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勇 《重庆行政》2008,(1):102-104
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当前中国进行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任,这是当今时代和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青年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塑造与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创新教育理念、青年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的意义、途径和方法等层面借鉴西方创新性思维培养的成果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青年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朱向东  臧克江  葛宜元  薛迪 《前沿》2013,(11):123-124
高等教育趋于大众化后,人们更加关注的是高校的人才培养问题。高校之间的竞争取决于学生综合水平,而学生综合水平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只有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出更有益于生活与发展的创新思维,学生才能更好地完善个人的综合能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学校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上日程,并相应的颁布措施与相关政策,创立并不断完善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新的教育体系。本文在探讨高校培养创新能力方式的基础上,浅析高校学生创新能力下教育体系的创立。  相似文献   

4.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我国教育界开展的研究课题之一。如何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中融入创新教育 ,研究实施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注重创新人格 ,营造创新环境和氛围 ,改革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践环节四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是提升实习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创新实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金工课程是工科院校中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教师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实习课程的指导.在金工实习中,要注意更新教学思路,将创新内容引进教学,应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全面提升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6.
创新素质,是当今时代需求的重要素质。“创新教育”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已成为创新教育的根本任务。创新是人类改造并超越现实世界的活动,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创新是人产生新经验的活动。对于青少年而言,创新是指他们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的活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需要为他们创设一个推崇创新、鼓励创新,以创新为荣、守旧为耻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氛围。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创新教育的核心环节。笔者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浅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任鸣莉 《前沿》2006,(1):68-69
学校教育应从教育创新入手,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综合实力。而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始于学生对知识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8.
培养和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属性,研究生教育是实现创新的主要载体。本文在对创新及创新能力的涵义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阐述了创新与研究生教育的关联性以及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创新水平的现状,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培养和提升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许兴苗 《前沿》2013,(4):198-200
建立和完善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是提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对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从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体系、教育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如何构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构建公安院校创新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开吉 《公安教育》2006,(9):50-52,49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创新教学模式就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学模式,这是教学模式发展过程中的更高一级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贯彻教学的始终。教学目的的确立,教学情景的设计,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教学策略的评价,都体现出创新的特征,最终达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  相似文献   

11.
以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为背景,分析了当前研究生团学组织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对构建创新型团学组织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个以“共同价值观、创新型研究生团学干部、资源型研究生政府”为内涵的新的创新型团学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2.
课堂师生话语权的实然表现在教师独享课堂话语权、学生的"伪话语权"、教师分配学生的话语权这几个方面。探析课堂师生话语权实然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权威的泛化、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评价机制的单一。实际上,任何过分强调教师话语霸权或学生话语缺失的理论都是过于片面的,师生话语权是可以通过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实现共享的,这才是课堂师生话语权的应然。  相似文献   

13.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以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促进高等教育改革,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从厘清创业教育理念的内涵入手,通过创业者素质模型的构建,创设创业教育的文化环境,改革"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构建社会、政府、企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社会支持系统等途径提升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提高创业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造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和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全面进行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是使大学生在德、智、体、美、能等方面全面发展,体现大学生应有的价值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儒林 《青年论坛》2011,(4):69-71
网络信息传播严重冲击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危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大学生道德评价标准的缺失,影响大学生的学术态度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道德培养水平,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体系,营造良好的大学生道德成长环境,提高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建立网上咨询平台,关注人性的全面发展,使网络信息传播与大学生自由发展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6.
台湾光复前,招商局总经理徐学禹给台湾行政干部训练班的学员讲授《中央训练团台湾行政干部训练班航政讲义》,不但让学员们对台湾航政有了基本了解,而且提出了接收台湾应注意的问题,为台湾接收及重建做了展望。台湾光复后,招商局积极参与台湾的接收,接收敌伪地产,打捞敌伪船舶,建立台北分局及高雄、基隆办事处,开展对台运营,开辟对台航线,运送人员物资,促进了台湾航运业的复兴与发展,加强了两岸的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7.
意志力是大学生创业成功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大学生创业失败在意志力方面存在着:创业欲望与创业执行、创业动机多元化与社会认同、创业目标缺乏社会责任感、创业冒险精神与抗挫折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高校强化大学生创业欲望,开放式办学,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力,成为当前大学生创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尽管近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中国服务行业的创新能力相对薄弱,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依然不强,整体发展水平明显滞后,对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贡献还非常有限。为此,本研究围绕如何推动中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问题,以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为基础,从分析影响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诸要素入手,重点探讨了目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制度瓶颈,强调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政府的制度环境改善和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并就此提出了一整套相应的促进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9.
英语阅读理解着重考查考生对各种题材和体裁书面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从各种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样,对大多数将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来说,一生中最常用的英语技能就是阅读了,因为阅读是语言积累和输入的主要途径,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国内外各种语言测试中阅读理解占考试内容的很大比重,这说明阅读能力的高低是检验学习者水平的一个主要方面。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实践,更需要一定的理论作指导,由于阅读是从文字系统中提取信息的过程,读者要进行复杂的心理活动,如联想、预测、推理、评价等方面的信息加工,而考生却因为缺少语言基础,阅读技能和不好的阅读习惯而深感困惑。本文旨在表明今后英语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阅读策略和阅读习惯培养的教学发展趋势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立足教学,联系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37个二级指标,然后给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最后以机电工程系为例,对该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明确其优势和薄弱环节,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