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在现行检察制度中增设一种新的有具体监督内容和刚性监督程序的外部监督机制,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一个关键环节是选任人民监督员。从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来看,人民监督员的选任多数是由检察机关自行选任,难以走出"被监督者选任监督者"的怪圈。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真正体现外部监督的选任机制,确保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陈卫东 《政法论坛》2012,(4):116-133
自2010年10月起,试行了7年有余的人民监督员制度终于得以全面推行。作为回应"谁来监督监督者"的实际举措,不仅是检察机关,法学界乃至全社会都对人民监督员制度寄予厚望。然而,作为一项初生的制度,人民监督员不可避免地存在定性模糊、缺失民意以及运行机制等结构性缺陷,目前这些缺陷已致这一改革措施置于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改革的方向是扩大监督范围、建立由外部选任的、在诉讼程序内具有法律效力的人民监督员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3.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正当性与有效性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监督客体是人民检察院的具体司法业务,如果强化这一制度不免会陷入个案监督的困境.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人民监督员的角色实际上是"检察顾问",因而改革的意义也就只停留在政治意义上.人民民主的正当性并不能提供人民监督员这一制度的正当性.即使强化这一监督制度,也因为程序的安排而不产生监督的效益.并且,因为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设立是建立在监督者道德自律的基础上,并衍生出新的"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因而也就表明这一制度与法治的要求并不相容.  相似文献   

4.
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在现行检察制度中增设一种新的有具体监督内容和刚性监督程序的外部监督机制,把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关键环节有效地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从制度上保证职务犯罪侦查权的正确行使,从而促进检察机关公正执法,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一个关键环节是选任人民监督员。从中国目前司法实践来看,人民监督员的选任多数是由检察机关自行选任,难以走出“被监督者选任监督者”的怪圈。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真正体现外部监督的选任机制,确保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生命力,真正发挥人民监督员的作用。一监督…  相似文献   

5.
自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3年发布《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方案》,在天津、河北、山东等10个省市开展人民监督员试点工作以来。经过6年时间的不断探索.人民监督员制度现已在全国检察机关全面施行。作为检察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人民监督员被定位为检察机关的监督者,即由人民监督员对检察机关的相关工作进行监督。应当承认,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施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期困扰检察机关的“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人民监督员制度仍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尤其是制度实践中存在一系列逻辑困境。本文试图在对制度实践进行细致考量的基础上。找到人民监督员制度走出逻辑困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李月晨    兰婷 《中国司法》2014,(4):92-96
正宪法赋予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者"的崇高地位,正是这种权力配置,才使检察机关总是无法回避外界的诟病,尤其是关于"谁来监督监督者?"的强烈质疑。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内,检察机关一直在尝试着对这一问题进行回应,人民监督员制度就应运而生了。作为一项改革措施,人民监督员在制度设计上有诸多独到  相似文献   

7.
“检察机关监督别人,谁来监督检察机关?”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随着人民监督员制度的逐步建立,检察机关的外部监督得到强化。然而,怎么让人民监督员工作更具公信力,摆脱由“被监督者选择监督者”的局限。日前,郑州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在检察体制外率先实行了“人民监督员由人大常委会进行资格审查确认”和“人民监督员由人大常委会任命”的新模式。有关法学专家认为,郑州市检察机关的这种做法开了郑州市人民监督员“升格”之先河。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健全检察权运行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最高检和司法部日前联合印发了《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办法》,最高检出台了《关于人民监督员监督工作的规定》.按照这两份文件的规定,检察院在办理职务犯罪等案件的工作中,如果存在阻碍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等11种情形,人民监督员可以实施监督.这意味着,已经实施了13年的人民监督员制度,将迎来深化改革的又一次蝶变,以更加规范的选任管理、更加明晰的监督范围、更具刚性的监督程序,发挥其监督者的法治功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各国反贪机构的建立,"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焦点。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廉政公署的外部社会监督制度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廉政公署的外部专门监督制度是解决上述难题的两种典型实践例证,二者各具特色,对于完善我国的人民监督员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人民监督员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检察机关的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同时,也兑现了检察机关对宪法强调的对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监督国家机关工作的诸项权利的承诺。本文就如何强化人民监督员制度实效的措施结合实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其职权的行使属于公权力的运行.和其他机关相比,检察机关缺少一层外部监督,现实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理论问题,也即"谁来监督监督者".200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启动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安排和试点部署,这是在工作实践中对外部监督的探索,检察机关外部监督的探索,除了要在体制和制度架构内寻求办法外,还应该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中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2.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为解决自侦案件的外部监督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改革.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一种具有我国特色的制度创新,其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实践经验尚欠丰富。本文以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概念为切入点,对人民监督员制度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深刻分析,并就如何完善和发展该制度提出了大胆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王伟 《法制与社会》2011,(15):118-119
人民监督员是权利对权力的监督,属于检察机关的外部监督,对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检察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的人民监督员制度在选任、管理和监督程序上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探讨人民监督员制度存在的三大法律问题:一是从人民监督员制度产生依据上看,人民监督员制度缺乏法律直接规定;二是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基本内容上看,人民监督员的选任机制与监督目标严重背离;三是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实施效果看,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有效性与司法独立相矛盾。通过这三个问题的研究,一是指出目前我国的人民监督员制度还存在严重问题,对这种新生制度的快速增长不要期望过高;二是提出解决人民监督员制度问题的一些思路,为这种新生制度的茁壮成长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作为法律的监督者,检察机关在直接受理侦查案件时,一直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制约。人民监督员介入检察机关自行侦办案件和诉讼过程,打破了检察机关自侦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批捕、起诉的封闭运行状态。但人民监督员制度从监督的范围来看,笔者以为,“该捕未捕”的案件应纳入监督范围。  相似文献   

16.
检察工作是司法的一个重要环节,承载着公诉权并贯穿整个刑事讼诉的始终民众参与司法是司法民主的外在体现和内在要求,在检察领域民众参与检察一方面体现司法的民主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权力对权力的制约。各国在民众参与检察的道路上进行着不断地摸索和制度创新。目前比较典型的三种是美国的大陪审团模式、日本的检察审查会制度和我国的人民监督员制度。实施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目的是在检察机关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方面,由人民监督员监督检察机关的逮捕决定和参与检察机关做出不起诉和撤案决定的过程,改变监督者在直接受理侦查案件上没有外部监督的格局。检察院主动接受外部监督推出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精神是值得赞许的,毕竟在现行司法制度和诉讼制度没有根本性改变之前,这确实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通过民众参与检察的方式可以促进检察工作公正有效的进行。笔者在此从人民监督员代表性、人民监督员的实效件等方面讲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人民监督员制度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独立性缺乏、参与人员代表性不强、成员广泛性不足、监督者缺乏应有的素养、任期时间较长等问题。应当以改革和完善人民监督员选任机构及机制为重点和切入点,推进相关法律的出台,促进监督方式的改革,进一步明确人民监督员的权利义务,保障人民监督员制度设立目的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8.
马雪梅 《中国检察官》2004,(5):15-15,25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主动接受外部监督的一种制度创新,现阶段正值检察机关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本文借此谈谈对人民监督员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几点认识。(一)加快立法进程,使人民监督员制度法制化作为新事物的人民监督员制度彰显其制度优势,但依旧处于萌芽阶段,在其实行过程中必然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比如检察机关管理人民监督员有关事物影响了制度的公信力,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及监督程序不明确,在试点中由于缺乏法律规范造成一定程度的不统一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在现行的立法体制下,由立法机关通过立法来解决将成为必经的途径。目前,…  相似文献   

19.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对直接受理侦查案件探索外部监督途径的一项重要尝试,是中国当代检察制度的一次实践创新,人民监督员制度代表了检察改革的发展方向,对促进检察机关全面正确履行人民赋予的法律监督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民监督员制度作为一种新制度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刍议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云升 《河北法学》2004,22(10):87-91
人民监督员的任务是监督监督者的司法活动,工作的性质是“民督宫”,由此决定了人民监督员应具备较高道德、业务素质,并能够代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他们应当来自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皆不宜兼任人民监督员职务。现试行的人民监督员制度,对人民监督员的选聘条件规定过于粗糙,选聘程序在实际操作中缺乏透明度,监督员的责任也未明确,难以保障监督的实效,故该制度应在许多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