉悦之旅以及幸福之旅。  相似文献   

5.
木林 《瞭望》1992,(28)
海滩、海鲜、海滨空气和阳光,以及各种海洋性景观,是人类旅游和娱乐的极好资源,开发海洋旅游事业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海洋旅游和娱乐有许多与陆地不同的特点。例如,我国广西北海的银滩,沙质细白,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比内陆高50倍。夏威夷群岛周围海浪大,吸引着世界各地冲浪运动的弄潮儿。有些海洋景观非常神奇,  相似文献   

6.
儒学资本主义是一种东西合璧式的资本主义,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一种特有模式,曾创造了东亚奇迹。它在文化理念、制度安排、战略选择上独特的东西和合式发展取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空间正义是社会正义的空间维度,更是空间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正义"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0世纪70年代西方"空间转向"思潮的出现将正义与空间相契合,空间正义走入了学届的视野。把握空间正义的理论流向和基本内涵是研究空间正义理论的基本维度。寻找空间正义的理论出路和适用领域是我们进行空间哲学研究和实践的根本方法和最终目的。经历了近40年的高速演变,中国的经济发展、空间面貌、产业布局得到极大优化。但经济领域的空前发展并不是我国空间发展的全部景观,我们也遭遇了一些空间非正义问题,应该运用哲学思维加以研究和矫治。  相似文献   

8.
杨建 《理论视野》2013,(11):83-85
【提要】空间演变历来是国内外大都市区研究的热点。所谓大都市区,是以某一特大城市为中心,有一定空间层次、经济联系、地域分工和景观特征的巨型地域综合体。成都正处于由个体城市向大都市区演进的重要转型期。本文以成都为例,探讨大都市区在中国的空间演变过程,以期对大都市区空间组织进行有效的调控,并为其他城市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城市社区研究,较少讨论社区地域空间的性质以及这一性质的塑造力量,更多地把这一地理空间当作是"无视"的实然存在。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社区研究的逻辑起点莫衷一是。通过历时地分析、探究中国城市社区地域空间在建国初期和改革时代两个不同时段的性质及其相应的权力意识形态和资本意识形态两个相异的主导性型构力量,可以看出两种不同力量对社区地域空间性质的影响,社区研究的逻辑起点在于对社区地域空间的了解和对社区性质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炕围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千百年来深深地扎根于民众的民俗文化生活中,将炕围画置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个特殊的大背景之下,从炕围画与民俗文化的角度入手探讨呼和浩特地区炕围画的文化艺术特色以及与地方文化的关系。呼和浩特地区制作坑围画有严格的工艺步骤包括:墙面修整与打底;起稿,画边道;绘制画空内容;上油固色。  相似文献   

11.
人的空间定向可以借助各种客观参照物,如太阳、自身、或其它物体.中国南北方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在方位空间认知上习惯上有很大差异,空间术语也不同.南北方人的方位表达表明空间术语在一定程度能够导致空间认知的差异,这些都是在物理空间的不同造成认知筹异的基础上产生的.南北方人都在自己的文化和语言上获得了正确的空间认知,只是因为实践上有不同,文化和语主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陈瑶 《党政论坛》2013,(22):52-53
19世纪的巴黎成为了创造现代性的神话之都,由于城市的改建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人居场所的原有状态,使得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界限渐渐模糊,印象派画家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种互相交织的空间结构,于是一种在私人领域与公共景观交织的空间就成了画面上新的场景再现,其中就包括作为19世纪巴黎市民休闲重要组成部分的剧院和包厢。  相似文献   

13.
白雪 《学理论》2014,(3):150-151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如何充分挖掘出旅游景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旅游景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投资管理者以经济目标为导向抱着功利主义思想,对旅游景观文化内涵挖掘重视程度不够,出现旅游景观标准化、文化内涵雷同化、景观组合程度低等问题,淡化了旅游景观的文化内涵,造成旅游景观文化内涵的丧失或者庸俗化。因此新时期旅游景观发展关键在于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和重塑,主要以景泰黄河石林为例,通过其厚重的人文、给力的美感两方面,谈其对旅游景观文化内涵重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由于历史发展、地理条件的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大多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从而工业化发展的水平普遍偏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原生态自然环境景观与人文景观得以保存完好,成为这些地区在现代以及未来的一个独特资源。但随着城镇化建设、拆旧建新的快速发展,如何保护民族地区特有的景观也是近年来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从民族地区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应当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习惯法、建立各民族地区景观立法法协调机制、提高民众参与的交流与协作等,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从而推动民族地区景观保护法律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法院建筑是法律空间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围合起一个围绕审判的功能性空间,更具有表意的传播价值.受众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以一种方式"进入"法院:使用的、观景的和想象的.在这三种传播语境下,法院建筑以不同的知觉形式与人的意识乃至潜意识互动,共同建构人们的日常法律观念.罗马柱和台阶一类的文化符号在本土语境下生成了不同于其文化源头的新的表征价值,是演示法律阳性主义和距离化策略的象征资源.法院建筑对受众而言是读取法律和形成法律观念的一扇较为日常的窗口,具有重要的仪式意义,在对合法性的表演和掩饰中发挥着自身独有而不可化约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运载工具杀人案件是指运载工具上发生的杀人案件, 是传统犯罪与特殊环境结合的产物。运载工具的机械运动, 导致运载工具上的杀人案件现场呈现出特殊的现场状态: 时间空间分离 (甲案乙地)、中心外围分离 (车地分离)。依据现场要素表现的不同, 运载工具杀人现场构成分别有: 运载工具杀人案拖尸现场、运载工具杀人案抛尸现场以及杀人案移尸运载工具现场。本文对运载工具杀人现场的不同类型以及现场分离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比较, 提出区别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7.
犯罪现场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理解,这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基于犯罪现场构成要素,实际工作中对现场环境也进行勘查的情况以及对犯罪现场是立体空间区域的理解,作者对犯罪现场进行了定义,并遵从逻辑性、实用性原则对犯罪现场的外延从八个方面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描述了教室后排男孩与多数学生不同的学习生活状态,从空间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处于教室后排的空间特性在后排学生成为亚群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教师对教室空间进行了不同安排,他们往往将不守纪律、喜欢顶撞教师的男孩调到教室后排,从而形成了与主流空间不同的后排空间。在不同情景下,位于后排空间的男孩展示出与位于前排空间的学生不同的三种状态:蛰伏、强调存在、追求认同。他们同时也塑造了后排空间的意义,形成了可能发展出反学校文化的同辈群体。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反学校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张扬金 《理论导刊》2008,48(1):100-103
随着20世纪80年代现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的兴起,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内涵、机制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究于当前现状,关于现代不同领域下的协商民主、现代不同空间下的协商民主、协商民主与代议民主的关系、理性协商与制度协商的关系以及协商民主边界问题等方面将成为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加速城市化是扩大内需、维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途径,但在城市化路径选择上,由于教育背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的不同,学者们在中国应该选择二元城市化还是一元城市化、大城市优先还是小城镇优先、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以及中国城市化速度过快还是过慢的判断上分歧严重,难以取得一致意见。只有深刻检讨中国的城市化路径,认真研究中国的特殊国情,进行深刻的制度变革,合理协调市场与政府的作用,积极发展中型城市,做强做大中国的大城市,才能避免盲目性,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