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实践》2020,(4)
正随着云服务生态体系日益成熟,以及政府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投入的鼓励政策逐步落地,国内制造企业信息化投入不断增加,工业互联网市场进入高速增长阶段。《经济日报》刊文指出,工业互联网是中国制造智能化、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将加速"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并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邱胜 《当代贵州》2024,(3):44-45
<正>遵义市把智能制造作为推进工业提质增效、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从手工到机器,从“制造”到“智造”,一批传统企业在智能化大潮中华丽转身,以智能制造引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智慧生产线高效率生产、机器人同事包揽重活累活、透明化生产线监测全流程作业数据……在遵义,一间间智慧工厂乘“数”而上,撬动产业转型升级,从“制造”向“智造”迈进。  相似文献   

3.
卢世容 《当代贵州》2023,(19):44-45
<正>数字引擎助推智造提速、加快布局绿色智造赛道、推动优势产业开展数字化转型……遵义制造正加速迈向智造。“5G技术加持下,生产线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一个工人最多可以操作多少台机器?”“一根钢绳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数字化为企业带来了什么?”……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变,背后都离不开技术的攻关与突破,技术是制造升级智造的缩影,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相似文献   

4.
刁琳琳 《前线》2022,(5):71-74
在“十四五”首提“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背景下,北京正处于制造范式升级的关键期,积极探索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以集群思维创新智造业态培育模式、以政策改革完善人才引育培用机制。营造数字生态、集群生态和人才生态为核心的“北京智造”生态环境,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高端创新引领的首都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5.
《先锋》2022,(3):67-68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是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是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和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石,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向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作为工业互联网的基础共性支撑技术,是实现工业企业数据流通、信息交互的关键枢纽,对于破除“信息孤岛”、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管理水平,促进智能制造建圈强链和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唯睿 《当代贵州》2017,(49):38-39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物,正在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 “政府好帮手、工业互联网、企业云超市、创客梦空间.”打开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官网,置顶网页“贵州工业云”版块的宣传语跃入眼帘.这个新兴的工业互联网云服务平台让贵州“智造”变得一“键”可达. 近期,贵州省公布了2017年“大数据+工业”深度融合第一批试点示范企业名单,37家企业榜上有名.今年以来,贵州省围绕实施大数据+工业深度融合专项行动,现场走访和摸底调研企业共计139户,依托工业云团队和有关专家梳理汇总需求和痛点212条,提出解决措施179条,梳理形成220个解决方案,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正日益彰显。但是也应该意识到发展工业互联网不能一蹴而就,不可忽视经济效益,盲目攀比投入巨资建设"无人工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这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工业互联网的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作为工业体系和互联网体系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领域向数字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苏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当前,世界范围内以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推进生产方式、发展模式深刻变革;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换挡、动力调整、结构优化成为最显著的特征。作为全国工业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江苏要争取主动、赢得先机,应加快推动互联网制造模式创  相似文献   

9.
方莉 《学习月刊》2010,(15):47-47
日前,北京、上海、浙江、海南、陕西等20多个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水平,一些著名大型制造业企业也纷纷加薪。与此同时,在国家政策着力涮结构、促转型的大环境中,我国工业经济将步入由单纯规模化扩张到提升附加值的战略转型期.而工资上涨不仅无碍“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而且是“中国制造”升级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人类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型的历史大发展时期,中国借助这一转型可以获得实现强国之梦的极佳机遇。在进行信息文明建设时中国必须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战略和道路,包括信息化与现代化同步推进,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两化融合发展中实现发展的双重转型;利用后发优势实施赶超或“弯道超车”;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狠抓核心技术的突破;利益普惠,实现信息文明成果的普遍共享;重视信息化发展的环境优化和网络安全;分步实施信息化的发展目标,由此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道路或“中国化”的信息文明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为了满足自身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充分利用贵州大数据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开启了信息化建设新征程。如今,通过自主规划建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振华工业云",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正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贵州电子信息产业大数据应用的"排头兵"、创新转型升级的"先遣队"、中国电子在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12.
正时光荏苒,大数据一点一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贵州传统工业体系向智能制造转型的核心资产和驱动力。我们欣喜地看到,黑龙江省通河县农民种粮要测土壤里的营养元素,而整套生产方案的大数据平台由贵州瓮福集团提供,这是贵州“智造”的镜像之一。大数据正在推动着贵州制造企业一步一步向新的轨道前行。大数据带来的价值,直接体现在  相似文献   

13.
《湖北政协》2021,(1):22-22
湖北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湖北制造”已成为“中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湖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任务很重。建议:一、加大科研投入,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和创新空间布局。通过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工程和产业园区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中非公企业、民营企业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工业互联网”与传统工业产业进行更深程度的创新融合、为传统工业产业赋能,贵州将推动工业产业数字化转型,构建高质量的工业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奋力推进“工业大突破”。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将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也将是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本文通过对成都市青白江区工业发展现状及其原因的分析,提出以"互联网+"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正逐步渗透于制造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推动着制造业向智能化、互联网化发展,促使企业转型升级.福州市电子信息制造业要抓住机遇,利用“互联网+”和“工业4.0”契机,推动福州电子信息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天津支部生活》2012,(6):45-45
滨海新区首个文化创意园区“中国智造e谷”项目目前全面动工。该项目由新区政府和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合作,坐落于海洋高新区,集创意、创造、创新、产业孵化于一身,囊括了商业、住宅、服务外包基地、电子商务基地、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中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制造业亟待转型升级。"互联网+"中国制造是实现制造强国的必然选择,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的融合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当代》2020,(2):58-61
服务外包助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转型凤凰网1月3日刊登马亮的文章说,1月3日,国务院召开2020年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李克强总理部署加快承接服务外包能力建设和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的举措。会议提出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服务+”,深化服务外包领域“放管服”改革,并将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经验做法向更多地区推广。这将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转型。  相似文献   

20.
"资源型产业集群"向“制造业产业集群”转化是新疆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即将由“资源开采初加工的要素投入驱动型”向“产成品制造精细化生产加工的效率驱动型”进而向“人才、技术、创新投入的创新驱动型”的集群化发展战略模式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