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社会信任关系具有熟人社会的一般特性,因此在传统乡村社会日常生活矛盾纠纷的处置中,民间调解一直在发生作用。人民调解尊重民间调解习惯并将其作出现代性转化,实质上是将礼俗秩序与法律秩序结合起来。以人民调解的制度化形式介入乡村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有利于乡村社会秩序和谐和法治进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矛盾进入多发期。民间纠纷也呈现出数量不断增多,类型多样化,成因复杂化等特点,表现形式呈现隐蔽性、突发性、群体性和反复性。调解工作是处理民间矛盾纠纷十分重要的方法。我省的人民调解工作要继续发扬创新精神,把推进人民调解机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保定市冀北村至今还保留着"招墓角"这一民间婚姻风俗。笔者通过对该村"招墓角"家庭纠纷的调查发现,从表象上看,人民调解成为了该村解决民间纠纷的主要方式,国家法似乎有了某种"失灵"的迹象。因此,必须客观认识民间法在乡村纠纷解决中的特殊地位及其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二者虽然存在着结构性断裂,但也有着共同的逻辑基础。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纠纷多样化的乡村社会,应当构建适合乡村社会自身特点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4.
委托人民调解是公安机关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借助社会力量调解处理因民间纠纷引发的轻微违法案件,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新举措。公安机关要深入研究委托人民调解的功能定位、适用范围和法律效力,不断发展与完善委托人民调解制度,释放公安行政调解功能,发挥人民调解的独特优势,着力构建大调解格局。  相似文献   

5.
委托人民调解是公安部门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借助社会力量调处因民间纠纷引发的轻微违法案件的客观需要,是公安部门积极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创新举措。探索委托人民调解制度的功能定位、适用范围、程序规范、法律效力等问题,对不断发展与完善委托人民调解制度,释放公安行政效能,发挥人民调解独特优势,构建大调解格局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唐全寿 《人大论坛》2011,(10):26-26
人民调解,指的是依法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纠纷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以解决民间纠纷的一种群众性自治活动。作为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化解纠纷、消除矛盾的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人民调解制度在息讼止纷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7.
薛洪 《重庆行政》2015,(6):65-67
人民调解制度对于及时化解民间纠纷、 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稳定, 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201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以下简称《人民调解法》)首次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对人民调解的性质、任务和原则,调解组织形式和调解员选任,调解的程序、效力等问题作出了规定,实现了人民调解制度的法律化.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治安调解和人民调解在界分上因为实践中的交叉、混合而存在争议,又在衔接上存在对接机制不完善、运用不协调等问题。通过充分吸收、借鉴部分地区实务中的做法,化用包容性评价设计二阶层的纠纷调解流程,可以解释公安机关调解不涉及治安案件的民间纠纷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探索治安调解和人民调解衔接的具体措施,从而减低对警力资源、司法资源的不必要占用,提高解决纠纷的便捷性,促进社会和谐,维护治安秩序。  相似文献   

9.
张邦铺  刘渝 《前沿》2011,(21):89-92
凉山彝族有着本民族特色的调解机制。拟从彝族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重构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在彝族纠纷调解机制的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整合民间纠纷调解的资源,推行多元化调解机制,构建大调解格局。对进一步完善适合民族地区发展的新型人民调解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人民调解作为基层人民群众组织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重要工作机制,处理了大量民间纠纷和轻微刑事案件。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呈现出发展参差不齐,甚至在个别地方出现形同虚设的现象。因此,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功能,必须增强调解组织规范化、调解人员职业化、调解方式法治化、调解效力法定化、调解程序信息化、调解管理科学化。  相似文献   

11.
人民调解立法:“东方经验”的法制升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10,(14):12-14
社会的和谐稳定离不开一系列系统、有效、稳妥的矛盾化解机制的有效配合和运作。长期以来,人民调解,这一被誉为"东方经验"极具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制度在定纷止争、化解民间纠纷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村纠纷的人民调解机制完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 《人民论坛》2012,(14):44-45
针对新时期的农村纠纷,该文重点探讨了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人民调解制度,具体分析了新时期农村纠纷的特点和人民调解在解决农村纠纷中的优越性,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分析了当前人民调解机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农村社会背景提出了完善人民调解机制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转型期农村人民调解解读——基于农村基层治理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解作为民间纠纷的主要解决手段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深刻影响着现实中的纠纷解决。依托于行政权威,人民调解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农村民事纠纷的主要且有效解决方式;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随着基层组织自治性的过渡,失去权威因素的村干部难以担当起调解者的角色;展望未来,基层自治的成熟必将为法理型权威的塑造创造条件,进而促进人民调解成为真正的民间性、自治型纠纷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4.
卢燕 《人民论坛》2014,(11):103-105
乡村人民调解在灵活、便捷化解民间纠纷的同时,全面、深入地参与乡村事务,是乡村治理中最活跃的元素之一.但是,受社会组织、村民素质、资源供给的制约,乡村人民调解的社会功能并未完全实现.当前,乡村人民调解存在吸引力式微、形式化倾向和评价机制矛盾的问题.应基于乡村社会的现实和需要,在适度承认城、乡人民调解差异前提下,逐步改进并有效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多元解决纠纷机制在我国有着深刻的文化渊源:纠纷解决途径的多元文化传统;民间法与国家法互动的长期存在;近现代纠纷解决的实践。因此,建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符合我国的历史习惯,也利于维护司法权威。目前,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尤其应重塑人民调解的权威。  相似文献   

16.
乡村人民调解在灵活、便捷化解民间纠纷的同时,全面、深入地参与乡村事务,是乡村治理中最活跃的元素之一。但是,受社会组织、村民素质、资源供给的制约,乡村人民调解的社会功能并未完全实现。当前,乡村人民调解存在吸引力式微、形式化倾向和评价机制矛盾的问题。应基于乡村社会的现实和需要,在适度承认城、乡人民调解差异前提下,逐步改进并有效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7.
俞小勋 《今日浙江》2011,(12):54-54
2010年5月底,宁海县第一家专职人民调解室——和解工作室在西店镇成立。之后,力洋、大佳何等4个镇也相继成立专职调解室,"老娘舅"们活跃在民间,明法析理,调解民间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搞活政策引起社会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起人们传统观念的变革 ,民事流转加快 ,经济活动频繁引起民间纠纷增加 ,基层人民法院审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人民调解很有必要。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现代社会的各种观念都在更新 ,传统的人民调解制度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并受到传统观念的不断冲击 ,必须以现代观念指导人民调解 ,使人民调解工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人民调解制度发源于传统的民间调解,兼具内发性和外生性。从宪政的视角考察人民调解在农村遭遇的困境,很重要的原因是村民自治未能在农村真正实现,导致了转型期农村社会的复杂状态,没有给人民调解在农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尽快实现村民自治,完善基层民主机制,保障村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可以促进人民调解的发展;人民调解的广泛实施,能够为农村提供合理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有助于形成和谐的村庄秩序,构建公平的社会结构.推动村民自治的实现。二者在农村宪政建设的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民调解制度是依法设立的群众性的自治组织采用调解方式解决民间纠纷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在我国,它是运用最为广泛、最成功,并深受广大群众和基层社会欢迎的诉讼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