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舒红兵 《世纪行》2015,(3):7+10
<正>西部山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大体上可以描述成:1.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独居比例明显增加。据推算,"十二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从1.74亿增加到2.15亿;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3个百分点,农村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农村老人的独居比例由2000年的8.3%上升到2011年的22.7%。2.老年人收入来源多数主要靠自己劳动,有老年人温饱尚不能保障。3.老年人身体状况普遍糟糕而且医疗条件堪忧,生病了不去就医,就医了得不到照顾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村老年人中,两周患病未就诊比例为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幅员辽阔,农民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很大。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重视的问题,更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的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方法,大力发展农村非营利组织,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3.
安瑞锋 《传承》2010,(15):30-31
中央对"三农"问题一直是非常重视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回顾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保持农村稳定发展需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发展适度规模农业生产;农村物质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并重;建立和健全农村的相关制度;发挥农村党组织的先锋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村基层干部处于农村改革发展的前沿和第一线,是党在农村开展工作的奠基石,肩负着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组织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进一步重视,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社会的经济体制、市场环境、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化解这些矛盾,是广大农村基层干部面临的新课题,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公共政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从转移农村劳动力着手,调节城乡人口的合理比例。在这种劳动力的流动中,政府的引导和管理必不可少。一是要改革原有的户籍制度以打破等级严明的二元社会结构;二是提高农民素质及能力以指导农民正确从事非农业工作和高效完成农业工作;三是建立劳动就业服务网络以更经济更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6.
谭有模 《传承》2009,(8):160-161
导致农村小学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有"被收取不合理费用""工作压力大""学校各方面条件差""领导的关心不够"以及"生活条件不如周围的村民"等。重视领导对教师的安抚工作,切实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加大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职业地位和声望,吸引人才到农村任教。  相似文献   

7.
农村道路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人、车、路、环境及信息等要素不协调,是农村交通事故高发、致死率较高的重要原因。科学预防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需要重视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参与者素质,改善交通环境;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构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体系;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日常工作制度,建立标本兼治的长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央对"三农"问题一直是非常重视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回顾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保持农村稳定发展需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发展适度规模农业生产;农村物质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并重;建立和健全农村的相关制度;发挥农村党组织的先锋作用.  相似文献   

9.
导致农村小学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有"被收取不合理费用""工作压力大""学校各方面条件差""领导的关心不够"以及"生活条件不如周围的村民"等.重视领导对教师的安抚工作,切实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大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高农村教师职业地位和声望,吸引人才到农村任教.  相似文献   

10.
农村老年人犯罪问题越来越突出,呈现出不同的犯罪特点。从犯罪主体看,在农村地区实施犯罪的老年人文化程度低;从犯罪率看,农村地区老年人犯罪率低,但占老年人犯罪总数比例高;从犯罪手段看,农村地区老年人往往以非暴力手段实施犯罪行为;从侵害对象上看,多为弱势群体。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经济贫困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村基层组织管理监督不力;老年人缺少关爱;文化程度低、法制观念淡薄等。针对老年人犯罪的特点和原因,应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经济,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对老年人的监管及合法权益的维护;加强对农村地区老年人的法制教育;重视对老年人的精神照顾;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天津市大港区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践,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和实施中涉及到的性别平等问题。本文讨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对于农村妇女健康的有利影响,同时也指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社会性别盲点对农村妇女健康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后,本文建议在具体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过程中需要增强社会性别敏感,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使农村妇女中弱势人群在以家庭为基础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平等受益。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中农村妇女就业与发展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基础,探讨了乡村旅游对促进农村妇女就业与发展的动力机制,认为乡村旅游的乡村性重构了农村妇女与乡村资源的关系,在权利与责任上出现了社会性别再分配,农村妇女成为主要的参与者.同时,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演变,推动了生产组织形式的转变和劳动分工结构的变化,为农村妇女创造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增强了她们的独立和自我意识,有利于农村妇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了以民政部门为代表的政府机构如何在推动农村妇女参政中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制定积极的法规/政策、提高政策执行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在宣传动员中纳入社会性别平等、重视和发挥妇联组织作用等,分析了这些举措的效果和不足。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国内学者在留守妇女的产生原因、经济与社会地位的变化、婚姻状况以及生存状况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以进一步研究制度背景下的留守妇女为何没有形成集体认同感、留守妇女如何打破"符号暴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精准脱贫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当前在农村大量男性劳动力外流的背景下,很多农村妇女已成为乡村家庭及其社区的中坚力量,也成为农村脱贫工作中的重要群体。如何激发农村妇女的内生动力成为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内生性脱贫的视角对山西省永济市和河南省灵宝市两个由当地农村妇女主导创办的合作组织进行观察后发现:合作组织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农村妇女的内生动力。自发形成的妇女合作组织更倾向于以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为工作抓手,重塑乡村社区公共文化空间,以此为基础形成可持续、生态化的乡村产业与就业创新模式。可以看到,农村妇女身上蕴藏着的智慧与力量,经过合作组织的形式激发,成为村庄脱贫和社区良性治理的内生动力,这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提到了战略高度,在重视城乡融合的基础上推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除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返乡就业外,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还必须调动农村现有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中国长期以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已经使流动人口与留守人口现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流动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留守人口相对减少相辅相成。农村留守妇女在总体数量上已经大大减少,留守地也从农村转向乡镇乃至县城。概言之,现阶段的农村留守妇女是经过长期市场和政策筛选后的"剩余"群体,她们面临着更为沉重的照料负担、更为严峻的婚姻危机和更难启齿的疾病困扰。农村留守妇女的这些新特点和突出问题需要得到政府更有的放矢的关注和干预,使她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相似文献   

17.
覃翠生  覃飞 《桂海论丛》2010,26(3):33-3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农村党员培训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载体之一,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效实践。文章从当前广西农村党员培训的实践分析入手,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分析了在当前建设学习型政党背景下,广西农村党员培训实践中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收获,并针对农村党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6年全国综合调查的数据,本文描述了农村女性与城镇女性和农村男性的性别角色意识差异,并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解释农村女性性别意识的理论模型。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自己和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状况、本村和外村人际交往以及社团参与情况对农村女性性别意识有显著的影响。因此,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女性性别意识的现代化进程,就必须在注意提高妇女自身的教育素质和劳动参与率的同时,从社区和社会层面拓宽农村女性的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农村女性的流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实。调查表明,农村女性流动的主要动力是为了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入。农村女性流动对于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市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社会对于女性流动的社会舆论评价已经逐步转向正面.但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工资收入低等问题仍是影响她们正常流动的主要障碍。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流动女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农村女性的流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实。调查表明,农村女性流动的主要动力是为了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入,农村女性流动对于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市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社会对于女性流动的社会舆论评价已经逐步转向正面,但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工资收入低等问题仍是影响她们正常流动的主要障碍。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流动女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