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前,对于网络文学的研究,仍停留在外部特征上,像发表途径、传播方式及与传统文学比较的不同点等方面,而涉及到网络文学本体审美艺术特点的研究还很少,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论述十年来发表于互联网上优秀网络文学的通俗化的审美特征,更具体来讲即通俗化、大众化、传奇性、娱乐性、思想性、教育性。  相似文献   

2.
在商业文化、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审美逐渐形成了他们特有的趋向及特点。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身体审美发展趋向面临的困境及成因,从而在思想和实践层面对大学生加强引导,不断地提升当代大学生对时尚文化甄别能力和欣赏品位,这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赵盛强     
1963年生于山西祁县,现居太原,专攻书画艺术、篆刻,富收藏,室称古槐堂。现为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麓台书社社长。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和山西省内书画展并入集,国画、佛像印深受藏家喜欢。  相似文献   

4.
当代审美文化批评视野中的“现代性”问题王德胜当代审美文化理论及其批评实践要坚守“现代性”的立场,在批判与重建过程中致力于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建构。然而,“什么是现代性”及“现代性是否可能”的问题,却又是一个值得当代审美文化理论认真深思的话题。特别...  相似文献   

5.
别具强烈实践精神的“实事求是”,从本体角度看蕴涵着面向生活实际的理论张力;从历史角度看包含着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强调,以及对于建立人与自然真善美关系的历史担当。在当代。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6.
2005年以来,美日印等国家掀起新一轮“中国军事威胁论”。本文从全球层面、东亚地区层面和中国国家这三个层面,概括了其出现的背景;从战术、战略和心理这三个层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认为“中国军事威胁论”影响到了中国外部舆论环境,影响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影响中国军事外交。为更有效地应对该论调,我们不仅要“做好”,而且要努力“说好”。  相似文献   

7.
徐萍  刘洁 《工会论坛》2013,(6):86-89
李泽厚先生的《伦理学纲要》一书阐释了他的“人类学历史本体”的伦理哲学思想:扬弃了康德的“实践理性”,提出了两种道德及“理性凝聚”概念,论述了“情本体”思想。李泽厚先生的伦理哲学思想中的“隋本体”思想,对重新确立道德的神圣性与崇高性、构建当代的伦理道德以及更新当代道德教育理念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孔子和谐思想的内在结构与逻辑展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建设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下,孔子集内圣外王于一身的精神气质非常具有倡导价值,这是一种个人的身心和谐与外部的社会和谐通融连贯的产物。仁爱的情操、自然的情怀与审美的情趣,共同构成了孔子之“乐在其中”的身心和谐的全部内涵,也是他的内圣精神的全部写照;内在的仁外化、表现出来就是“爱”,就是“孝”,就是“礼”,就是“和”。孔子试图以“爱”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孝”建立起良好的伦理关系,以“礼”建立起良好的政治关系,最后以“和”建立起全社会和谐、协调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当代闽商在慈善捐赠领域的表现十分慷慨。他们慷慨行为的背后潜藏着许多外部和内在的非正式制度动因。在对待外部非正式制度动因上,闽商不仅要继承更要发展、不仅要践行更要内化;而内在非正式制度动因是闽商慈善捐赠的根本动力,闽商应该要立足多赢多利、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美国费里斯州立大学学习氛围浓厚,学习动力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源于其特殊的考核体制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学习压力;内部因素则源于两项:一是通过小班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二是通过专业实践强化学生的职业体验。本文通过费里斯州立大学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对比,分析费里斯州立大学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对如何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提出具体的实现路径和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阐述天人合一乃体现中国文化的审美精神,从学习实践中领会写意画技巧的规律性,写意画的内涵和辨证表现手法及笔墨神采等,对中国写意画的意象性和意象思维模式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由太虚法师首倡的人间佛教思想,作为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界智慧的结晶,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弘扬,业已成为当代佛教思潮的主流思想。而在当代台湾弘扬与实践人间佛教思想的重要人物中,宏印法师因其突出贡献而广受各界关注。本文旨在对宏印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与实践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3.
当代青年的审美趣味模式 在探讨当代青年的审美心理指向问题时,很难回避对当代青年审美趣味模式的思考。事实上,当代青年的审美心理指向,基本上是一个审美趣味模式的展现过程。因此,有必要首先对当代青年的审美趣味模式进行一番透视。  相似文献   

14.
对于心学的传统理解,主要着眼于它与理学在本体概念上的差别,与此相应,理学到心学的演变,被视为心本体对于理本体的代换。本文认为理学与心学乃是作为两种不同的思问方式出现的。如果说理学是作为本体论形态的形上学出现的,那么心学的提问则着眼于形上性(本体)的观念的历史分析。由此导致心学在下述两点上与理学的差异:第一,心学与理学格物的对象分别是在心之理与在物之理;第二,心学形上性概念所具有的时间性维度是理学所没有意识到的。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审美意识中居于最高层次的审美范畴,审美理想与审美创造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整个审美活动中,审美理想不仅是审美创造的前提和中介,导引、规范着主体的审美创造活动;同时,审美理想还是审美创造的巨大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印章历史久远,从存世的古代玺印来看,早在战国时期其形制与制作已相当完备与精良,有了官印、私印、词语印、肖形印、烙印等区分,但只是以实用的面目出现,而不是当今以欣赏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艺术形式——篆刻艺术。印章由实用到艺术的转化,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河政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可以简称为“河印”关系。本文简要探讨了清代河道总督和沿河地方督抚的关系,包括东河总督与河南、山东二省巡抚的关系,南河总督与两江总督的关系;河员与地方州县印官的关系;对当代“河印”关系在黄河防汛层面上也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合法性是政权得以运行的基点,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冲突。冲突有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之分。内部冲突能整合政治系统、激发新制度的产生、能促使统治者重视统治绩效;外部冲突也能加强内部的凝聚力。但如果冲突处理不当,冲突将会起相反的作用。内部冲突的扩大会挑战政府权威、破坏政治秩序;外部冲突的激化也会影响政权的认同度,对政权合法性构成很大的威胁。因而,要维护政权合法性就必须合理控制冲突。  相似文献   

19.
犯罪人的审美心理的产生、发展、形式、途径、过程与正常人差别不大,但由于审美标准具有主观性,这便使犯罪人的审美标准与正常人的大相径庭甚至反向而行了。对犯罪人审美心理矫正应做好的几个方面:(一)利用审美观中的共同性来矫治其中的差异性;(二)通过对丑的否定达到对美的肯定──矫正犯罪人错误的审美认知;(三)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审美矫治中的作用──矫治犯罪人错误的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党的事业发展中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与当代中国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本文从十七大主题出发,立足实际,结合党史和党的事业发展的经验与历程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当代中国发展向何处去;当代中国发展的方向;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特点;当代中国是当代世界的一部分;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道路;当代中国发展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