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婚姻的外衣下到底掩盖了什么?当爱情和浪漫让一些向往或走进婚姻屋檐下的人们做着玫瑰色的美梦时,却有另一些人在婚姻殿堂的窗口徘徊,寻找远处的风景。近年来,一种被叫作“亚婚姻”的现象,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和“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形式一样,“亚婚姻”也因为揭开了看似正常甚至完美的婚姻创口,让很多人开始疼痛。在“亚婚姻”状态的家庭,他们的婚姻关系还没有到破裂的程度,却正在缺少热情。他们有婚姻,却已没有爱情。他们有过去,却可能没有未来。“亚婚姻”现象的出现,是当下婚姻关系亮出的黄灯,这是一个需要引起注意和警惕的信号!  相似文献   

2.
婚姻的外衣下到底掩盖了什么?当爱情和浪漫让一些向往或走进婚姻屋檐下的人们做着玫瑰色的美梦时,却有另一些人在婚姻殿堂的窗口徘徊,寻找远处的风景。近年来,一种被叫作“亚婚姻”的现象,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和“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形式一样,“亚婚姻”也因为揭开了看似正常甚至完美的婚姻创口,让很多人开始疼痛。在“亚婚姻”状态的家庭,他们的婚姻关系还没有到破裂的程度,却正在缺少热情。他们有婚姻,却已没有爱情。他们有过去,却可能没有未来。“亚婚姻”现象的出现,是当下婚姻关系亮出的黄灯,这是一个需要引起注意和警惕的信号!  相似文献   

3.
婚姻的外衣下到底掩盖了什么?当爱情和浪漫让一些向往或走进婚姻屋檐下的人们做着玫瑰色的美梦时,却有另一些人在婚姻殿堂的窗口徘徊,寻找远处的风景。近年来,一种被叫作“亚婚姻”的现象,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和“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形式一样,“亚婚姻”也因为揭开了看似正常甚至完美的婚姻创口,让很多人开始疼痛。在“亚婚姻”状态的家庭,他们的婚姻关系还没有到破裂的程度,却正在缺少热情。他们有婚姻,却已没有爱情。他们有过去,却可能没有未来。“亚婚姻”现象的出现,是当下婚姻关系亮出的黄灯,这是一个需要引起注意和警惕的信号!  相似文献   

4.
李滢 《检察风云》2014,(18):38-39
在你的心目中,婚姻是什么?是爱情的坟墓,还是爱情的天堂?或是一段平凡却需要用心经营的日子? 曾经有一个来访者芳芳,说她不想结婚,她觉得结婚没有意义,婚姻该有的他们都有了而且还更自由。他们各自有一套房子,工作忙时就电话短信联系,有空时就聚在一起吃饭、旅游。他们觉得这样在一起很开心。芳芳不明白为什么要结婚,结婚的意义是什么。我告诉她如果现在的状态是你认为的婚姻状态那就错了。真实的婚姻中有开心、快乐、分享,如你们现在这样,还有朝夕相处、争吵、摩擦,更有争吵过后的化解、包容、彼此妥协后的关爱。他们这样的相处“看起来很美”,其实是对真正亲密关系的回避,和婚姻关系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检察风云》2006,(5):11
爱情诈骗让很多人尝到了“甜头”,一些人就把目光盯在了婚姻介绍的行业上,用情感体验做幌子,以婚姻中介为手段,大肆进行爱情诈骗,欺骗了许多渴望真情的善良人们,演绎出了一幕幕耐人寻思的“爱情骗局”。在我们中国老百姓的观念里,当红娘搭鹊桥是一件既喜庆又积德的好事。婚姻介绍所作为专门的红娘服务机构,给人们寻找满意的伴侣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是,近年来,也不断有一些黑婚姻介绍所假托搭鹊桥的美名行诈骗钱财的勾当。在这些婚姻介绍所的经营理念中,传统的“说媒”功能已经发生裂变,基本上成为了“交友中心”,有的甚至沦为介绍卖淫嫖娼…  相似文献   

6.
母冰 《法律与生活》2011,(15):58-59
“我38岁才结婚,婚姻最后却被判无效,还留下一个女儿让我抚养,这对我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新婚没多久就怀上了爱情的结晶.正在憧憬美好幸福的生活之际,新娘张丽却突然被告知,自己的婚姻是被丈夫李勇用一张假离婚证骗来的。事发后,这段婚姻被法院判决无效。  相似文献   

7.
新婚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于离婚。”这条规定的内容和基本精神主要是: 第一,规定了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解决办法和诉讼程序。婚姻的基础是爱情。婚姻的缔结和存续要以爱情为基础,婚姻的解除也要以感情确已破裂为依据。婚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通过法定的办法和程序,解除婚姻关系,这也是正常的现象。因此,在第二十五条中明确规定了男女一  相似文献   

8.
在我省有的少数民族群众中仍然存在着抛开《婚姻法》凭“口唤”离婚的现象。据我们对某县人民法院1990年1月至10月婚姻案件受理情况的调查统计,共受理婚姻纠纷案件61件,其中因“口唤”而引起的离婚案就有14件,占婚姻案件总数的23.1%。在婚姻关系中,“口唤”是指男方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他人面前以口头形式宣布休妻,就可以不要自  相似文献   

9.
婚姻关系模型理论与离婚法律制度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关系理论从来都是婚姻制度的实质性基础。如果说离婚制度研究是一种“具体而微”的学术进路,那么婚姻关系理论则反映着整体的、宏观的、基础的婚姻定位、婚姻意识和婚姻观念,它融合了学者对婚姻文化的观察和思考,从“认识婚姻和塑造婚姻”的角度彰显着和实践着婚姻法的根本使命。对婚姻关系有着怎样的认识和定位,从根本上决定着离婚制度的指导思想和离婚案件的处理方式,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塑造婚姻”。婚姻关系理论对个人自由与社会正义的考量,鲜明而深刻地体现在离婚制度中。一、不同婚姻关系模型的理论争锋关于婚姻关系理论,丰富多…  相似文献   

10.
由于有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作保障,我国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关系是稳定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是日益巩固和发展的。 但由于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出现了一些丑恶的现象,第三者插足便是其中的一种。 第三者播足,就是在婚姻关系中插进第三者,这个人与夫或妻一方发生婚外“爱情”或婚外性生活等不轨行为。一方面,是已婚者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第三者乱搞,另一方面,是第三者置法律、道德于不  相似文献   

11.
当前,“第三者”插足的离婚案已成为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受害一方婚姻当事人到处奔走投诉;舆论界也大声疾呼要求惩处“第三者”。有的社会学家则在论证:由于“非爱情的婚姻普遍存在,因而非婚姻的爱情就必然会产生”。有的说第三者无害,有的甚至说有益。但是,控诉者,评论者,甚至人民法院在审理第三者插足的离婚案时,往往并未将第三者的概念搞清,把并非“插足”他人婚姻关系的人称做第三者,人为地扩大其范围。实际上  相似文献   

12.
婚内特别期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男女双方中至少有一方改变了“完全自愿”这一婚姻成立的实质要件 ,并付诸特别意义的行动 ,如分居、分产分居、离婚诉讼等。婚外特别期是指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双方却具有同居、共有财产、互为代理的事实。上述事实存在期间就是婚内或婚外的特别期间。婚内婚外特别期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 ,特别期所表现的分居、分产分居、离婚诉讼、婚外同居现象客观并且大量存在。就说离婚诉讼 ,全国法院2000年民事案件收案数为3731875件 ,① 若以30%计 ,离婚案件为1119562件 ;而同居现象不仅在年…  相似文献   

13.
“草婚”忧患──农村非法成婚现象扫描            原野婚姻,通常被视作“终身大事”,可见建立婚姻关系是草率不得的。按照婚姻法规定,只有符合结婚条件、经过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男女双方之间的婚姻关系才能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审慎选择配偶,依法...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时代,爱情和婚姻会打上不同的烙印.“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些诗句无不透露出古人对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婚姻的向往.然而当今社会,由于受到不同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婚外情泛滥,离婚率不断攀升,各种“婚姻保卫战”上演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夫妻忠诚协议应运而生.如同买保险一般,签订夫妻忠诚协议就好比为自己买了份平安险,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维持婚姻关系.本文以探究夫妻忠诚协议的效力为目的,分析了忠诚协议存在的合理性,支持“忠诚协议”有效说.同时也对签订协议背后应注意的三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赫 《法制与社会》2012,(30):113-115
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的法定条件是"夫妻感情破裂"。然而,这一标准在长期的实践中却经受不住考验,在离婚诉讼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没有完全反映婚姻的本质属性;二是不符合我国婚姻现状;三是缺乏可操作性。为此,法学界的一些学者有了争议,认为以"婚姻关系破裂"代替"夫妻感情破裂"作为离婚法定原则,可以弥补其不足。本文试图从我国目前婚姻法的发展现状入手,对离婚标准如何选择,谈点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正人生一世,总有个追求,有个盼望,有个让自己珍视,让自己向往,让自己去护卫,愿意为之活一遭,乃至愿意为之献身的东西,这就是价值了。有的人毕其一生,爱情、婚姻、家庭生活很不成功,该人虽然连声咒骂爱情是骗人的鬼话,但仍然表现了他或她对于爱情的价值的体认与重视。之所以咒骂爱情,无非是由于他或她碰到的非其所爱罢了。有的人一辈子献身某种事业,特别是为人类求解放、求幸福,为国为民的事业,他们的一生也是充实的,因为他们  相似文献   

17.
马忆南 《中国法律》2008,(2):31-33,95-98
一、基本情况 身份法包括离婚法是受中国固有文化传统影响最为深远的法律领域。而在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中,不同国家的婚姻观念和制度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融合。中国现行离婚制度既有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承继与弘扬,也有随着时代进步的不断改革与更新。 中国古代社会是宗法社会。重祖宗而不重“上帝”,重宗法信条而不重宗教信条。在传统理念中。婚姻是一种普通的民事关系.离婚是一种正常的婚姻行为。以世俗的眼光和社会生活的需要作为评判婚姻质量的标准。作为婚姻关系取舍的根据。这就形成了与欧洲中世纪寺院法之下“禁止离婚主义”完全不同的“许可离婚主义”,它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中国人的婚姻观念。使人们能够普遍接受“不会理的婚姻关系理应解除”的准则。  相似文献   

18.
如何界定婚姻关系的本质,法学界众说纷纭。其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可清晰地感受到:婚姻关系既具有身份性和伦理性,又有财产性和契约性,它是社会综合系统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便是对婚姻关系的现实反映。其在规制婚姻领域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同时,适时弥补了婚姻立法的不足,彰显了婚姻领域的人格独立与人格自由。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我国《婚姻法》颁布60周年。1950年4月,刚刚从废墟中站立起来的共和国制定的第一部法律,就是《婚姻法》。毛主席曾称《婚姻法》是"有关一切男女利害的、普遍性仅次于宪法的国家根本大法",足见其之于任何一个社会的重要性。婚姻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头等大事,对婚姻关系的法律调整,涉及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切身利益。恐怕没有哪一部法律的制定和修改,能像《婚姻法》这样牵动着亿万人的视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三)》征求意见稿修改过程中人们不同的认知理念、评判标准和价值取向的激烈碰撞,就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现代社会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的生动画卷。  相似文献   

20.
婚姻关系是一种合乎伦理的关系,婚姻法应当承认婚姻深刻的合乎伦理的本质,反映社会最普遍的道德要求,这是马克思关于婚姻立法的一个基本观点。但是,在我国婚姻法关于离婚制度的规定中,这一基本观点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我国婚姻法把夫妻感情破裂作为准予离婚的原则界限,这或者是把爱情作为婚姻道德的唯一考虑,或者是排除了对婚姻道德的考虑,是需要深入探讨的。一、正确理解经典作家关于婚姻道德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