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经济强国”地位的进一步巩固,日本充当“世界政治大国”的欲望迅速膨胀。受此影响,日本对非外交也由冷战时期单纯强调经贸利益转向全面介入,不断加大对非洲国家的渗透力度,以求全面扩大在非洲的影响力。日本对非外交的“新重商主义”特征有所淡化,而“大国外交”意识则迅速增强。  相似文献   

2.
曾强 《亚非纵横》2008,(3):32-37
二战以来,日本对非战略诉求经历了从“重视经济”到“经政并重”,再到“政治为主、经济为辅”的调整。目前,非洲成为日本争做“政治大国”战略的“外交支点”之一,其对非战略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3.
马汉智 《国际问题研究》2023,(3):117-137+142
非洲作为“全球南方”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日本实现其“政治大国”夙愿的重要依托。日本在战略上,诱拉非洲国家进入其“印太构想”,拓展战略空间;政治上,紧密团结非洲,推动联合国改革;经济上,完善对非经济外交,夯实日非务实合作根基;安全上,优化制度设计,确保非洲供日能源安全;软实力建设方面,注重理念引领和实践,提升日本在非影响力。由于日本对非政策长期以来的外生性、日非合作民间基础薄弱等原因,日本实现对非战略目标的掣肘多。“全球南方”崛起背景下,日本对非政策给中非合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展望未来,日本只有摒弃对“全球南方”的错误认知,才可能使其对非洲的政策调整收获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2005年"争常"失败后,日本政府改变了过去长期冷落非洲的外交政策,开始把非洲真正地纳入其全球战略架构中来。加大援非力度,改革援非方案,以对抗气候变暖和环境保护为重点,突出环境外交,全面发展与非洲各国的关系,日本对非战略出现新态势。其基本动因在于,适应新的国际形势变化的需要,反思"争常"失败后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发挥日本"环境外交"的优势,扩大其在非洲的影响,这种对非战略的新态势将对中国对非外交构成较大的压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内明确界定了美国在非洲的核心利益,并试图从理念与政策两个维度对美国非洲外交做出变革性调整。然而,从美国在非洲的政策收益、非洲国家的反应以及全球治理的效力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奥巴马政府对非外交并未取得预期结果。然而,美国对非外交仍具有较强发展基础与较大提升空间,这给中非关系以及中美关系带来了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6.
日本对非洲官方发展援助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波 《西亚非洲》2004,(5):29-33
对非洲官方发展援助战略是日本对非洲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结束后 ,非洲在日本外交中的地位有所上升 ,日本调整了对非洲官方发展援助战略。进入新世纪 ,日本对非洲外交呈现出积极的态势。日本从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出发 ,对非洲进行了重新定位与评估 ,日本对非洲的政策调整主要是加强对非洲的经济援助 ,并以此为手段加强对非洲的影响 ,积极介入非洲政治 ,为日本国家利益服务。尽管日本对非洲官方发展援助战略客观上有利于非洲的减贫、疾病防治、教育、环境和卫生状况的改善 ;也在相当程度上促使非洲更多地参与全球事务 ,但是日本的内政外交强烈地反映了日美基轴路线的影响 ,再加上日本对非洲外交的实用主义特性 ,日本对非洲官方发展援助战略的作用仍将受到多方面制约  相似文献   

7.
美国在非洲的“人权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是美国推行其价值观、维护国家利益的一个有效武器以及实现其全球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非洲作为美国全球战略大棋局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也是美国推行“人权外交”的重点区域之一。本文从人权与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人权与非洲民主化、人权与非洲经济发展三个方面的联系来剖析美国对非政策中“人权因素”的两面性本质,指出美国对非“人权外交”的出发点和实质是捍卫其价值观和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8.
奥巴马政府明确界定了美国在非洲的核心利益,即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与发展利益,并力图通过支持民主建设、拓展贸易投资、维护非洲安全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措施来实现上述利益.奥巴马政府对非外交具有鲜明的特点,如改变对非身份认知、强化美国公众对非洲重要性的认识、重视与非洲青年一代的交流、注重发挥非洲人在地区治理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外交功能,等等.未来奥巴马政府的对非外交在具体政策实践上将有所变化,但会坚持其既定原则和利益追求.  相似文献   

9.
谷名飞  黄凯越 《和平与发展》2023,(5):52-74+174-175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2023年2月27日访非前夕,就其非洲政策发表重要讲话。这与2022年底发布的新版《法国国家战略评估报告》共同奠定了马克龙政府第二任期的对非政策基调,意味着酝酿两年之久的“新非洲政策”正式出炉。该政策意图改善法国形象、拉拢非洲国家、平衡非西方国家影响力,具体表现为:法国将减少对非洲的干预;在军事、经济等方面赋予非洲国家更多自主权;加速归还非洲国家艺术品;推进与北非大国阿尔及利亚的和解进程。在这一过程中,法国对非“让利”是基本主线,战略收缩是整体选择,外交多边化是长期趋势。总体而言,马克龙政府的“新非洲政策”存在一定的进步意义,有助于推动法非关系的正常化发展,但法国相对实力的衰落使得其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而法非关系中尚未解决的众多历史遗留问题也将严重影响法国在非洲的战略信誉。  相似文献   

10.
宋微 《国际问题研究》2023,(3):1-21+138
全球文明倡议作为中国为国际社会贡献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核心是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模式,以平等的方式推动文明间互鉴,尊重现代化发展的人民性。中国对非援助的核心与全球文明倡议的内核相契合。长期以来,中国把提升非洲自主发展能力作为对非援助的核心主题,在技术和治国理政方面为非洲提供援助,助推非洲实现自主发展。面对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的冲击,中国对非治理援助也面临新的挑战。全球文明倡议为新时代中国开展对非治理援助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应在尊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积极支持非洲走自主发展之路;在倡导平等互鉴基础上,优化治理援助项目评估;在坚持人民至上的前提下,重视培育非洲治理根基,提升非洲治理效能,助其实现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