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20世纪20年代,“阶级”概念已被中国共产党大量用于分析中国社会。后来扩大到以“阶级意识”来分析问题,如反对“非无产阶级意识”。到了三四十年代,特别是由于抗日战争中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复杂交织的局势,为适应中国革命发展和党的革命理论发展的需要,“阶级”概念被扩大到分析中国社会的各个具体阶层,及其在中国革命运动不同阶段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和判断,因时局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多次改变。由此中共逐渐建构起一套针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意识形态分析理论。同时,“阶级”概念扩展到党内,成为思想斗争的理论武器。这样,“阶级”概念不但包含了实体性“阶级”本身,而且包含了“意识”意义上的“阶级”。以“阶级”概念为分析起点的阶级理论,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中产阶级作为一个新兴的阶级渐渐为社会所承认。由于中国现处于转型社会,承担着“社会稳压器”功能的中产阶级对自身的困惑和对社会的迷茫都体现了特有的时代烙印。他们的西方教育背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是困惑产生的前提。他们生活理想主义态度和现实社会的遭遇是困惑的根源。正确认识和对待中产阶级的困惑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或一定社会阶级、集团基于自身根本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理论体系。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深入分析意识形态的特性,有助于深刻理解意识形态的内涵和本质,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价值、原则、方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意识形态产生、发展和发挥功能的客观规律。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对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能够起到独特的作用。因此,统治阶级总是通过构建自己的一套意识形态体系,维护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在还没有消灭阶级和阶级统治之前,这些规律必然发生作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也需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那么这些意识形态的规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也必须自觉加以运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只有顺应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运用意识形态生成、发展和发挥功能的原理,通过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维护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二战以来,中产阶级研究逐渐成为西方的显学。世纪之交,中国中产阶层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焦点。在全球一体化时代,厘清西方中产阶级的发展脉络、阶级性格及社会功能,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产阶级政治社会功能的多元性,培育积极、理性、平和的中国中产阶层,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意识形态话语存在于任何阶级社会,它的形成发展离不开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提供的物质基础、一定政治权力提供的政治支撑、一定文化传统提供的理论涵养以及意识形态家的话语生产。意识形态话语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利益分化—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及其主导化—意识形态话语提炼—意识形态话语社会化。随着意识形态话语的符号性滞后、意识形态话语背后的权力更迭以及阶级社会的消亡,意识形态话语也将经历衰弱甚至消亡的命运。新时代,应当遵循意识形态话语发展的一般规律,更加科学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社会分层理论的重要奠基人,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基础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和阶层理论的发展,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对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及其变化进行了正确的分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当代中国阶层变化的客观实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阶层理论。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4,(2)
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实际使用"中间阶级"概念的次数非常多,并对"中产阶级"的划分依据、构成、主要特征、政治属性、社会地位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马克思在晚年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发展予以高度关注和深入思考,进而对自己原有的"中间阶级"观点进行了修正,阐明了"中间阶级"不断增长和扩大的趋势。研究马克思"中间阶级"理论对当前中国中产阶层问题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能够为党的"扩中"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并充实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依靠力量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中,普遍地出现了一个"中产阶 级"。"中产阶级"实质上是一个由介于资产阶级和传统产业无产阶级之间的中间阶层或集团组成的松散集合 体。从阶级属性来看,"中产阶级"的一部分属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而绝大部分应属于无产阶级。"中产 阶级"并不是一个固定体,它处于不断的分化与流动之中。作为不同于传统产业无产阶级的新型雇佣劳动者, "中产阶级"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必然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中产阶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封建社会,它是相对于封建贵族特权阶级而言的“市民阶级”即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它是相对于大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而言的中等资产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它是相对于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而言的民族资产阶级。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指出:“中产阶级。这个阶级代表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后,苏东剧变的历史后果和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实践效应进一步显现,顺应理论自身的演进逻辑,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为了从历史挫折的困顿中走出来,需要重新回到原典中去寻找力量和资源,“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重读马克思”遂成为新的研究风尚。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价值是世纪之交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马克思文本研究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两个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湘江源问题成为了部分湘籍人士争论的焦点,并直接导致了湖南省有关部门为湘江源头“正名”的具体步骤,本文从确定河流源头的国际惯例、历史文献、工具书、文学作品、历史事件、历史遗迹和固有地名等方面对湘江源的确定进行了理性考辩,主张维护广西兴安海洋河是湘江源头的传统定论。  相似文献   

13.
农民的分化与三农研究的常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已经高度分化,农民的处境与状况也各不相同,而当前国内学界乃至政策部门往往混淆农民的类型,不理解中国农民处境的差异,缺少对中国当前农民问题的基本把握。对农民类型进行了划分,立足中国农民大多数来制定政策和思考问题十分重要和必要。学界研究三农问题,政策部门制定三农政策,应该立足现实、回归常识。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阶层分化看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亚梅 《探索》2003,4(6):93-95
当代中国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深刻的阶层分化现象,认真考察和研究各阶层在现时代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政治欲求及社会心态,以策应对,对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针对性和实效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制度变革过程中工人阶级的内部分化与认同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北京、上海、沈阳三地四个国有改制企业的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制度变革过程中工人阶级内部的分化与认同差异。基本的发现是:社会转型过程中个人的阶级认同呈现出一种多元认同为基础的格局,普通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对工人阶级的身份认同与客观意义上的阶级区分存在着差异。这些认同差异可以从地位评价与期望、差异性职位和社会主义文化建构等方面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6.
杨娜 《探索》2004,(2):60-62
建国初期 ,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历史变化。这一时期的农民阶级的内部分化可分为初始分化和纵深分化。这种内部分化对后来农民阶级和社会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卢卡奇的物化思想与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卡奇认为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现象:商品生产中人和人的关系表现为物和物的关系;社会失去整体性;劳动成果的物反过来对劳动者进行控制.马克思的异化观点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和自己的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和劳动活动相异化;人的本质异化;人和人相异化.卢卡奇的物化和马克思的异化在形成、内涵、社会作用诸方面均有着一致和不同.  相似文献   

18.
从社会阶层分化透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亚梅 《探索》2005,1(1):121-125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工作和研究的对象,人文关怀价值是其内蕴的一个重大价值目标.当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深刻的社会阶层分化,已然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现实社会环境,并使其人文关怀价值在新时期的继续凸显面临重大契机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就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来说,当前社会阶层分化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而由此引起的利益格局变化导致利益冲突和矛盾对抗,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提出挑战。面对挑战,执政党必须加强社会利益的整合,从而提高党整合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社会分化造成了农村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变革、共同体形态的嬗变和文化生态的多元态势。这给农村基层协商议程的开展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建构完善、健全的农村基层协商机制是消解协商困局的必然抉择。它能够有效地弥合社会分化,促进"休戚与共、共享发展"的农村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农村基层协商机制的建构必须完善农村权力(利)架构,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形塑基层协商权威,构建"党建+"的基层治理;规范农村基层协商机制,构建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