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东南亚纵横》2008,(6):96-96
1日,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大将在发表“五一”国际劳动节贺词时呼吁全体国民积极参加全民公决,投票通过新宪法草案。缅甸全国除部分灾区外10日举行新宪法草案全民公决,以产生一部“符合国情”的新宪法。缅甸新宪法全民公决委员会15日发布公告说,在缅甸全国325个镇区中的278个镇区举行的新宪法草案全民公决中,选民赞成票率为92.4%。按缅甸宪法公决法,新宪法草案已经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2.
11月6日,塔吉克斯坦曾两度推迟的总统选举和新宪法全民公决终于举行,中央选举委员会于当天晚上公布了投票结果:参加投票的选民占选民总数的95%,原国家元首、议长拉赫莫诺夫以60%的赞成票获胜。唯一的竞选对手,1993年10月辞职的前任总理、现驻俄大使阿卜杜拉贾诺夫只得35%的选票而败北。同时举行的全民公决以90%的赞成票通过了第一部新宪法,宣布国家由议会制改为总统制。11月16日,拉赫莫诺夫宣誓就职,开始以总统身份继续治理这个多灾多难的山地小国。  相似文献   

3.
皮诺切特作为智利军人执政委员会提出的唯一候选人,在10月5日的公民投票中败北。根据智利军政府1980年9月通过的新宪法,如果皮诺切特在此次公民投票中获多数赞成票,他将作为合法总统继续执政到1997年;如果多数选民投反对票,军政府应于1989年12月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1990年3月11日皮诺切特应向民选总统交权。一段时间以来,智利军政府对公民投票的态度比较乐观。在政府看来,皮诺切特具有诸多有利条件:他作为唯一候选人参加竞选;反对派组织松散,缺少一个众望所归的领袖人物;政府控制着宣传机器,为皮诺切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26日,缅甸新宪法在历经15年风风雨雨后终于落定尘埃,在全民公决两个阶段投票中都获得通过①.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事件,它将影响未来缅甸的政治走向.本文试图通过对缅甸制宪的历程的回顾,分析新宪法制定的原因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8年缅甸的发展中,有两件引起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一是"纳尔吉斯"热带风暴的袭击及其影响;二是"新宪法"公投."纳尔吉斯"风暴给缅甸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造成了极大的生命和财产方面的损失,但缅甸军政府以特有的方式应对了这场空前的浩劫,也没有因此改变推行它确定的"民主路线图计划",在"纳尔吉斯"风暴袭击缅甸的同一个月中在全国举行了"新宪法公投",并在当月宣布全民公投通过了新宪法."新宪法"历经了15年才出台,是一部非常富有缅甸特色和体现了军人领导集团意志的宪法,它的通过对缅甸未来政治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尽管通往2010年大选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但缅甸的政治发展看来仍在沿着军政府的"路线图"艰难地推进.  相似文献   

6.
宪法更新是土耳其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现象,土耳其共和国先后颁布了1924年宪法、1961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且每部宪法又伴随着数量众多的宪法修正案,为推动土耳其民主化进程的深入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当前,土耳其国内各派别围绕着是否颁布新宪法展开激烈斗争,而掌权的正义与发展党正在针对新宪法的出台作出一系列努力.宪法作为政治利益博弈、力量关系对比的产物,其更新对政治社会变革有着重要影响;以民主的纬度来观察宪法更新,是宪法变迁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命题.本文试以土耳其现代化进程中的宪法更替为主题,论证宪法更新对民主化进程的影响,进而探讨土耳其制订新宪法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前言缅甸于1974年1月3日公布了新宪法,根据新宪法在3月2日召开了人民议会,恢复了中断十二年之久的民主政治。在奈温军人政权长期统治期间,缅甸虽然一直处于沉默状态,但是这次“还政于民”之后,人们可以予感到缅甸将会有一个新的变化。我作为海外技术合作事业团派遣的“伊洛瓦底江建桥计划调查团”的一员访问缅甸  相似文献   

8.
吉尔吉斯斯坦无色革命的原因与政治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尔吉斯斯坦2010年无色革命与2005年郁金香革命颇为相似,而究其原因,也几乎是2005年的翻版.6月底,吉尔吉斯斯坦全民公决通过了新宪法草案.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新宪法草案的通过将成为标志吉尔吉斯斯坦走向建立一个议会民主制国家的转折点.但是,这场革命暴露、加深了吉尔吉斯斯坦已有的矛盾,并产生了一些新问题,使吉尔吉斯斯坦的政治前景和国家命运处于不确定之中.  相似文献   

9.
去年9月19日泰国军人发动政变,推翻了他信政府,建立以政变领袖颂提为首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和以临时总理素拉育为首的过渡政府,人们曾认为这将结束因反他信运动造成的国内政局长期动荡,军方也承诺将尽快“还政于民”。但在此后长达近一年的时间里,泰国局势并未稳定,反而有进一步恶化的危险。因此,临时政府加快了制定新宪法、举行全国大选的步伐。8月19日,泰国举行新宪法草案全民公投,并以57.81%的微弱多数获得通过。8月24日,国王批准新宪法生效,它将成为泰国历史上的第18部宪法。素拉育宣布将于12月23日举行大选。这使泰国政局的走向趋于明朗,…  相似文献   

10.
2016年8月7日,泰国举行了第20部宪法的全民公投,这是军人自2014年5月发动政变推翻英拉政府、接管政权以来,接受的首场“民意大考”,备受关注.公投选票设有两个问题,第一个为:你是否同意新宪法草案?第二个为:你认为在国会选举之后5年内,上议院是否有权与下议院一起参与决定总理人选?公投最终结果是:投票率为59.4%,投票者中,61.35%的人赞成新宪法草案,58.07%的人同意上议院参与选举总理.①新宪法大幅扩充军方政治权力,引发诸多争议.本文将探讨此次新宪法公投所反映出的泰国政治力量格局变动,及其对泰国未来政治走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16年,普密蓬国王的逝世使泰国社会陷入悲痛之中.新宪法草案起草与公投成为泰国维和委2016年的政治要务.8月7日新宪法公投得以通过,但国王对新宪法的御准因普密蓬国王逝世而打断,至2016年年底仍被搁置.经济上,泰国军政府继续推行经济刺激政策,国内生产总值实现3.2%的增长率,略低于预期目标并低于东盟平均水平.外交上,泰国军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力求获得国际社会对泰国局势的更多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评析俄罗斯总统制的确立及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 993年俄罗斯通过新宪法确立的总统制,与西方总统制有明显不同。新宪法确认了俄罗斯总统更广泛的权力,而议会权力弱化,形成了民主框架下的总统集权。虽然这一结果是国家体制转换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现象,但在俄罗斯民族国家的界定范围内,这种结局的产生不是一种体制单纯的偶然性发展,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俄罗斯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地理环境和现实的政治、社会因素是导致这种体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小泉宣布的新宪法草案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对于宪法第九条第二项内容的修改成为焦点。但草案要成为正式宪法,也将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20 0 3年 1 0月 5日 ,俄罗斯联邦车臣共和国进行了总统选举。 7日 ,俄联邦车臣共和国选举委员会主席阿尔萨哈诺夫正式宣布 ,车臣共和国行政长官艾哈迈德·卡德罗夫当选车臣总统。这次选举共有 49.9万多名选民参加投票 ,占登记选民总数的 87.7%。最后计票结果显示 ,卡德罗夫获得  相似文献   

15.
《2047尼泊尔王国宪法》已于1990年11月9日正式颁布实施了。这部新宪法在1962年的尼泊尔宪法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新宪法的诞生,尼泊尔结束了长达30余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实行了多党议会制。在1962年至1990年的30余年间,尼泊尔是一个君主专制国家,实行的是无党派评议会制度,国王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从新宪法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尼泊尔是一个印度教君主国家,实行的是多党议会制,国王是尼泊尔国家和人民的象征,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相似文献   

16.
即将到来的美国2006年中期选举是2008年总统选举之前最重要的一次选举。其结果将决定美国国会的政党分野和权力布局,而且将影响2008年总统选举的议题设定和民调走向。截至目前,本次中期选举呈现出三个特点:选民普遍对现任议员不满,大部分选民思变心切;共和党的支持率下降,相对多数的选民表示支持民主党;布什总统的民意支持率明显偏低。伊拉克问题和国内经济问题是本次中期选举的中心议题。从目前的选举形势来看,民主党方面将略占优势,整体选情呈现“驴攻象守”态势。  相似文献   

17.
2015年9月,尼泊尔颁布了新宪法。但宪法草案的制定过程却异常艰辛,新宪法的颁布也并没有给尼泊尔人们带来稳定和发展,反而导致国内暴力抗议不断,尼泊尔国内的族群矛盾和分歧持续激化。  相似文献   

18.
围绕2012年大选,美国两党角逐激烈。为赢得竞选优势,争取更多选民,民主党总统奥巴马围绕加速经济复苏,提出振兴美国制造业,力促为富人增税,为中产阶级减税,缓解贷款购房者的还款压力,争取工会和蓝领阶层支持;共和党虽声称美国经济需从根本结构上进行改革,但提不出打动人心的方案;共和党在美国内经济复苏缓慢之际仍要维持超级军费也不易为选民接受;共和党利用抨击中国贸易政策哗众取宠也招致选民不满。无论选举结果如何,未来美国的内外政策变化都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美国大选在即,经济问题仍将是选民的首要关注点。美国的政治版图和力量格局正在经历新的调整,党派政治分裂的局面难以改观。这种政治生态中的两极化与选民期待的“超越党争”的大选气氛相互交织,将会对美国政府的未来政策以及美国对外关系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推动和协助阿富汗冲突后的首次大选是国际社会赋予联合国的重要职责。根据《波恩协定》和安理会第1471号决议的授权,联合国设立了"联合国阿富汗援助特派团"及选举股,从三个方面在2004年阿富汗的总统大选中发挥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相关的选举制度并推动其实际运作;组织开展选民登记及选民教育活动;在选举进程中提供各种技术、后勤等综合援助。在联合国的协助下,阿富汗顺利完成了2004年大选,并确立了一系列与选举相关的基本制度如选民信息、法律、机构等。不过,选举自身无法解决该国存在的各种根深蒂固的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