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传兰  王勇 《传承》2012,(13):52-53
我国目前由于种种问题的存在,农村留守儿童利益受损现象仍然严重。为确保留守儿童群体法定权利的实现,有必要对农村留守儿童权利保护现状进行系统研究,在充分借鉴既有保护经验的基础上,把法律保护作为实现儿童权利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熊春艳 《当代广西》2008,(24):43-43
“我一个人笑,一个人哭,一个人玩耍,一个人享受孤独……”这是一个留守儿童在作文中写到的话。留守儿童,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工作,用勤奋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但他们却留在家里,与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其中一人,又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这些孩子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少之又少。亲情、关爱,是留守儿童最渴望的美好情感。在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有一群人把爱心带给留守儿童,让他们在“爱心父母”的帮助下,感受广西50年来发展的新景象,感受到社会大众对他们的关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快及家庭化迁移趋势的增强,出现了大量的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这一群体包括两部分,即随父母流人到城市的儿童和未随父母流动的农村留守儿童。据统计,我国18周岁以下的流动儿童达2725万,留守儿童有5509万。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发展趋势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人口流动现象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4.
贺敏 《今日海南》2008,(5):40-41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因此,我们的政府与社会要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撑起爱的天空。  相似文献   

5.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妇运》2013,(6):30-34
为及时准确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成长发展状况,掌握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迫切需求,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提供科学依据,2012年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成课题组,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支持,开展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人口流动呈快速上升之势,流动人口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不足200万,发展到2008年的超过2亿人。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数量也急剧增多。随父母流动的儿童达到2700多万,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在农村由亲戚照顾或无人照顾的留守儿童达到5500万。  相似文献   

7.
中国流动人口中儿童状况抽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妇运》2005,(6):8-10
一、背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流动不断增多,流动儿童在随父母流动的过程中权利保护问题日渐凸显。流动儿童是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有其独特的成长过程,体现着深远的社会变迁意义。他们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使他们在生活上和思想上都无法安于现存的城乡体  相似文献   

8.
微言博语     
@走走停停:中国0—17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已达到9683万。其中,有近205.7万的留守儿童处于独居状态。留守儿童和父母长期分离的状况使其生活、安全和教育受到严重影响,并进而影响到未来人口素质。希望大家在关心城市儿童的教育问题时也关注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从宏观层面来说,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着农民工流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而产生的;从微观层面来看,父母外出务工使得留守儿童的原生家庭结构呈现不完整状态,近端社会支持减少,所以我们提倡从社会支持体系的角度探讨留守儿童保护问题。社会支持体系是社会个体生活的"基本生活圈",这个圈子通过社会连结的方式为个体提供养分,从这个角度来说,构建、恢复和完善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体系,是开展对他们社会服务的可行切入点。为了切实掌握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体系状况,我们在两年的时间里对西部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4000名留守儿童开展了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该研究的数据统计发现,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支持利用和社会支持总分均较低。这种状况启示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服务的提供者,应多开展社区倡导工作,以营造留守儿童的外部支持体系,开展留守儿童寻求支持和支持他人的能力训练,以稳固其内部支持体系,多关注男性、13至15岁、非独生、父母长期不回家的和父母与孩子联系频率低的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0.
陈菁  齐良生 《当代广西》2008,(13):42-44
这是一群脑瘫儿童,他们因脑部神经受到损害,造成在行动,智力,语言上的诸多障碍,不能上学,无法外出玩耍或做游戏,他们对外面的精彩世界极为陌生,偶尔出一趟家门,回来后足够回味半年以上,这是一群留守儿童,他们还在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时,他们却被留在乡下,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沟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运生  宋淑娟  陈勃 《前沿》2009,(8):155-157
许多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开生活后,因为和父母情感沟通不方便,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严重的甚或导致亲子关系缺失,进而形成不良性格,产生留守问题。本文依据留守儿童与父母亲情沟通的相关调查数据,描述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沟通的现状,分析影响情感沟通效果的原因,最后提出增强亲子之间情感沟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刘德春 《政策》2008,(11):58-58
目前,许多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经商,将孩子留给老人或亲朋好友照看,在家乡接受教育。这些在家乡的孩子远离父母,成为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照应、行为管教、学习辅导、心理沟通等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流动人口构成了恶势力犯罪组织的主体,他们绝大多数曾经是“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和缺乏谋生的技能促使他们组织或加入恶势力团伙。为了切断城市流动人口恶势力的源泉,城市有义务接受父母长期在城市打工的孩子给予义务教育,让孩子们享受正常的亲情,健康成长;应该对外来人员给予更多的关爱,尽可能地在安全、医疗、民政救济方面给予农民工更多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4.
洪涛  睢艳卿 《前沿》2014,(1):126-127
随着我国社会化的转型,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普遍存在着父母关爱和监护的不到位、学校教育和措施的不完善、社会环境和相关法律的不健全等,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及安全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进而阐述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原因,从而提出改进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邓州市劳务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目前,全市父母同时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总数为8.81万人,其中贫困留守儿童占16%左右。父母的缺位使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习、生活、心理、安全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教育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尤其令人担忧。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问题,针对目前正在发展、学生爆满的寄宿制学校,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或者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存在。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却无法充分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引导,过早体会到生活的辛酸和压力,面临人身安全、身心健康、接受教育等多方面的隐忧他们被赋予一个酸楚的名字——农村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7.
留守儿童群体多出现在农村,由于父母劳务输出,孩子留在家乡由老人照顾,在家乡学校读书,被称为"留守儿童"。但是在我区一些城镇,也生活着一群"留守儿童",他们是外地打工者的孩子。父母把孩子留在城镇里上学生活,自己到城外打工。在乌鲁木齐市的4所中小学,"留守儿童"就已超过1000多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不仅仅是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性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务工、经商,把他们留在原住地入学接受教育,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亲面对面的教育和关爱,留守儿童青春期性教育基本缺失了。以农村留守儿童青春期性教育基本缺失为研究视角,来分析这一问题的成因,从而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将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身心更为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的日益增多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而亲子教育的缺位也给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长期、远距离的亲子分离使许多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出现“父母缺席”的现象,导致61.5%的留守儿童不愿意把自己的烦恼告诉父母。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人口流动到户籍地以外时把其未成年子女留在户籍地而形成的,是指与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据全国妇联统计,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的总数已超过20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而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