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文化因素是品牌、尤其是消费品行业品牌驱动的重要力量,品牌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必然是以我国传统文化强势输出为先导。通过对韩国现代化过程中本国文化输出和国际性品牌的树立经验的分析,本文认为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自信、认同与传播,是打造国际性品牌的有效路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决策是我国企业通过传统文化输出、打造国际品牌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2.
当下,构建服务文化,提升服务意识,实现传统服务向现代服务的延伸和跨越,从而打造服务文化品牌,是每一个押运企业在转型时所要面临的重大课题。特别是作为与客户接触最多的基层押运大队,责任意识的好坏、服务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李石平  梁荔  张宏伟 《今日民族》2005,(4):F003-F003
以独具特色的哈尼立化和北回归线文化为两大立足点.旨在打造城市文化品牌、营销区域经济的“中国·墨江哈尼太阳节”于2005年4月10日在墨江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4.
辽宁英模所创造的业绩和体现的精神,足以使英模文化成为辽宁地域文化的一个特色品牌。宣传与学习英模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建立学习英模的长效机制等措施有利于打造辽宁英模文化新品牌。  相似文献   

5.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关键在于旅游文化品牌的打造,优秀文化旅游品牌的创建,不仅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和吸引力,更是增强经济活力、增加就业、增长国民收入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途径。品牌是打造出来的,打造旅游地的品牌就是在对当地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找到旅游者对其旅游文化资源最深层的本质需求,并据此对旅游文  相似文献   

6.
王兴德 《前进》2013,(3):48-49
品牌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期刊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品牌的价值、品牌的力量,可以说无与伦比。有精品才能有受众,有品牌才能出效益。只有像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一样把所经营的期刊当作品牌来培育,刊物才能越办越好,越办越有品位。在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加强期刊品牌建设,不仅非常重要,而且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武汉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也存在整体实力不强等现实问题。做强做大武汉的文化产业,应立足本土文化资源,鼓励积极创新和开发文化产品,将具有浓郁武汉特色的文化产品做大做强,最终形成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的文化品牌,重点培育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细分行业和文化企业,打造完善的文化产业链,加快产业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城市品牌建设中的文化因素研究——以云南丽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艺 《今日民族》2008,(12):42-44
20世纪末以来,为了更好地进行城市营销,获取城市最大效益,中国各级政府开始关注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等城市无形资产的经营。在城市营销中,如何利用城市文化资源打造城市品牌越来越受到城市经营者的重视。创建城市品牌,文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文化传统悠久的历史名城可以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创建城市品牌;新兴城市则可以创造自己独特的文化,运用文化因素构建自己的城市品牌。  相似文献   

9.
《政策》2013,(3):60-6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近年来,保康县通过实施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工程,着力将早期楚文化与生态文化旅游、文艺精品生产相结合,倾力打造"荆山楚源·大美保康"文化品牌,催生保康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动力。一、保康早期楚文化探源及品牌建设定位  相似文献   

10.
没有文化的经济是没有后劲的经济,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当前越来越多的城市注重“软实力”的提升和文化品牌的建设。文章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通过对创建文化品牌的实证研究,分析临沂市打造文化品牌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提升临沂市文化品牌的创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与交流》2006,(5):42-43
作为一个新品牌的打造者,你必须明白,你不是在打造品牌,而是在打造品类。品类是消费者心智中对多个品牌的某种共同属性的集中认同。品类属性其实也是市场自发地对某些品牌背后潜在资源的一种整合。川酒可以说是一个大品类.因为川酒代表众多川酒品牌的某种共同属性。  相似文献   

12.
卢松见  何源 《当代广西》2010,(19):54-55
位于桂西北的天峨县有着源远流长的龙文化,红水河流域壮族蚂拐文化更是保存完整,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8月30日至31日,天峨县举办了首届红水河龙文化旅游节。文化旅游节围绕打造红水河龙文化和蚂拐文化,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打造天峨旅游品牌和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3.
乌晓梅 《前沿》2012,(21):188-189
品牌栏目是优秀期刊的象征和标志.增强品牌意识,打造品牌栏目更是新时期高校学报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报要在广大读者中拥有广泛的影响和生存空间,就要在“特”字上下工夫,靠特色求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品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形象体现,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标识和价值载体,是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和灵魂所在。着力于打造精品民族文化品牌,并将软文化转化为硬生产力,发挥精神高地对冲出经济洼地的特殊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钦州市,通过发掘、利用和继承,成功打造了坭兴陶文化、刘冯文化、海洋文化三大文化品牌,营造了钦州浓郁的本土文化气息,提升了钦州的城市品位,增强了钦州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在建设文化晋中的伟大实践中,晋中深度挖掘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打造强势文化品牌为抓手,继打造出享誉全国的六张文化名片后,又向世人推出颇具独特魅力的八大文化品牌。八大文化品牌是一个具有市域特征、相对完整的品牌系统,探讨其内涵价值及其作用,对我们努力用好八大文化品牌,进一步推进文化晋中建设,乃至实现赶超发展战略,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多数少数民族地区都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但是这些内容丰富、种类多样的民俗文化对地方文化的宣传和形象建构并不容易,必须通过文化品牌打造形成地方民俗文化的共同意象和符号,才能增加地方民俗文化的识别度,扩大地方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民族文化发展,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结合文化品牌的本质和功能,对于民俗文化的区域品牌建构需要经过民俗文化选择、文化内涵提炼、文化品牌市场定位、文化精英引领、促进多元文化主体参与等程序。  相似文献   

18.
顺应时代要求,高起点,大手笔,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造"楚风"文化品牌,面向中外两个市场;建设一座中国荆楚文化殿堂;成立文化产业集团,加快文化产业开发;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在湖北崛起,推动湖北在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文化产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但要发展和繁荣文化产业必须首先树立起一个富有感染力和视听冲击力的文化品牌。文化品牌的打造可以依托有形的自然生态、文物古址,也可以依托无形的民间文艺、土著文化。打造文化品牌既关系到资源的科学合理使用,又关系到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规模、效益。可以说,做好一个文化品牌,能够推动地区文化产业的良性整合和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2004年开始,草原文化节已连续举办九届。谈及草原文化节和草原文化文艺精品的创作,内蒙古文联主席巴特尔可谓是如数家珍。前五届草原文化节依托各盟市的文化节庆活动,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和打造文化品牌为主旨,各地纷纷打出自己的文化品牌。"像呼和浩特以昭君出塞为题材,连续举办十届昭君文化节,成为中国十大文化节庆活动之一。在鄂尔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