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股风是怎么刮起来的?史中来近年来,一些地区刮起了一股出卖国有企业风,其来势之凶猛,范围之广大,实出人意料之外。有的地方政府提出,不仅差的企业卖,好的也卖,而且优先卖;中小企业卖,大型的也卖;工业企业卖,商业外贸企业也卖。出卖国有企业甚至成为政府指定...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有一些“著名经济学家”鼓吹大量出卖国有企业,搞私有化,并且鼓吹“靓女先嫁”,即先卖经济效益好的国有企业。他们还创造了一种理论:出卖国有企业,只是把实物形态的国有资产(指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变成了货币形态的国有资产(钱),不叫私有化。有些地方的领导人在上述理论指导下,胆量大增,出售国有企业成风,还把卖得快、卖得多作为、“政绩”来夸耀。他们振振有词地说:我只是把“实物形态”的国有资产变成了“货币形态”的国有资产,没有违反宪法和中央的政策。有的市、县领导人(他们都是40岁上下的干部)当面对…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经济学界一些人提出,卖国有企业只是由“实物形态”到“价值形态”的形态变化,不会对所有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杰 《创造》2001,(5):42-42
开拓农村市场仍面临一些制约性因素,值得重视并研究解决。据笔者在农村走访调查,当前基层干部群众对此有“六盼”——   一盼加大开拓农村买方市场的力度。随着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的逐步缩小,农村商品日渐丰富,城里卖的东西农村也能买到,昔日农村“买难”的现象在农村大多地方基本消失,但与之相反,不少地方又出现了“卖难”问题,成为影响农民收入、制约农民购买力的主要因素,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商家应把着眼点从急于开拓农村卖方市场转移到先开拓买方市场上来,多渠道解决农副产品“卖难”问题,唯有此,才能增强农民购买力。  …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维稳”这个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特别吸引舆论关注的是,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对于维稳的不妥当措施引起了网络或者批判者口诛笔伐的声浪,质疑之声不绝于耳.究其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对“稳定压倒一切”的理解呈现出“片面化、简单化、纸面化”的趋势和现象,即片面地理解稳定就是“不出事”,单纯地压制“社会不稳定因素”。不问原因、机械地对待中央文件,采取简单粗暴的行政方式等,  相似文献   

6.
原新华社高级记者喻权域谈到,近几年,有一些“著名经济学家”鼓吹大量出卖国有企业,搞私有化,并且鼓吹“靓女先嫁”,即先卖经济效益好的国有企业。他们还创造了一种理论:出卖国有企业,只是把实物形态的国有资产(指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变成了货币形态的国有资产(钱),不叫私有化。 这使我想起彭德怀元帅和他早年的那句名言:“崽卖爷田心不痛”。 “崽卖爷田心不痛”,是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里常见的事,常说的话。儿孙辈没经过创业的艰辛,出卖前辈遗留给他的田产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不问姓‘社’姓‘资”’、“冲破姓‘公’姓‘私”’宣传的影响下,有些地区刮起了出卖国有企业风。企业是怎么卖的,卖的后果如何,卖后有什么影响?我们选择我国中部地区两个省的五个县市作了初步调查。这五个县市国有企业卖得不算厉害,但有些做法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些倾向性问题也相当突出。一、出卖国有企业的情况(l)五个县市,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卖得较多的,有三个县南。这三个县市除保留少量国有企业外,其余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大部分都卖给了职工、原厂长或私有企业主;工商业卖的步子都比较大;另一类是对出卖…  相似文献   

8.
刘伟 《北京观察》1999,(2):41-43
“放小”的实质是非国有化卖的价格由市场来决定政府不能推卸责任伴随改革的深人,国有企业的改革越来越被有机地纳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越来越被置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墓木经济制度建设过程之中,“抓大放小”战略方针的提出便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的染中体现。就现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9.
规范性文件俗称“红头文件”。现实中,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红头文件”过多、过滥、只公布不废除等现象。对此,一些省市政府立足于做“减法”,推出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变繁杂的运动式文件清理工作为长效清理机制,提高规范性文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突破国企改革“瓶颈”已成为当前我国企业改革的关键所在。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卡壳”,造成大部份国有企业效益低下,大批职工下岗待业,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正由于国企改革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致使一部分同志对国企改革信心不足,在如何推进改革上的认识分歧较大。例如,一些地方推行的“甩包袱”出售;一些小企业在推行股份合作制过程中产生“强迫症”;一些同志认为出售一部分小型国企等同于私有化、私有制,“丢失社会主义阵地”,等等。有鉴于此,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上统一认识,提高信心,使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已成为当前我国…  相似文献   

11.
名人新论     
王珏:盲目拍卖国企劳民伤财 著名经济学家王珏教授指出,现在一些地方出现的用国内外招商方式拍卖国有企业的方法是劳民伤财。现在有些地方的官员,或带着上百个企业跑到欧洲去卖,或带着企业到国内的经济特区去卖。现在有多少人能买得起企业?而且在没有对企业情况进行深入了解、考察的情况下,谁敢拍板定案?不去扎扎实实搞改革,而是想偷懒,想一卖了之,这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2.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有政府出资兴建、政府管理的国营企业(或称“国有企业”)。“二战”之后,英国等西欧国家纷纷收购私有企业,使之“国有化”。近二三十年,西方一些国家又纷纷出售国营企业,使之“私有化”(privatization)。其理由是:国营企业的效率低,私有企业的效率高。所以要通过“私有化”来提高企业效率。 西方这股“私有化浪潮”的规模并不大,但它对我国的影响却很大。我国一些主张私有化的“著名经济学家”和“高参”,自以为找到了“有力的佐证”。他们振振有辞地鼓吹: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国有企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新增”一种权力,叫“借款表态权”,是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向融资机构借贷资金时,融资机构需要政府提供地方人大常委会同意借贷资金的决定。  相似文献   

14.
著名经济学家、中央党校王狂教授日前就当前企业改革的问题接受国家经贾委经济咨询中心有关同志的访问时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能利风,必须在理论上取得突破;现在一些地方出现的用国内外招商方式拍卖国有企业的方法是劳民伤财。 王妞教授指出,现在有些地方的官员,或带着上百个企业跑到欧洲去卖,或带着企业到国内的经济特区去卖。在没有对企业情况进行深入了解、考察的情况下,谁敢拍板定案?不去扎扎实实地搞改革,而是想偷徽,想一卖了之,这是行不通的。 现在有些地方出现了个别企业领导人出资购买企业的事。企业资产评估价格低,还由银行给货…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相关法律虽然赋予了地方人大常委会有决定重大事项的职权,但这些法律规定比较原则,客观上制约了地方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行使。现实中,一些地方对重大事项的决策,往往是地方政府“自导自演”,地方人大决定重大事项的权力被地方政府所侵占,地方人大却成了“旁观者”,既“缺位”又“错位”。这一公共决策现状显然不利于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不利于提高地方重大公共决策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近一段时间以来,在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落实“抓大放小”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加深加快。但是,一些地方的改革也出现了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这就是所刮起的一股卖企业的邪风。诸如:北方某市市长率代表团南下深圳为192户国有和集体小企业以及66户大中型企业寻找买主;南方某市赴香港举办国有中小企业产权转让洽谈会,其转让项目涉及化工、冶金、机电、五金、纺织、食品、药品等15个行业。出售的形式,有公开拍卖、跨省市拍卖,有整体拍卖、部分拍卖,有分期付款的、欠帐的、抵押实物的,也有“零点出售”的,还有半卖半送的,买…  相似文献   

17.
建立新型管理机制切实推进政企分开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姚峻为切实推进国有企业政企分开,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建立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宏观调控机制实践证明,政企分开,重点在“分”,难点在“政”。我们认为,政企分开的关键是政府。政府对企业首先要有“断奶”的决心,从...  相似文献   

18.
何华梁  李思维 《求索》2007,(2):36-38
城市商业银行这个中国的银行业的“第三梯队”的改革已刻不容缓。本文认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困境源于地方政府和地方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产权安排。对其进行产权改革,实现其产权的可流动性才是彻底改造城市商业银行的治理机制和内部经营机制,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实行政企分开,并不是政企脱钩,政不管企、企不听政,而是要克服传统体制下企业过渡依赖政府、政府“乱管管死”企业的弊端。一方面,使企业形成权责利相统一的机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另一方面又赋于政府对企业的新的职能。职能的核心是优化企业的经营环境、促进企业成长壮大。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这种职能大体可以简单概括为:“用人”、“激励”、“保护”、“服务”、“扶植”、“监督”12个字。  相似文献   

20.
尽管地方政府部门一再试图撇清渚如“祖龙”、“铁本”等工程的“政府制造”性质,但事实却正是地方政府一些职能部门“越位”的乱作为。以及另一些职能部门琉于监督的行政不作为。共同制造了这些举世瞩目的“政绩”,施政失误所带来的巨大的行政成本。则需要由整个杜会来“埋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