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史”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历史厚重感,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的必然要求。本文立足教材体系,从“时代新人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法治思维教育”七个方面探求“四史”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切入点,基本形成了向教学体系转换的思路结构。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湖北省竹溪县教育系统捷报频传,“普九”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复查验收,创办“人民满意教育”成为十堰市首批“人民满意教育县”,基础教育目标考核获全市惟一的优秀等次,“资教”生管理、教育财务“三制”管理、教师教育以及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先后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赞扬和通报表彰。对此,该县教育局长王玺高兴地说,这是我们实施“阳光政策”、“阳光操作”,切实抓好源头治腐工作而带来的可喜变化。  相似文献   

3.
悄悄地批评     
教育并不总是和煦的春风,甚至教育本身就具有惩罚的意思,汉字中教育的“教”字的甲骨文,由三部分构成:左边的“孝”实际上是由上半部分的“爻”和下半部分的“子”构成,右边的“文”实际上是一个人手执棍棒的形象。“爻”一般认为与八卦有关。即与教育的内容和宗教有关,“子”无疑是教育的对象——儿童或者下一代,  相似文献   

4.
教育实践活动不能以“自选动作”代替“规定动作”,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要抓住五个“要领”  相似文献   

5.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中华民族发展史与原有“四史”内容同时并列“,四史”教育扩展为“五史”教育。将“五史”教育融入“纲要”课程,是新时代对思政课课程建设提出的创新要求。二者的教育目的有一致性,教学内容有共同性,具备融入的实践基础。“五史”教育融入“纲要”课程教学要时刻牢记政治性、务必牢记整体性、密切关注时效性;内容设计上,以“五史”为纲,精心提炼汇总,进行专题化教学;方法主要有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课程内与课程外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4,(8):30-30
去年以来,广西钟山县委组织部以打造“模范部门”和“标兵队伍”为目标,努力打造“公道型”的组工队伍,为组织工作筑牢“生命线”。一是强化党性修养。组织开展了“三色教育”(即革命历史纪念馆的“红色教育”、监狱犯人现身说法的“黑色教育”,结对扶贫我先行的“绿色教育”),要求组工干部在服务大局中锤炼党性,在推进工作中有所作为;二是强化履职意识。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深刻体会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仅要有“爱”——以爱动其心,而且要有“法”——针对“后进生”学习习惯和不良品德的形成原因,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这里,笔者结合实践,就“后进生”不良学习习惯和不良品德形成的原因及其引导与教育对策,谈一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80后”干部在党性方面存在根基较浅、党性锻炼消极、党性原则较弱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需加强“80后”干部的党史教育,筑牢其党性根基;深化其党性认识,增强其党性锻炼的积极性;突出党性锻炼的针对性,强化其党性原则。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新形势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进行教育的重要思想武器。文章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教育内容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 ,搞好理想信念教育 ,进行根本任务的教育和党的宗旨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范雯雯 《世纪桥》2023,(5):60-62
“四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机理和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定爱国初心、矢志顽强拼搏、实现人生价值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对“四史”教育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价值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校开展“四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四史”教育的深度融合路径进行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我们通过对所属科室党支部党课教育情况进行调研,感到大多数科室党支部能坚持和落实党课制度,但党课教育形式“老化”、内容“虚化”和功效“退化”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我们感到,让军队院校科室党支部的党课更有“味”,必须要做到“三个紧贴”。  相似文献   

12.
“隐形教育”,是相比“显形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方式。在新世纪之初,我国入世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各种教育,特别是思想观念、政治意识、道德情操等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应仍然坚持和强调有计划有目的的各种显形教育,而且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探索进行隐形教育的崭新途径。这对于在新世纪里加强和改进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民情     
就近入学“新政”能否助幕础教育“痛改前非” 近些年,“择校热”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各种矛盾的集中表现。虽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台多项政策试图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4.
在实践“三个代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湖北省安陆市教育局针对教育系统党员中存在的十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过滤性”的整改,并相应提出了“十个表率”的先进性标准和创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师生发展,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的素质教育重大课题。我校在进行该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采取“和而不同”的研究策略,即顺应教育发展规律,追求独特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是核心,发展学风是基础,校园稳定是保证,师生关系和谐是关键,在创造“平安校园”、“书香校园”、“爱心校园”、“红星校园”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16.
华如楠 《世纪桥》2023,(11):20-2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多个方面,对高校人才培养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建党百年是高校开展“四史”育人的关键契机,各地高校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系列学习、实践活动,将“四史”资源、活动形式、创新方法、育人成果等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突破其现有工作困境,促进其内涵、外延创新发展,推进其工作有效展开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乔璐 《山西青年》2023,(1):151-153
“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都在探索全新的管理和运行模式,教育领域也不能独善其身。目前,互联网、信息化、大数据等新兴科技已经被广泛运用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具体实践中,但在创业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不少弊端。基于此,文章立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客观需求和教育实践,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进行探讨,从课程设置、内容设计、形式安排等方面,对新模式的构建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设想,以期为改进和提升创业教育质量、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等师范院校集人才、科技、资源于一体,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服务乡村教育振兴方面做出贡献。针对当前农村地区教育方面存在的“三大难题”给乡村振兴带来不利影响的现实,高等师范院校应当充分发挥其优势,在提升乡村学生整体素质、助力农村家庭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用“四全育人”模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四全育人”模式内涵和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围绕“育人”这个核心任务,从教学与管理联动、课上与课下联动、网络上和网络下联动三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四全育人”模式运行机制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0.
“留守孩”身上明显暴露出以下问题:性格问题、心理问题、学习问题和行为习惯问题。“留守孩”的教育,暴露出当前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的空档、教育的错位、教育的误区和教育的信仰危机等。全社会应高度重视“留守孩”的教育问题,为学校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校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为“留守孩”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