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国企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在产权制度、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等多方面均有不同层次的改革尝试。但是国企经营管理者的任用问题却一直没有实质性的改革,上级任命制在国企特别是在大型国企仍是主要方式。尽快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配套的经营管理者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是当前国企业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马淮 《先锋队》2013,(17):21-24
国企和民企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并不是非此即彼、不能共荣。所谓"国进民退"是一个不合乎情理的伪命题,它人为制造了国企与民企不可调和的矛盾……近年来,关于"国进民退"的争论不绝于耳。由于"国进民退"不仅关系到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变化,它还是中国改革的一个缩影,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一问题,关系到中国改革的发展方向。因此,有必要对争论背后潜存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  相似文献   

3.
马淮 《红旗文稿》2013,(8):19-22,1
近年来,关于"国进民退"的争论不绝于耳。"国进民退"不仅关系到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变化,还是中国改革的一个缩影,作者认为,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一问题关系中国改革的发展方向。国企和私企不是非此即彼、不能共荣的关系。"国进民退"是一个故意造出来的伪命题。国企要脱离舆论困境,必须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而私企要进一步快速发展,必须苦练内功,努力弥补自身不足。  相似文献   

4.
中国加入WTO以来,市场逐步放开,“群狼环绕”,竞争越来越激烈,国企改革进入“快车道”,国企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国企,主要是像武钢等这样的国家重点企业之外的一般国有企业的稳定也同样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兼并破产等改革措施接踵而来、分步实施,国企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渐表面化,养老、就业、医疗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集中显现,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加,影响企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维护稳定的压力十分巨大,维护稳定的成本也与日俱增,已经对一般国企的改革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一般国…  相似文献   

5.
近年在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背景下,国有企业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引起大家议论的主要是国企及其高管的高收入、国企的效益以及"国进民退"。学术界对此的争论基本可以分为两派:力挺国企与批判国企。人们关心国企的目的都是为了国企健康发展,为了我国各种所有制企业能够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国有资产(含国企)需要继续改革,其行为应当符合公有资产的本义。  相似文献   

6.
近读一篇分析困难国企不安定因素的文章,其中谈了一些很不错的观点,揭示了企业存在的一些真实问题。同时,也可能由于从上层了解企业的局限性,作者也借用了一些比较流行但却值得商榷的观点。笔者联系有关观点和问题,就困难国企的稳定发展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处理困难国企的问题提供一些初步线索。一、关于困难国企职工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的基本估计现在困难国企的大多数职工生活情况到底怎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贵州的国企怎么干?要干的事情很多,有的可以分轻重缓急,逐步推进,但在人才问题上,必须要有紧迫感。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的工业有了长足发展,现已形成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一批企业在国内、省内有较高知名度,在国  相似文献   

8.
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瑞龙 《唯实》2000,(3):11-17
十五届四中全会以后,国企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中国在向市场化演进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两大难题:金融问题和国企问题。而金融问题的背后也是国企问题,即无法在企业和银行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约束系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国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国企问题是我党最早意识到的、最早被列入改革进程中的重大问题。虽然改革在向前推进,但从放权让利,到两步利改税、到承包制、再到股份制,都没能搞好国有企业。国企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国企改革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却得不到多少效果呢? 一、国企改革难在哪里 国企…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进民退”之说不能成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国进民退"说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什么是"国进民退"?究竟有无"国进民退"政策取向和实际运作?中国人民大学卫兴华和教育部社科中心张福军在《当前"国进民退"之说不能成立》一文中指出,"国进民退"是个假命题,既不存在这样的指导思想和决策,也不存在整体上国企取代民企的事实,近期国企兼并民企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不宜过分炒作和渲染。  相似文献   

10.
熊志军 《先锋队》2012,(17):28-31
国企负责人的薪酬,不仅仅是一个分配问题,实质上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必须放到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认识,并与国企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步推进。当前国企负责人薪酬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在深化国企改革的过程中才能得到解决。国企负责人的薪酬问题历来是社会舆论的焦点。今年,温家宝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有关国企薪酬问题时,明确提出要对国企的高薪进行限制。但是为什么要进行限制和怎样限制,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国企脱困已成为目前经济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也是各级领导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既然成了问题,总得想法子解决,它决不会自己消失,从总书记到每个企业的领导,都在想办法,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况且已有不少地方和企业已经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所以坚定信心是很重要的,因此,本刊特辟一栏,国企脱困.希望对此问题有所思考的各界人士广泛发表见解,与部分国企领导者交谈,常常听到这样的话:现在搞企业太难。问难在何处?对方能说出一大堆难处,但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开拓市场难,竞争太激烈。毫无疑问,市场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所,用户是企业…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的有序发展离不开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国企党建工作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党建工作提升的首要条件。通过讨论国企基层党建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党建工作创新的必要性,总结出关于国企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兵团党委在今年七月份召开了四届十次全委 (扩大 )会议 ,专门对兵团国有工交建商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作了重要部署 ,并制定了“1 + 8”(一个总体改革意见和八个实施意见 )文件。兵团政委陈德敏和司令员张庆黎对如何贯彻“1 + 8”文件做了重要讲话 ,并指出兵团经济结构调整、国企富余人员安置、国企资产债务处理、国企分离办社会职能等问题是困扰兵团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地贯彻这次会议精神 ,加快兵团国有工交建商企业改革的步伐 ,我们组织了有关人员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兵团党委在今年七月份召开了四届十次全委 (扩大 )会议 ,专门对兵团国有工交建商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作了重要部署 ,并制定了“1 + 8”(一个总体改革意见和八个实施意见 )文件。兵团政委陈德敏和司令员张庆黎对如何贯彻“1 + 8”文件做了重要讲话 ,并指出兵团经济结构调整、国企富余人员安置、国企资产债务处理、国企分离办社会职能等问题是困扰兵团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地贯彻这次会议精神 ,加快兵团国有工交建商企业改革的步伐 ,我们组织了有关人员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兵团党委在今年七月份召开了四届十次全委 (扩大 )会议 ,专门对兵团国有工交建商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作了重要部署 ,并制定了“1 + 8”(一个总体改革意见和八个实施意见 )文件。兵团政委陈德敏和司令员张庆黎对如何贯彻“1 + 8”文件做了重要讲话 ,并指出兵团经济结构调整、国企富余人员安置、国企资产债务处理、国企分离办社会职能等问题是困扰兵团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地贯彻这次会议精神 ,加快兵团国有工交建商企业改革的步伐 ,我们组织了有关人员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兵团党委在今年七月份召开了四届十次全委 (扩大 )会议 ,专门对兵团国有工交建商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作了重要部署 ,并制定了“1 + 8”(一个总体改革意见和八个实施意见 )文件。兵团政委陈德敏和司令员张庆黎对如何贯彻“1 + 8”文件做了重要讲话 ,并指出兵团经济结构调整、国企富余人员安置、国企资产债务处理、国企分离办社会职能等问题是困扰兵团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地贯彻这次会议精神 ,加快兵团国有工交建商企业改革的步伐 ,我们组织了有关人员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兵团党委在今年七月份召开了四届十次全委 (扩大 )会议 ,专门对兵团国有工交建商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作了重要部署 ,并制定了“1 + 8”(一个总体改革意见和八个实施意见 )文件。兵团政委陈德敏和司令员张庆黎对如何贯彻“1 + 8”文件做了重要讲话 ,并指出兵团经济结构调整、国企富余人员安置、国企资产债务处理、国企分离办社会职能等问题是困扰兵团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地贯彻这次会议精神 ,加快兵团国有工交建商企业改革的步伐 ,我们组织了有关人员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国企为国家的财政积累、社会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可时到如今,许多企业步履蹒跚,举步维艰。其中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诸如国企所有权主体虚位,以及经营机制不完善,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然而作为企业中至关重要的人的因素,国企领导人的水平、素质的高低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国有资产保值增殖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不少国企领导人趁改革之机浑水摸鱼,拉拢了一部分行政官员,伙同企业的财会人员,大肆侵吞国有资产,置企业的生存于不顾,使得不少原本生机勃勃的企业濒临破产的边缘。企业的腐败现象严重破坏社会…  相似文献   

19.
我省国企改制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作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后,我省国企改制的步伐明显加快,并确立了今年年底816户国有企业完成改制的重大目标。为确保改制目标的实现,开阔国企改制的思路和方法, 针对目前我省国企改制的具体情况,我们有必要对几个重要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一、国企改制要真正抓住重组的重点对于我省来说,国有企业众多,但真正有较大规模、较强竞争能力的企业很少。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如果只是几个不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在国家发展中起着中流砥柱作用的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如何围绕中心、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加强企业纪检监察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认识的问题,尤其是要解决好国企"一把手"的思想认识问题,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抓住"问题的关键"和"关键少数",不断提升企业领导在加强国企纪检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