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6年12月21日那天,江西省供销合作社南昌市农产品经理部的通讯员同志送来一封上面写着"面交省人民委员会办公厅方科长亲收"的信件。这封亲收信可把收发同志给难住了,因为办公厅里找不出这么一个方科长。但是信封上又是写得那么清楚。为了慎重,收发同志把信收下  相似文献   

2.
为700期喝彩     
11月中旬,我收到了贵刊寄来的第19、20期杂志,还有一封将我列为特约作者的信,让我吃惊不小。我连忙查阅了一下15年来贵刊剪贴,有我18篇文章。很惭愧,因为平时工作太忙了,一年到头写不了几篇文章,即使有文章在贵刊发表了,可我一对照原稿,就知道编辑作了很大的加工,我连一个“谢”字都还没来得及说,不妨在此说一声“谢谢”!我今年54岁了,前年刚从派出所所长的位子上退下来,在另外一个离家较近的所里做内勤,具体地说就是专门调解民间纠纷。我大约是从1990年开始给贵刊投稿,写的东西,全是我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写起来亲切、自然。以前写稿要用稿纸…  相似文献   

3.
和朋友辰一起吃饭,辰讲了一个故事:辰原先当兵,有个非常要好的战友江。两个人情同手足,无话不谈。转业回到各自的城市后,两人一直信件、电话联系着。后来辰办了自己的公司,太忙,信没空写了,电话也打得少了,但江仍给辰写信、打电话,还说五年多不见面了,很想和辰坐在一起聊聊。辰依然太忙,老抽不出空儿来。过了些日子,辰总算忙里偷闲安排了时间,兴冲冲地打电话给江,江的妻子接到电话后哭着说:一周以前,江突发心脏病去世了……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96岁高龄的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省政府参事、民革党员单先麟先生,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写的信得到了总理的回复。单老在写给温总理的信中,汇报了在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下,广大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回顾了党和政府给予他的亲切关怀,并以自己的经历勉励青年一代:要热爱祖国热爱党,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立志报效祖国,振兴中华。温总理在回复中对单老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无私奉献精神表示敬佩,并祝愿他健康长寿。并委托省政府参事室负责人专程到单老家中看望慰问。  相似文献   

5.
在山东省荣成市借读的高中生晋齐(化名),日前写了一封通“天”的信,原本“把自己的话说出来挺舒服的”他,却觉得“给家里惹了很大的麻烦”——“以前是一万元,怎么写了封信,借读费就变成了1.6万元?”晋齐的家人说,孩子目前只能选择从城市的学校中退出,回老家读高中了。一次单纯  相似文献   

6.
最近,笔者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旧闻”:1978年9月25日,广东’惠州检察干部麦子灿,给时任广东省委第二书记的习仲勋写了一封批评信,措辞用语尖锐、尖刻:“我看你讲的重视群众来信采访也是漂亮话,是句空话!因为你只讲。没检查督促。”“我感觉到你还是一个爱听汇报、爱听漂亮话,喜欢夸夸其谈的人。”看完来信,习仲勋不但给麦子灿写了回信,诚恳地接受他的意见,而且在当时的广东省革委会会议上自曝来信,又给全省县以上党委和省直机关局以上负责人转发了来信。习仲勋说:“下面干部敢讲话,  相似文献   

7.
徐然 《北京观察》2000,(11):46-47
母亲杨沫去世后,日子变得寂寞起来。此后,把看着她留下来的遗文、遗信,阅读着那些她对世事的洞察,儿女的关爱、友朋的亲情的文字,就有了一份特别沉静的体味。母亲平生写给我的信大约有三百余封,近20万字。还是在她生前的90年代初,某一日我告诉母亲,她写给我的数百封信大都保留着。听了这句话,母亲欢喜地眨了几下眼皮,对我说:“这辈子我光是看别人的信,我自己给人写了些什么,全记不得了,你把信拿给我看看!”于是,我把母亲那些写于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使用不同纸张、不同笔墨,或是教诲、或是责备、或是  相似文献   

8.
开心乐园     
有一个小男孩急匆匆地跑到警察局,对着警察说:“不好了不好了,我爸爸和邻居打起来了!快去吧!要不会出人命的!”警察问:“什么时间开始的?”“都快半小时了。”“那你怎么早不来报告?”“刚才一直是我爸爸占上风的,可现在我看他要吃亏了!”报案的理由孙子骄傲地把记分册给祖父看。祖父说:“唉,我读书时,历史成绩总是100分,而你才99分。”孙子感到很委屈:“爷爷,你读书的时候,历史要短得多啊!”委屈一封情有一书位。男子给他的女朋友写了为了更强烈地表示爱意,他在信封的背面画了很多桃心,还用箭穿着。可不幸的是,那女子在回信中写道——“信…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一生嗜书如命。他曾说过 :“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又说 :“饭可以一日不吃 ,觉可以一日不睡 ,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特别爱读史书 ,不论是戎马岁月 ,还是和平年代 ,他都是手不释卷。一部《二十四史》 ,他反复阅读了多遍 ,而三百万字的巨著《资治通鉴》 ,他竟看了十七遍。他读史的特点一是联系实际 ,不囿于前人的评说和结论 ,而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二是每有所感 ,便在书的天头地脚信笔写下他的批语评说。这些批语评说 ,涉及到他对古今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见解和评价。其中有一处批语 ,还提到了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农工…  相似文献   

10.
“信“     
李楫 《今日民族》2001,(12):46-47
汉字的“信”,在不同用法里有着不同的意思,这里想要说的是关于“书信”。“书信”的“信”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按照习惯的格式把要说的话写下来给指定的对象看的东西。作为一种书面表述,这样的解释当然是没问题的,然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信”却并不见得非得要写。生活在云南的很多少数民族群众最常用的“信”其实就是物品,所谓以物代言;不同的物品代表不同的意思。情书居住在高山峻岭中的景颇族,交通不便,人口分散,有事相商,往往不写信,而用植物或其它事物来表达。想念远方亲友,就托人捎去树根一条;若想念之情尤…  相似文献   

11.
《中国邮政报》7月12日载文说,如今国外企业也把与员工谈心作为增强凝聚力的方法。文章列举了几件事情:美国基格拉姆计算机批发公司的董事长有一部专用的800主叫免费电话,供公司13000名员工直 接同他联络、交流,员工们将这部电话亲切地称为“谈心800”。美国联信公司董事长每月除了给员工写一封两页纸的“拉里之信”外,还要同员工举行好几  相似文献   

12.
李立 《两岸关系》2002,(12):32-35
“叶九条”的第三条“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是后来叶帅(叶剑英)改的,原来的提法叫“台湾可作为特区”;第八条“欢迎台湾工商界人士回祖国大陆投资,兴办多种经济事业,保证其合法权益和利润”是当时主管经济的副总理谷牧增加的;“幼时同袍,苏京把握,往事历历在目“源于青少年时期,廖承志和蒋经国同在原苏联莫斯科求学。当时天气特别寒冷,晚上,他们俩就同盖廖承志的大衣。所以廖公在信中如此写;“遥望南天,诸希珍重”引自毛主席审阅一些高级民主人士给台湾写的信时批的4句话:“台澎金马,唇齿相依。遥望南天,诸希珍重。”;“廖廓海天,不归何待?“引用了周恩来的话。当时,张治中给蒋氏父子写信,周恩来在审阅时加了4句话:“倨促东南,三位一体。寥廓海天,不归何待?”……且看耿文卿对记者讲叙的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3.
刘艳 《今日海南》2006,(7):19-19
一封求助信,一番思考,一个覆盖全省的电话号码。这些“一”字的关键词映射出海南农业科技“110”从诞生到发展的全过程。科技创新,不仅仅是产品技术的创新,农业科技“110”,这种农村科技服务的创新模式,不仅已成为海南农业生产的守护神,也已成为全国各地效仿的典范,并被温家宝总理称为“为农服务的一个创造”。2001年8月,琼海市长城镇。养鸭专业户谢维信看着3000多只病怏怏的鸭子一封求助信引发的思考措手无策。随后,他给琼海市的市委书记写了一封求助信。虽然不能说5年前谢维信的信导致了农业科技“110”的诞生,但是,谢维信的信除了给自家…  相似文献   

14.
[事件】《新快报》报道的一场“摩的”司机与“精英学者”的对话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该文末尾一段说:2003年,长沙修路,公共设施遭到市民的破坏,市长给《长沙晚报》编辑部写了封信,说要“提高市民素质”。那个“摩的”司机便以“长沙刁民陈洪”为名,在网上写了篇给市长的信,说“要提高官员素质”,跟帖有几千封,点击率有30多万。不久,市长在一个会上说他第二天就看到这封信了,市长的评价是,“有点偏激,我看得很重,我会把它当作我执政路上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5.
省人民委员会批语:上饶专署关于检查铅山县一年来办理人民代表大会提案情况的通报很好。从检查情况来看,铅山县人民委员会某些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提案处理是不够重视的。例如他们有的把提案积压了三个月甚至九个月没有处理;有的对原提案内容未进行研究,就马虎的处理;有的错转错办,胡乱答复了事。所有这些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都是很不好的,对于发挥广大人民群  相似文献   

16.
省人民委员会批语:本会同意江西省护林防火指挥部「关于今春护林防火工作报告」,希各地根据这一报告精神,进一步加强护林防火工作的领导,切实贯彻「普遍护林护山」和「防重于救」的方针,认真做好护林防火工作。一九五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相似文献   

17.
她说:“我年轻的时候谈过恋爱,但因为彼此的理想不同而分开了。”她说:“我结婚很晚,主要是因为工作太忙而没顾上。”她说:“我是从基层出来的,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些事情来帮助一些弱势群体,这与名利无关。”  相似文献   

18.
从寿镜吾的信谈鲁迅曾于1908年从日本回国寿镜吾,名怀鉴(1849—1930),是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恭敬,他对鲁迅也很关心。据《鲁迅日记》,他们在1923年还相互通信。可惜,这次通信没能保存下来。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有《鲁迅日记》上没有记载的寿镜吾给鲁迅的另一封信(原件现存绍兴鲁迅纪念馆)。这封信写于“五月朔日”,信面写着:  相似文献   

19.
美国太平洋铁路公司总经理威廉·杰佛斯搭乘该公司铁路专车公出。在某一站,车上司机到他的专用车厢来找他,有事询问。当时杰佛斯正忙于拟一份电报稿,所以随便答应,没有正面看那司机。司机傲然地说:“你这态度很不够意思,不要把自己弄得太忙。留些时间给自己思考。”  相似文献   

20.
【周有光:“我的功德还不圆满”】我与周有光先生相识十五年,未通过一次电话(因他耳聋),信也只有八通。他的信千篇一律,都是用老式四通打字机打印的,只有一通是手写。说来有趣,2010年我想编一本自己收藏的《名家翰墨》,陡然发现没有老寿星的墨宝,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圈套”,着意给他邮去一张红方格笺纸,请他下次回信写在这张纸上,始有这封手写信。此信内容独特,是他自创的格言式警句,写法别致,分行书写,忽高忽低,且把一叶笺纸写得满满当当,末了还署上他的时年“105岁”。周有光说“匹夫有责”,那绝不是世俗所云、随便说说那种,我们可从他晚年的作品《百岁新稿》《拾贝集》《朝闻选集》中读出来。他对教育,尤对青少年的成长十分关心,2009年他给温家宝总理写信就专说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