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谈话时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总的回答。然而,还有少数同志对这一问题存在模糊认识,对我们党的现行政策感...  相似文献   

2.
12年前,当我们初步学习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的时候,一个重要论断震撼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心。这就是他在谈“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时候,作出了如下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说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也不一定是社会主义。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这一观点,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说起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也不一定是社会主义。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这一观点,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富裕”体现着人的本能需求,“共同”体现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富裕”是让人过上好日子,“共同富裕”是让人们都过上好日子。这一本质特征反映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之一,在于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的形成,是他在领导我国人民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长期思考的结果。研究邓小平思考社会主义本质的过程,对我们学习和把握邓小平探索问题的方法论思想,提高我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一、邓小平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们当时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恶果。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①。其中最重…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友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集中体现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然而,在理论弄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这一本质论的理解存在着一些为歧,真中也有不少编误,主要表现为:第一,有人仅局限于邓小平这句话来理解社会主义,忽略基至故意抛弃邓小平在其它时间、地点和场合对这一问题作的相关论证。如以邓小平这一概括中没有提及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由,将这两大原则当作可要可不要的手段摒弃于社会主义本质之外。第二,有人将…  相似文献   

7.
略论社会主义模式特征和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63页)这是邓小平就科学社会主义问题提出的重要质疑。他还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文选》第M卷313页)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之所以不完全清醒,其原因在于:从理论上,在学习经典作家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论述中,没能把社会主义特征和本质区分开来,而是把特征看作本质并形成一种误导惯性;从实践上看,在…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对社会主义进行科学界定的问题。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和学说已有很长的历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诞生至今也已70多年。但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有20多处谈到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社会主义是个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重大突破沈少林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小平同志这一言简意赅的论断,解开了几代共产党人的心结,驱散了困绕在我们前...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不但指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内涵,而且指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残疾人群,作为人类社会的弱势群体,也应该紧跟  相似文献   

11.
公平与效率:对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比较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朱华1984年以来,邓小平多次强调过一个重要的话题,这就是: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楚的;我们现在的方针政策,是对“文化大革命”总结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最伟大的历史意义,就是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今天,我们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就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的道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发展说明,关键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同志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邓小平文…  相似文献   

13.
简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余泽清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解放思想的进程,始终围绕着一个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也就是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和坚持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早在1980年邓小平同志就说过:“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自从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巡视南方的谈话中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论断之后,学术界纷纷发表论文对此进行阐释和探讨,迄今已发表了数百篇。总的感觉是,围绕着理解上的难点作了比较深入的讨论,但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例如,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特征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关系,等等,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对此,笔者也发表一点浅见。一、邓小平同志的多次论述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同志的论述有多次,每次都有每次的针对性,只要实事求是地考察,其意并不难理解。(一)1980…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本质和道路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龚育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社会主义本质和道路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解放思想的进程,围绕着一个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也就是社会主义本...  相似文献   

16.
评“所有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所有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恽希良近来,流行“所有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的论断。一些人由此得出结论;把公有制同社会主义本质联系起来,“是错把手段当作目标来捍卫”;作为手段的公有制同社会主义目标比较起来,处在一个低层次的从属地位;发展生产力是目的、哪一种...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认清社会主义本质对于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发展社会主义的路在何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如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作出的重大贡献。 邓小平同志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同上第63页)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同上第137页)这就是说,对社会主义过去我们既不是完全搞清楚了,也不是没有搞清楚,而是没有完全搞清楚,小平同志的思想充满了辩证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于资本主义社会,他们在没有社会  相似文献   

18.
在1992年春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关涉社会主义理论根基的重要论断,激起了巨大的思想反响和持久的学术反响,是邓小平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无论是关于立论的科学性、深刻性,还是关于与邓小平理论其它部分的融贯性,所有的歧见与争议,均与对这一论断的阐释直接相关。因此,要正确、深刻领会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必须紧扣文本做出正确的解读。   一、立意高远:追问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   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上…  相似文献   

19.
《政协天地》2014,(9):1-1
“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的这番话,依然振聋发聩。而当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时,邓小平的另一番话无疑引发了更多的共鸣:“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访中央党校副校长、《求是》杂志总编辑邢贲思教授本刊记者周叔进,张楠记者: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论断,已写入党的十四大报告和党纲。正确地理解这一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