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星光璀璨风云浙商 2005年度,是谁站在600多万浙商的最前列?是谁引领浙江经济的方向?2006 年1月17日晚,有一位女性走上了2005 年度十大“风云浙商”的颁奖典礼台。她,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晓光。组委会给她的评价是:从遥远的“鸡毛换糖”年代到今天的国际大舞台,这位乡村女孩完成了从一个小商贩到企业家的转化,组建义乌财团登陆上海滩;为了突破产业升级的“天花板”,以她为首的义乌企业家们,开始以虫蛹化蝶的姿态, 飞舞起他们的翅膀。  相似文献   

2.
2010年1月25日晚,“风云浙商”颁奖盛典现场,一个群体和他们的故事作为当晚绝对的主角,也成为了杭城乃至全国热议的焦点:他们是10位2009风云浙商——曹克坚、金位海、李书福、沈金荣、石磊、吴建中、姚纳新、张天任、郑永刚、宗庆后。  相似文献   

3.
记者:首先,祝贺您当选2007年度“风云浙商”。从您个人角度来讲,2007年最能够代表千岛湖啤酒的风云事件,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时代主人》2007,(10):F0002-F0002
目前,在江西从业的浙商有近30万人,上规模的企业6000多家。他们在经营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总是喜欢找“娘家人”——江西省浙江企业联合会。浙商们都把这里作为自己的“家”。  相似文献   

5.
金子 《今日浙江》2008,(11):37-37
浙商,中国的第一大商帮,以擅长经营著称,他们是财富榜样;但今天的浙商用善举善言展示出他们的另一面——这是一个富有社会责任的群体,充满着善心和爱心,“浙商”是“义商”,是慈善楷模。  相似文献   

6.
兰斌  吴婷婷 《公民导刊》2011,(10):34-35
2011年6月10日夜,成都,西南剧场,衣香鬓影,如花如云。当“鸣凤”扮演者、重庆市人大代表、三峡川剧团团长谭继琼走过红地毯,从颁奖嘉宾手中拿过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奖杯时,三峡川剧团全团上下欣喜若狂。梅花奖代表着中国戏剧演员的最高梦想,堪称塔尖上的明珠。市委书记薄熙来获悉后作出重要批示,“代我向她们表示祝贺!成绩来之不易,也是重庆之光荣”。  相似文献   

7.
浙江是一个经济大省,但是同样也是个资源匮乏的省份,“无油、缺煤、少电”,能源消费的95%以上资源需要靠省外调入。以致于很早就有专家发出了警告:“别以为只要有钱就能买到能源。当浙商们发现金钱并不能使他们的机器转动起来时,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记者:首先,祝贺您当选2007年度"风云浙商".从您个人角度来讲,2007年最能够代表千岛湖啤酒的风云事件,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人物     
花甲背包客 这是一封北京的退休夫妻——张广柱和王钟津两位老人。他们从2008年到2011年间的3年间,自助游览了全球数十个国家,他们的豪迈格言是“卖房去旅游”,被称为“花甲背包客”,已自助游览了欧洲、北美、南美等数十个国家。“花甲背包客”成为了背包客中的传奇。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让文化与经济文明共融共生?浙商文化和商业文明如何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不久前,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文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华商联合促进会共同主办的一场以“文化的力量——浙商文化与经济文明”为主题的论坛给人们带来了一场深度的脑力激荡。嘉宾们围绕“从经济反思到文化反思”、“中国文化与文化中国”等作主题演讲,本刊特选取部分领导专家文章组成专题笔谈。  相似文献   

11.
刘誉泽 《半月谈》2004,(14):4-66
走过7月,走过毕业季,很多人发出了“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的感慨。然而,在北京的高校采访时,记者发现,创业在这里却越来越热,大学生们正以“创业”试水、“营销”热身,从容面对就业压力。在新一轮的校园创业热潮中,闪动的不仅有大学生们自强的身影、奋斗的激情,更有他们责任的萌动和理性的沉思。  相似文献   

12.
两年前,南存辉说“我不想上富豪榜,只想上纳税榜、慈善榜”,今天,这种理念已成为一种风尚。透过2006年度风云浙商颁奖晚会,我们看到的浙商,不是在比拼企业规模,不是在炫耀自己的财富,而是在探索和梳理商业行为背后的理性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3.
《今日广西》2008,(13):16-17
2008年6月,广西卫视《寻找金花》豪迈开启“我是明星——金花运动会”,同一个梦,今又启动!八位金花,八位勇士。集结广西龙胜,组成八支傲人战队,到底他们当中,谁能笑傲风云,更高、更快、更强?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眼”不必常盯着“二世祖”们报载,当下中国有一万余位资产在2亿以上的富豪们,“二世祖”是南方民间对他们儿女的叫法,关于他们的民间谈资颇多,津津乐道。某些报刊亦热衷于兜售他们的种种事情,以财富带给他们的“潇洒”为主,羡慕意识流淌于字里行问。窃以为,一万多相对于十三亿几千万人口,  相似文献   

15.
夏宝龙 《今日浙江》2013,(21):10-11
浙商是浙江发展的生力军,是浙江的“金字招牌”。浙商兴,则浙江兴;浙商强,则浙江强。浙商敢为人先、勇立潮头,在浙江改革开放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经高度评价浙商:“浙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实践者,是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开拓者,是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贡献者,是浙江人民的骄傲和自豪。”实践证明,浙商是我们浙江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我们浙江今后发展最为倚重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州市     
《创造》2009,(5):18-18
昆明获评浙商投资最佳城市 5月9日,2009浙商投资(中国)最佳城市评选结果“出炉”,昆明等15个城市入选,其中,在副省级及省会城市评选中,昆明荣登榜首,继去年之后第二次获此殊荣。分列二、三位的是青岛和深圳。  相似文献   

17.
1998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30周年,沉寂了一段时间的知青话题,忽然又热了一阵,又出版了一批知青题材的图书。遗憾的是,除了知青老照片的选本能火爆一气,文字为主的大抵炒冷饭。报纸上的评论文章,多是冷言奚落。总是插队那点儿事,像祥林嫂反复叨唠孩子丢了:“我真傻……”听者越来越少。有位著名的知青作家,在这一年勉强写下一篇有关知青的文字,然后郑重声明:就这一话题,从此封笔。没有新意,他们谈腻了。不让他们再谈知青话题,他们会感恩戴德。十年前,《北大荒风云录》出版时,声称知青话题是“超世纪的话题”,终于到…  相似文献   

18.
经历了这一次经济调整,浙商不仅会在产业格局上转型升级,而且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也将变得更加成熟。有人预言:从“浙商”走向“责商”的时代已经来临。在财富积累上,浙商走在了前列,如今在社会责任承担上,浙商也应当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企馆”展示浙商活力 1月15日,又一个新馆在上海黄浦江畔的世博同内顺利竣工。这就是由浙商郭广昌牵头承建的“中国民企馆”。这天,正逢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亲临上海世博园工地视察。当胡总书记看到新建成的“中国民企馆”后非常高兴,他亲切鼓励建设者们要继续努力,为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我省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着力“稳增长、抓转型、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经济运行情况总体良好。省外浙商在首届世界浙商大会鼓舞和《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激励下,进一步振奋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