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这个思想的要点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劳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中介;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这个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有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构人与人之间公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批判继承前人的和谐社会思想基础上,马克思以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为指导,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向和未来理想社会的本质要求的角度来理解和阐明和谐社会,提出了共产主义这一和谐社会的完整的科学的理论构想。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扬弃了人的自我异化的基础上的实现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它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一种后政治的社会形态。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目标和根本指导思想,进一步发掘、总结和阐释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理论根据,对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其包括人的能力的发展、人的需要的发展、人的个性的发展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新也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应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从学生个性特点实际出发,创建符合公安院校职业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立足公安院校实际,创新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创建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保证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环境思想中最值得关注的并非就事论事地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联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寻求环境问题的解决,尽管我们今天还不可能实现马克思的理想方案,但他有关"物质变换"(新陈代谢)的观念、对土地粗放还是集约经营的分析,以及人口、经济与自然的平衡思想,对于我们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然具有特殊启示,也就是如何实现循环经济、集约型发展和经济与生态的代际平衡。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正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多党合作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的同时,就阐明共产党与其他工人政党的关系,指出共产党人应同小资产阶级建立联盟,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在同其他政党的联合中,必须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和独立性。在实际的革命斗争中马克思、恩格斯把多党合作的思想具体化为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政党关系的思想,从而形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多党合作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对人的本性的诉求是贯穿在弗洛姆《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这部著作中的主线,也是其人本主义马克思观的理论之基。弗洛姆以此出发阐释了其对马克思的人的概念、人的本质、异化理论及共产主义等问题的理解,虽多有偏颇,但对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更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也颇有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哲学的发展是与幸福的理解密切相关的,从理想的人到现实的人,展现了马克思哲学逐步深化的历程,也为我们提供了把握马克思幸福思想轨迹的内在线索。马克思的幸福思想与哲学及其它思想是二位一体,前者在后者中孕育发展,是后者的应用和体现,后者是前者的主要存在(表现)方式。从学科性质上讲,马克思的幸福思想实质是一种"幸福哲学"。马克思的幸福哲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幸福论形成的基石,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观点、人的本质的观点、人的自由和解放的观点和共产主义学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幸福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前提。从"以物为中心"转移到"以人为中心",再进入到"以人的幸福为中心",这是发展观的重大转折与变革。以人为本的幸福观与马克思幸福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是对马克思人类幸福理论的科学把握和正确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对权力拜物教的批判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拜物教是官僚政治的突出特征,其实质是权力转化为货币,权力崇拜的目的是财富崇拜。马克思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揭露和批判,并阐明了铲除权力拜物教的基本途径。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对我们分析当今的腐败现象和探索廉政建设的新途径,具有深刻的启示和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浅析对马克思"人的本质"论述的认识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的理解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解。事实上,马克思的论述不是对"人的本质"的定义,而是揭示了人所表现出的善恶是由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社会属性决定的;马克思的观点不是环境决定论。  相似文献   

10.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在其四小节对费尔巴哈的宗教观给予了深刻的批判。通过解释费尔巴哈对宗教观的基本观点,重点分析"自我"的意义,解剖文中的例子,阐明了马克思在《提纲》中从人的本质和实践的角度对费尔巴哈的宗教观进行批判,阐述了马克思关于宗教根源的解释,进一步说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正确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