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风窗》2010,(1):103-103
<正>2010年的中国强化木地板市场将走向何方?中国强化木地板的市场和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到2009年底,我国的强化木地板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4亿平方米,已超过北关市场,成为与欧洲并驾齐驱的世界市场前2名。中国已不愧于世界强化木地  相似文献   

2.
朱善杰 《南风窗》2013,(12):45-47
曾经的青春理想让他们不愿出卖灵魂,而现实的重压又逼迫出卖它。那么,是"困守"还是"逃离",成为摆在这群人面前的二难难题。青春期成长于八九十年代的人,现在已经不再年轻了。回望过去,感慨现在,他们会走向何方,又会影响到中国走向何方呢?无论如何,经历怎样的青春,将拥有怎样的青春遗产。这个群体的青春具  相似文献   

3.
禾刀 《南风窗》2013,(21):96-96
在中国以及"中国学"盛行之地,"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1907~1991)这一名字远较他的英文名字更具知名度。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费正清的"中国学"影响非凡,费正清与中国人交往极深。蒋介石为什么会丢掉中国大陆?毛泽东有着什么样的缺憾?为什么"延安访问团"没能扭转美国对中共的政策?中国人口将来是否倍增?邓小平领导的中国变革将会走向何方?中国将如何走向公民社会……在《费正清中国回忆录》中,费正清记录了他  相似文献   

4.
邢少文 《南风窗》2011,(2):82-83
1中国收购欧洲?新年伊始,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欧洲之行备受外界关注,这是中国又一次开展的金融外交策略行动。李克强的这一旅程甚至被一些外媒夸大为"收购欧洲"。1月6日,李克强结束了在西班牙的访问,除了与西班牙签订了75亿美元协议合同之外,据西班牙《国家报》报道,中国还承诺将购买60亿欧元的西班牙国债。事实上,早在2010年7月西班牙出售10年期公债时,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立  相似文献   

5.
唐纳德·特朗普出任美国总统后,对应其竞选承诺,推行和宣布实施了多项新政,以"美国优先"的核心理念统领,举起逆全球化的大旗,种种举措带有鲜明孤立主义色彩,甚至弃盟友利益于不顾。内政外交动作迅疾程度激烈,令全世界为之侧目,世人纷纷预想不知世界头号强国将被特朗普带向何方,及在此基础之上诸多国际热点问题会受到何种影响?美国与原本理念立场相似、友谊稳固的欧洲盟友又会有哪些龃龉和磨合?带着这些问题,本刊约请专家撰文,对特朗普新政的趋向及对世界的影响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张银海 《南风窗》2011,(21):54-56
一个"轻度追尾"事件引发这么大的波澜,这是城市中产阶层安全感缺失情绪的爆发。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既享受现代化的便利,又能够避免现代化的风险?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个宏大的政治命题。  相似文献   

7.
<正>1989年东欧剧变后,福山曾提出"历史终结论",宣称资本主义制度将一统天下。时至今日,"历史终结论"已经成为历史笑料,西方国家要以"民主、法治、市场"等西式发展模式一统江湖的梦想正在走向"终结",其在经济、政治发展模式方面的话语优势迅速消退。面对"民主、法治、市场"三支箭失灵带来的"后西方世界"之乱,应如何应对?"后西方世界"将走向何方?只要世界"后西方化""去西方化"的进程未完结,世界乱局就不会了结。这一漫长过程需国际社会共同应对。  相似文献   

8.
二十国集团(G20)第十一次峰会将于2016年9月4—5日在中国杭州召开,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G20峰会被称为"全球最具决策力的首脑级峰会",在全球经济合作与治理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G20峰会在中国的首次举行能否推动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它将给中国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它未来的发展前景又将如何?围绕这一系列问题,本刊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金灿荣进行了深入对话。  相似文献   

9.
甄静慧 《南风窗》2008,(20):62-65
黑客圈子渐渐被"黑金"圈子蚕食,互联网到处充斥着老鹰口里的骇客"小坏蛋"。退隐、转型、商业化是真正追求技术的黑客唯一可以选择的方向吗?老鹰梦想的黑客NGO的合法化道路又在何方?  相似文献   

10.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格局处于一个加快演变的历史性进程之中。此后的乌克兰危机、叙利亚危机和欧洲难民危机更进一步增加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数。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和美国总统选举这两大"黑天鹅事件"更是令世人瞠目。当今世界面临着怎样的问题?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否正经历着全面深刻的系统性危机?这种危机是否会导致资本主义的最终崩溃?全球化进程是否将出现逆转?危机对当前的治理提出了怎样的挑战?这些挑战将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何种影响?为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本刊特约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苏长和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手稿探讨了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关系。作者试图突破那种认为马克思与西方传统思想或完全同一或彻底断裂的简单化思路,阐释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之间既有继承又有断裂和超越的复杂关系。手稿第一部分"断裂的传统之维"在澄清了关于马克思的种种误解之后指出,对马克思思想的严肃探讨会不可避免地涉及西方思想传统面临的真实问题和困境,而马克思试图解决这些问题和困境,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劳动问题和历史问题。第二部分"现代对传统的挑战"从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暴力是历史的助产婆"、"奴役他人者皆不可能自由"这三大命题入手,结合现代性裂变,特别是欧洲工业革命、法国和美国政治革命、对普遍平等的追求这三大标志现代性开端的事件,探讨了马克思的思想如何回应现代的挑战和问题,这些回应的方式在哪些方面超越和突破了传统,在哪些方面仍然处于传统的制约和影响之下。  相似文献   

12.
面向世界的中国时常会遇到一些涉及其自身形象的难题,而西方社会对于中国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深刻地影响了它的世界形象,那么世界(尤其是西方社会)何以对中国有这样或那样的印象呢?中国又将如何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自己呢?这是一个值得  相似文献   

13.
正"5·18世界博物馆日"前夕,有着"中国北方第一高岛"之称的山东灵山岛,迎来大批慕名前来参观的中外艺术家,因为岛上有一个"贝壳王国",在全球绝无仅有,而且已经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一座由百万枚来自全球各地的各种贝壳建造的贝壳楼。肖永生,这位退役老兵,是如何用30余年时光创造这一奇迹,将小岛变成旅游景区带领乡亲们致富的?  相似文献   

14.
石勇 《南风窗》2016,(4):30-33
中国社会,将更加变成一个"生活世界"。春节过后,我们在心理上、身体上,又一次进行"转身",从"家"出发,继续向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去。这是在走向哪里呢?我们会—遭遇什么?从认知上讲,这些问题让人好奇。但现在已没那么多好奇心可以激发了,有些"改变"的可能性已经被锁定,而曾经担心的一些东西,也许会渐次发生。我们关注这些问题,更多是一种心理上对自己已有  相似文献   

15.
明亮的眼睛     
2002年,我有幸被邀请去瑞典做了一项以"人类的故事"为主题的世界戏剧的研究工作。来自中国、印度、莫桑比克、瑞典,还有意大利、丹麦等国的艺术家们聚集在欧洲的瑞典,进行了长达4个多月的"人类的故事"为主题的世界戏剧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李威 《南风窗》2012,(18):71-73
与10年之前"鲶鱼来了"的喧闹相比,历经了金融危机之后的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又怀揣着怎样的新谋略?其与中资银行的竞争呈现什么样的新变化?对于监管层而言,又该怎样转变监管思路?2002年,花旗银行亚太区总经理查理·布朗在某次官方论坛上曾预言,10年后外资银行在中国大陆市场份额不会超过10%。10年之后,来自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最新报告印证了这  相似文献   

17.
从全球化浪潮看新世纪、新千年、新世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有幸欣逢纪年既换百又换千的百年巧遇、千载难逢的双重良机.20世纪尽管给人类带来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各式各样的灾难,也涌现了两次重大的科技革命(原子革命和电子革命)和各种丰富多彩的科技发明,极大地增添了人类的福祉.尤其是80年代以来席卷五洲的全球化浪潮,正在使世界发生巨变.全球化究竟是祸还是福?是陷阱还是天梯?它要把世界推向何处,带往何方?如何从全球化浪潮来看公元第三个千年的第一个新世纪以至新千年的新世界?这已成为人们非常关注而且迄今众说纷纭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谢奕秋 《南风窗》2008,(20):34-35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无疑提高了国人的自信。汇聚高科技、资金实力与人力动员能力于一体的开幕式与闭幕式,宛如对着世界发出中国步入"后奥运时代"的宣言:这是一届唯有大国才能举办的盛会。我们真的是大国了吗?"后奥运时代"时代的中国,将如何行走世界?  相似文献   

19.
总理温家宝访问欧洲,对西方学者提出"中美共管全球"的概念公开回绝,予以驳斥,并重申中国属于一个多极世界。世界由中美两国来共管?听来天方夜谭,其实学术有据"中美帝国"(Chimerica)这个字眼,是英国新进历史学家费格森首先提出的。费格森是英国右翼思潮的一位代表,曾著述《帝国论》(The Empire),为19世纪英帝国对现代文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张纲纲 《南风窗》2013,(5):68-70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没有进行过任何形式的政府补贴的。但为什么中国却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双反"的头号攻击对象?欧美各国政府的政府补贴采用了什么形式?它们与中国的政府补贴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