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美德建设是家庭文明乃至社会文明的基础。近年来,郑州市各级妇联组织紧紧围绕创建文明城市的总目标,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坚持开展家庭美德建设,全面提高家庭成员素质,在促进家庭文明的进程中推动了郑州市的两个文明建设。开展家庭文化建设,提高家庭生活品位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通过组织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家庭社区文化活动,把思想教育工作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寓教于理、寓教于情、寓教于乐,帮助群众提高家庭文化生活品位、陶冶思想道德情操,营造…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在一定经济关系基础上,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确定的社会组织形式,是最基础的社会单位。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在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上的行为规范,是关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也  相似文献   

3.
现代家庭理想模式探索王秀玲何恩光引言前苏联著名社会学家A·R·哈尔切夫认为:“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基础的社会群体,其成员共同生活和相互帮助,有着共同利益。”①这一概念表明,家庭成员间特殊的婚姻、血缘和经济上的联系,使家庭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成为社...  相似文献   

4.
《中国妇运》2005,(4):19-19
在实施家庭文明建设工程中,山东省妇联积极探索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新途径,从1997年开始,在全省开展了以“弘扬家庭美德、建设家庭文化、美化生活环境、创造富裕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美在家庭”活动。近年来,根据全国妇联“美德在农家”活动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把抓好农村家庭文化建设作为“美在家庭”活动的工作重点,以推进家庭成员知识化、家庭教育科学化、家庭生活文明化、家庭环境净化绿化美化为目标,创新载体、发展阵地、建设队伍、强化机制,推动了农村家庭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文化活动阵地是开展家庭文化建设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家庭的和睦稳定,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做好家庭精神文明势在必行。家庭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在家庭中大力提倡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家庭和睦、夫妻同心、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家庭精神文明建设是创建幸福家庭的先决条件,也是每个家庭成员的义务和责任。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家庭精神文明建设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的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对于社会公德的形成有密切联系。倡导创建学习型家庭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客观要求,以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最终目的,是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一、引言:如何看待国家形象的多维层次国家形象作为"自塑"与"他塑"的结合体,是国内与国际公众对于该国的整体印象与综合评价,其中包含理性评价与感性态度,是国内形象与国际形象的结合体。国家形象可以分为"客体形象""媒介形象""认知形象"和"认同形象"四个层次。"客体形象"是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客观存在,是镜像真实的现实基础。"媒介形  相似文献   

8.
张红慧 《传承》2010,(33):62-63
家庭美德是存在于家庭中的调整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处理家庭问题时所遵循的高尚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基础。加强对大学生的家庭美德教育不仅对培养大学生优良的品质与高尚的情操有重要的作用,而且还能在弘扬正气方面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是《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准家庭暴力的主体。基于对该概念的法解释学分析,家庭成员是以婚姻或血缘为联结纽带,并具有法定权利义务的人,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则是不具有家庭成员关系,但共同居住于同一处所并形成情感、经济等方面紧密结合的人。认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应遵循实质相似性标准,即与相应家庭成员在共同生活的内容上实质相似,但对该标准的把握不宜过于严苛,可适当低于对家庭成员的要求;对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可免于适用该标准。《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七条的适用情况表明:应在法律中明确家庭成员的具体范围,并将准家庭暴力的主体范围扩展至未共同生活的前配偶。  相似文献   

10.
<正>把家庭和谐作为社会和谐的基础,把家庭成员之间的义务和责任建立在亲情基础上,这是中国家庭文化传统中积极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城市家庭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家庭小型化和老龄化的压  相似文献   

11.
董婧  巩丽 《青年论坛》2011,(3):70-72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是调节人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推进社会安定的基础,开展孝文化讨论,提高大学生对孝文化的认识和道德认同,抓住时机,创造教育情境,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孝道,抓住生活中奉行孝道的典型事例,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道德迁移,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12.
血缘身份与契约身份--梅因"从身份到契约"的现代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和 《思想战线》2005,31(1):112-118
今人对梅因"从身份到契约"这一进步的规律赞誉不减.但这一规律的基本概念似乎显得比较模糊.原始社会存在身份,但这种身份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之上的.进入国家社会以后,身份并不因国家的契约性质而由此消除.国家通过法律确定人的身份,这种身份既有血缘的又有等级的.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身份仍然存在,而这种身份建立在个人意志自由的契约基础上,形成了后身份时代.  相似文献   

13.
"过家人"是豫西南D县农村青年以建立、维系和发展父系家庭为核心的生活理想,包括"成个家""过日子""成为一家人"三个基本维度。通过择偶成家、婚姻维持、理解认同三个层面的考察发现,"过家人难"背后的婚姻风险化产生于乡村社会的转型。既有的传统婚姻策略失效,个人被释放的利益和情感追求因缺乏社会支持条件而变成新的风险源。婚姻不稳定的风险情境推动了婚姻策略的个体化倾向,但强调个体化的利益保护策略并不能成功实现"过家人"。从择偶、持家到维系,"过家人难"不仅体现在确定可靠人生道路的消解,也体现在对个体资源、智识和能力的高度依赖,还体现了女性身陷多元角色矛盾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曾玲 《思想战线》2007,33(2):83-90
坟山组织普遍存在于东南亚华人社会。在19世纪,新加坡华人移民各帮群都建有自己的坟(义)山,多以亭称之。帮群坟山不仅为了解决本帮群移民的身后葬地问题,同时也有界定社群成员身份、促进社群认同与凝聚力的重要功能。社团总坟是社群认同的象征,是帮群的总机构、社群共祖之所在,通过建构和祭祀社群共祖来达致宗乡社群之整合。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contribution of family relationships to the social–emotional functioning of children of incarcerated fathers. College students who mentored 134 children over one academic year completed questionnaires measuring children’s social–emotional functioning, family relationships, and demographic data. In general, children’s affection towards family members was lower than other relationship qualities and antagonism was highest towards their mothers. Conflict towards mothers and siblings, antagonism towards siblings, and affection towards fathers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children’s conduct problems. Conflict and antagonism towards mothers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children’s low pro-social behavior. Several gender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在公安院校学员管理工作中,学员管理工作者要特别重视与学员之间情感的培养。良好的情感教育能够充分地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促进学员人格力量的形成和发展、增强学员的集体责任感,同时也有利于形成集体愉悦和谐的人际氛围,从而促进学员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文章认为应当从三个方面开展情感教育工作:一、通过了解、关心、尊重学员,建立深厚的师生情感;二、情感教育过程中讲求教育方式、方法;三、为人师表,树立情感威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聚焦于城市化背景下的"抱团养娃"实践,深入探讨在抚育职责被"家庭化"的当下,抚育实践如何在一定程度上重新跨越"家庭"的边界。以社区共育为基点,妈妈们的努力既从私人层面上为在陌生城市中资源不足的小家庭找到更多社会支持,又在公共层面上带动孩子们以温度和情感重塑社区认同、黏合社会转型带来的制度缝隙,体现出独特的现实意义与支持力量。"以共同育儿为业"背后,是女性试图在既有的结构约束下找到被私人化的抚育照料重担与公共生活之间的连接点,在本研究中体现为共育支持网络的形成、共育友好空间的营造、亲子活动内容的生产和共育文化的建构四个方面。这为思考如何将"社会"重新带回抚育实践中提供了想象,也拓宽了对女性主体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本文聚焦于城市化背景下的"抱团养娃"实践,深入探讨在抚育职责被"家庭化"的当下,抚育实践如何在一定程度上重新跨越"家庭"的边界。以社区共育为基点,妈妈们的努力既从私人层面上为在陌生城市中资源不足的小家庭找到更多社会支持,又在公共层面上带动孩子们以温度和情感重塑社区认同、黏合社会转型带来的制度缝隙,体现出独特的现实意义与支持力量。"以共同育儿为业"背后,是女性试图在既有的结构约束下找到被私人化的抚育照料重担与公共生活之间的连接点,在本研究中体现为共育支持网络的形成、共育友好空间的营造、亲子活动内容的生产和共育文化的建构四个方面。这为思考如何将"社会"重新带回抚育实践中提供了想象,也拓宽了对女性主体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陈颖 《八桂侨刊》2014,(4):30-37
文章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法调查美国纽约地区华人家庭中不同年龄成员的家庭用语选择及语言认同的差异,并且借由此共时语言状况来推测华人社区不同语言(方言)在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数据表明:纽约华人的主要家庭语言正逐渐被汉语标准语和英语所取代,而随着代际的增长,纽约华人在语言和文化方面被"美国化"的程度也越深。  相似文献   

20.
小乘佛教与瑞丽傣族社会契合后,无论是生产生活和伦理规范,还是人生礼仪和节日庆典,均被赋予了丰富的宗教内容。共同的宗教信仰培养了当地傣族浓厚的情感归属和凝聚力,成为对内认同和对外区分的民族符号,不仅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重构起到重要作用,还增强了传统社会时期瑞丽傣族的民族认同。随着瑞丽全方位的开放,对现世求得福祉和物质生活的吸引使当地傣族的宗教观念日趋淡薄,有寺无僧和缅僧入境现象甚为严重。因此,应在党的宗教政策引导下,根据宗教和民族自身的特点,在健全的机制下获得文化补偿,以寻求瑞丽傣族民族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和空间上的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