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安机关的“公共性”是指公安机关的各项工作必须面向社会公众,公安工作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和公共安全利益,公安机提供的是涉及社会全体成员共享的公共安全产品和服务。加强公安机关公共性的研究有助于公安机关克服“自利性”,发挥公益性;克服公安机关片面追求政治镇压职能、忽视社会管理职能的片面倾向;有助于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观念和有助于确立警察权使用的公共性原则。公安机关的公共性与阶级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政府不仅具有阶级性和公共性的特征,而且具有自利性的特征。政府的自利性是客观存在的,任何避之不谈的行为不仅不能掩盖自利性中的负面问题,反而使问题得不到解决。本文本着客观理性的科学态度分析了转型期政府自利性的原因,并提出了制约政府不合理自利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论政府公共性的产生、流失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是提供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政治共同体。但政府不仅是公共组织,也是理性经济人和代理人,也有追求自身利益、自我膨胀的倾向,这种倾向导致政府公共性流失。政府公共性的实现,需要与政府共同体目标一致的政府自利性的制度激励,更需要对与政府共同体目标相反的政府机构及官僚自利性的规制。  相似文献   

4.
政府公共性:现实缺失与实现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理想的政府的公共性和现实的政府的公共性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甚至背离,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政府公共性的缺失与自利性的膨胀一直困扰着人类,也是引发人民不满和社会不稳的根源。必须采取切实举措努力缩小政府公共性应然与实然上的差距,真正使“公共性”所应具有的价值体系和行政理念在政府公共行政活动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公共性是其本质属性。但在现实运行中,公共政策却由于政策主体自利化、价值取向两难化、问题认定偏差化和推行手段异化而偏离了公共性的要求,如何对公共政策进行矫正以促使其公共性回归成为重要课题。作为一种全新的行政理念,服务型政府在倡导有限、责任、民主、法治、透明等价值的同时,也为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回归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公安机关能力建设是当前公安管理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公安机关能力是指公安机关在履行自身职责的过程中,最大可能地动员、利用、组合、挖掘、配置公安资源,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广泛而良好的公共安全产品,有效地实现公共安全管理目标的本领和力量。公安机关能力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和动态演进性的特点。公安机关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搞好公安机关能力建设事关公安工作成败,因此,必须紧密结合公安机关能力的界定与我国公安工作实践,从观念、基础、机制、激励与考核等方面入手,加强公安机关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行政执法活动处于公共治理的下游环节,却享有极为可观的裁量空间,如何对其进行规范是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课题。作为执法裁量权运行基本目标的公共性,可以从遵从法律、公正、回应、可进入、高效等几个角度展开。针对公共性可能出现的偏离问题,应注意从组织再造、自利导控与程序设计等方面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8.
加强公安机关建设是近年来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要正确处理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编与配的关系,要处理好机关干部配备与素质结构的关系,还要处理好选人与育人的关系及选用机关干部与选用基层干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领导力是领导者的影响力,它包括决策、执行、沟通、业务等能力。公安机关女性领导力是公安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公安机关涌现出来的女性领导者已经成为公安机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应看到,由于性别刻板印象、玻璃天花板现象、制度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公安机关女性领导力开发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公安机关女性领导力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途径主要包括:建设有利的性别文化,加强女性领导发展的制度建设。加强女性领导者的能力建设。借鉴国外警察部门女性领导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公安机关能力的高低、警力的强弱不仅仅取决于硬实力,还取决于它对公众的吸引力,即软警力。加强“软警力”建设,非制度因素是关键环节。通过加强意识观念、角色定位、警民关系、警营文化、警察形象等在内的非制度因素建设,逐步提升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思想力、公信力、动员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从而提升软警力,推动公安机关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